專欄columns
Ho Hai Yan/ 臺灣原YOUNG
《Ho Hai Yan 臺灣原young》內容以文化傳承為主,富含原住民族傳統習俗、祖先智慧與傳說故事等多元豐富資訊。
-
海洋子民噶瑪蘭族的菜園
October 17, 2024
他們之所以具備此本領,是因為噶瑪蘭的大人們很樂於從小帶著孩子到海邊潛水撈捕,並傳授漁獵的技巧,所以各個如浪裡白條,在海裡翻湧潛水刺魚、網撈,樣樣難不倒噶瑪蘭族青少年,並培養出許多自由潛水高手,閉氣下海如蛟龍。也因如此,噶瑪蘭族人的餐桌也經常端出都市人嚮往的海味珍饈。下海潛水撈捕一個人就可行動,搭船出...
-
泰雅族獨特美味 臭骨
October 17, 2024
提到泰雅族經典傳統美食,最著名的莫過於利用鹽巴與小米混和發酵後,製成帶有鹹酸味的泰雅醃肉(tmmyan)。泰雅族醃肉文化與傳統狩獵文化習習相關,過去到深山打獵徒步來回要花上好幾天,為了延長肉質保存天數,獵人在深山捕獲獵物時會先將鹽巴抹在肉上進行簡易處理,避免下山因長途跋涉導致變質,而帶回來的山肉,除...
-
傳統部落男人專屬的編織工藝 弓織
October 17, 2024
男獵女織,是過去傳統臺灣原住民族的分工,男人必須製作大部分的生產工具,包括女人的織布機、農具、及獵具等,其中織布機所需的腰帶、上山打獵裝獵物的網袋及農用籐籃,都需要編織出堅韌且負重能力強的背帶。泰雅族、太魯閣族、賽德克族的男人,特別擅長利用弓織,編出又紮實、又能承載重量與力量的織帶、背帶,正因如此,...
-
Kivi Pasurivai吳美婷 跨越分水嶺的靈魂美聲
October 17, 2024
來自屏東八瑤部落的排灣族音樂人Kivi Pasurivai吳美婷,擁有深刻詮釋傳統的唱功,憑藉首張創作專輯《分水嶺 Padiyudr》入圍2023年第34屆金曲獎的最佳原住民語歌手、最佳原住民語專輯、年度專輯等大獎。2018年,Kivi和同為2.0樂團成員的杜花兒發布自彈自唱〈我想回家〉影片,歌詞「...
-
不可不知的南島交流盛宴
October 17, 2024
陽光熱力四射,一艘朝著島嶼和海洋乘風破浪的小舟,從南島民族論壇的會徽元素,就能具體而微地體會南島語族的生命長河。該組織抱持宏大理想,自2002年起推動各項南島文化交流與傳承活動,而祖先們的偉大心靈與生活技藝,也在會員及觀察員共同努力下,在數千年後蛻變出自信樣貌。團結培力 南島民族論壇2019年前總...
-
小米作物復耕與當代應用
October 17, 2024
根據考古資料顯示,早在五千年前的臺灣就出現了小米農耕文化,但在上個世紀因為現代化的推進,加上農耕方式、飲食文化的改變,原住民族的小米種植日趨式微,部落祭典文化亦受影響,引起有識之士的重視,例如臺東拉勞蘭部落牧師戴明雄成立小米工坊推動南迴地區小米復耕;臺灣學界也將美國學者韋恩.佛格(Wayne Fog...
-
小米祭品文化與神聖儀式
October 17, 2024
臺灣原住民族幾乎每一族都流傳著神靈賜予小米種子,以及矮黑人傳授農耕技巧的傳說,從中可見原民生活與農耕文化的節奏,亦可看見原住民族對小米的珍視。除了種子,整株小米其實都可利用,如高雄多納部落魯凱族的未婚男士會以小米串來傳情;排灣族則發展出在祭典中燃燒小米梗,藉著冉冉上升的煙來與神靈溝通的方式。感謝祖靈...
