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columns

Ho Hai Yan/ 臺灣原YOUNG

《Ho Hai Yan 臺灣原young》內容以文化傳承為主,富含原住民族傳統習俗、祖先智慧與傳說故事等多元豐富資訊。

  • 海洋民族的智慧防颱建築-半穴居與石板屋

    November 11, 2025

    雅美(達悟)族部落都建在面海的坡地上。家屋緊密相連,傳統透過挖掘地下空間來建造,只露出與地平線齊平的屋頂,故稱半穴居。過去建材為木、石、竹、茅草為主,並以木工、堆石、暗渠等建築技術完成。因為房屋低矮,暴風雨僅從屋頂上方經過,加上暗渠設計,落下的雨可直通海邊,排水良好。排灣族文史工作者拉夫琅斯表示,搭...

  • 部落裡最重要的隱藏規則

    November 06, 2025

    知識如同病毒一樣具「傳染性」,例如有人發現「這個季節捕魚會導致魚群減少」,他將這個發現分享給他人,眾人共同驗證其真偽,一旦確認無誤,遵循這一規律的人就會愈來愈多,最終,它就變成「大家都知道」的事。一個人的經歷與發現,如何能發展成為影響整個部落、社會數百年的重要規則?事實上,這樣的故事在世界各地不斷上...

  • 解鎖你的「自然系」超能力

    November 06, 2025

    你能否從一枚模糊的腳印看出一隻動物的年齡、性別,甚至知道牠三小時前在做什麼嗎?在沒有GPS和指南針的輔助下,能否在茫茫大海中精準找到一座小島?或是走在路上,能輕鬆辨識出上百種野菜,並清晰分辨哪些有毒、哪些好吃嗎?這些聽起來像「超能力」的技能,其實都是世界各地原住民族世代傳承的智慧結晶。你是否曾疑惑,...

  • 織出靈魂的紋理——姑慕.巴紹Kumu Basaw

    October 31, 2025

    姑慕.巴紹(Kumu Basaw)為南投仁愛賽德克族及花蓮萬榮太魯閣族混血,自幼征戰大大小小的歌唱比賽與選秀節目,直到開始創作族語音樂後才大放異彩,2025 年《Qrasun 格拉孫》斬獲第36 屆金曲獎最佳原住民語歌手獎,以及不少獎項入圍肯定。《Qrasun 格拉孫》專輯主視覺是姑慕.巴紹披著象徵...

  • 不只是金獎演員、主持人—— 陳宇 Buya Watan

    October 23, 2025

    電影裡那個腰間佩獵刀的小男孩長大了,走出群山環抱的南澳碧候部落,陳宇的眼神依舊清澈,對世界的好奇也愈來愈熾烈。他受有使命感的人與作品啟發,榮耀更驅策他從生活扎根母體文化,將傳承寫入志業。然而問起鑽研族語的初衷時,他卻一陣扼腕,自我要求甚高地稱自己還不夠好。在掌聲中前進 大膽挑戰新舞臺《只要我長大》是...

  • 澳洲原住民表演藝術 傳承當地古老智慧

    August 29, 2025

    Miku Performing Arts Company是澳洲北領地原住民表演藝術團,透過舞蹈、音樂等表演藝術方式與世界分享族人的故事、文化與智慧。該團藝術總監瑞秋.瓦里斯(Rachael Wallis)本身是雍古族(Yolŋu)舞者暨編舞家,她直言與Miku 團隊一起用舞蹈藝術拉近原住民及非原住民...

  • 文化差異下的共生智慧

    August 29, 2025

    當現代國家的法律體系遇上原住民族的傳統生活方式時,衝突與矛盾便不可避免地浮現。這些衝突不僅是法條與習俗的對立,更是兩種不同世界觀的碰撞。在世界另一端,加拿大、紐西蘭和澳洲的原住民族正為自己的權利努力奮鬥著,他們與國家間的勝利抗爭不僅為自己爭取權益,更為全球法律體系與人權注入新思維。你是否曾在學校遇過...

  • 原住民族如何用法律保護自己?

    August 21, 2025

    在現代國家體系中,原住民族經常被視為弱勢群體,但他們正以「法律」與「國際話語權」為武器,堅決捍衛自己的家園與尊嚴。全球各地的原住民族,正各自以獨特的方式,為自身的文化尊嚴與生存權利展開持久的奮戰。每個人都可以成為這場戰鬥的支持者,因為守護原住民族的尊嚴,不只是他們的戰鬥,更是我們共同的責任。位於尼加...

  • 國際視野下的原住民族權利覺醒

    August 21, 2025

    全世界有超過四億原住民族,他們擁有獨特的語言、文化與土地。然而過去幾百年,受殖民統治、經濟開發與同化政策影響,他們失去許多權利。近幾十年,各國原住民族紛紛站出來勇敢發聲,要求世界正視其權利。讓我們從歷史角度出發,了解原住民族如何從被忽視走向被看見,以及他們爭取了哪些權利,以及各國政府的回應。1992...

  • 林安琪Ciwas Tahos:勇敢地做自己

    August 20, 2025

    泰雅族藝術家林安琪,創作橫跨表演、動態影像和裝置藝術,常以身體為載體,把內心想說的話轉化為具象藝術形式。作品帶有強烈的個人風格與文化深度。2023年,她獲得「Pulima藝術獎」肯定,是近年相當受到矚目的藝術創作者。林安琪從小喜歡畫畫,但從未想過自己有一天會成為藝術家。國中畢業後,她遠赴加拿大留學,...

  • 孔亞明 Morikilr——成為自己所愛的人

    August 19, 2025

    出身臺東卑南Likavung 利嘉部落,孔亞明2024 年獲得臺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首獎,同年發行的首張族語創作專輯《像帽子一樣kamawan za kavung》問鼎第36 屆金曲獎三大獎。何謂卑南族精神?他用誠實與融合,創作出現代化的母體文化。因為熱愛地理,孔亞明小時候的偶像是任立渝,夢想未來能當...

  • 飛魚吃法各族大不同

    August 15, 2025

    飛魚對雅美(達悟)族而言,不僅僅是最具代表性的肉類食物。紅頭部落的魯邁表示,一般飛魚大多採水煮,雅美(達悟)族人比較特別的是,食用飛魚需依照魚肉的特性、滋味來分類,不同年齡層及男女可以食用的飛魚都不一樣。比如,魚皮較粗、肉質較腥的類型,會給男性、老人食用;女性、小孩則可食用魚肉質較細膩鮮美的飛魚。而...

  • 臺灣原住民族的海洋圖紋

    June 19, 2025

    阿美族情人袋是豐年祭情人之夜的傳情信物,過去家有女兒初成長,母親就會替女兒物色理想的對象,並要求女兒做個情人袋,由媽媽交給男方的媽媽。到了豐年祭的情人之夜,女孩和母親會在眾多男孩圍舞時,找到自己做的情人袋,如果男方合意,就會在情人袋中放著給女孩的紙條及檳榔。花蓮太巴塱部落的李玉英表示,每個部落的情人...

  • 從舞者視角 層次豐富的大溪地傳統舞蹈

    June 19, 2025

    說到玻里尼西亞群島的傳統舞蹈,一般人馬上想到的不外乎「柔美的夏威夷舞」或是「熱情四射的大溪地舞」。大溪地舞者夫妻Efaraima Raufauore和Wailani Laufat解釋,其實每個島嶼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舞蹈,只是有些國家,如斐濟或是東加群島的大眾,因較少接觸而不太熟悉。但不可否認因為地緣...

  • 張淦勛 Giyu Tjuljaviya——南迴之子

    June 19, 2025

    父親是排灣族與漢族混血、母親漢族,在臺東市長大的張淦勛(Giyu Tjuljaviya)其實沒有實際在部落長大的經驗,雖然父系流著大武鄉大鳥部落血緣,阿公卻早早搬到屏東縣枋寮鄉居住。何處是家鄉?他說,族語就是小小的行動部落。「我的童年生活路徑大概就是臺九線跟臺11線,一邊往東海岸,一邊往南迴。」這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