-
小米糕的傳統意義與角色
October 17, 2024
小米是原住民族重要的糧食作物,可用來當作主食、釀酒、製作糕點等,其莖、稈、穀則可當餵養家畜的飼料,一年四季的運作多以小米的生長進度為指標,歲時祭儀亦與此有關,並在祭典中獻上小米、小米糕、小米酒當祭品,以感謝天神及祖靈的照顧與賜與,因此被原住民族視為「最神聖的作物」。小米得來不易 具文化傳承意義每年七...
-
韋蘺若明Rimui:勇敢且務實的追求夢想
October 17, 2024
漫畫家韋蘺若明擁有一半的原住民族血統,他的父親是泰雅族人、母親是客家人。從小立志成為漫畫家的她,成功實踐夢想。曾經榮獲日本國際漫畫賞金獎、日本SMA17亞軍,目前出版的作品有《鬼要去哪裡?》、《送葬協奏曲》、《重返最初的悸動》等,優異的創作表現備受國際矚目。在平鎮出生、長大的韋蘺若明,從未有過部落生...
-
太魯閣族射日行動
October 17, 2024
傳說在開天闢地之初,天上有兩個太陽輪番上陣,當時的世界只有白天沒有夜晚,烈焰曬得河水蒸發,農作物無法生長,威脅到人類的生存。太魯閣族人聚在一起商討對策,有人提議要射下一個太陽,馬上有幾位勇士自告奮勇、準備出發。由於射日路途遙遠,可說是一項百年計畫,擔心有生之年無法抵達,需要後輩來延續,因此,勇士啟程...
-
以文化驅動學力—高雄市多納國小
October 16, 2024
「我真的太晚認識自己。」要說原住民自我認同與實驗教育,2023年全國師鐸獎得主、高雄市多納國小教務主任宋麒麟的蛻變,或許是最好的故事。他出身熱愛文史工作的家庭,修習博士班期間,帶領魯凱歌謠隊榮獲傳藝金曲獎,並多次出國文化交流。「那時候我多少有一點讀書人的傲氣。」直到某天回到多納部落,一位長輩的酒後真...
-
學校不是陳放的博物館 朝大世界自信出走!
August 30, 2024
和平區一直以來是泰雅族的棲居地,也是臺中市唯一原住民行政區。和平國中作為本區唯二的國中,受原住民族漢化與師資背景(原住民教師僅占三成)影響,校長葉天喜認為鎖定單一族群規劃文化課程是艱困且不合時宜的挑戰,他自嘲地說,他身為客家人也覺得學習族語很困難,甚至在朝會時跟全校坦承自己沒考檢定,凸顯孩子比他表現...
-
如蒲公英飛揚的美味野菜 清涼解暑聖品——昭和草
August 30, 2024
昭和草是部落坡地邊常見的野菜,有著醫食同源的特性,食用的方式非常多,除了一般料理的方式之外,在桃園市復興區有著一群部落青年,用昭和草研發出消暑的清涼小草飲,利用傳統植物的草藥特性,研發出新世代創意解暑新風味。飄曳空中的飛機草相傳在第二次大戰昭和年間,日軍為緩解戰爭期間的饑荒,利用飛機空撒生命力強韌的...
-
凝聚南島民族的盛典——太平洋藝術節
August 30, 2024
今年6月6日,夏威夷族人於夏威夷大學體育館吹響海螺,宣告揭開2024太平洋藝術節之序幕。第13屆盛會以「再生大洋洲」為主題,臺灣以特別貴賓身分與各國共襄盛舉,同時也是開幕式上第一個入場遊行的國家,代表團員高舉國旗進場,多元族群的文化特色立刻藉由多采多姿的傳統服飾傳遞給全世界的觀眾!躍上國際舞台 古...
-
潘昱帆Uki Bauki:做一個不乖的小孩
August 30, 2024
噶瑪蘭族的紀錄片導演潘昱帆(Uki Bauki),從事媒體和影像工作多年,如今全心投入原住民族紀錄片拍攝工作,透過紀錄片的影像敘事,傳遞屬於部落的故事和原住民族的觀點。Uki Bauki是紀錄片天.地.人首部曲《mainay.男人》和天.地.人二部曲《巴拉冠誓約》的導演,長期投入影像文獻與影像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