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columns
Ho Hai Yan/ 臺灣原YOUNG
《Ho Hai Yan 臺灣原young》內容以文化傳承為主,富含原住民族傳統習俗、祖先智慧與傳說故事等多元豐富資訊。
-
春日粉紅氣息的微醺滋味——櫻花果
June 17, 2024
野生山櫻花的櫻花果核果形如豆卵狀,熟成後由青轉為黑紅色,果實保富蜜汁,直吃味苦又澀不易入口,但卻是部落自製「紅酒」聖品。將山櫻花果拌入糖與米酒,泡製出的果酒有著獨特的櫻桃甜味,現在年輕的原住民族人更會利用山櫻花果研發創意做成果醬,用獨特的製法,留住春天粉紅氣息。與部落相依的美麗鄰居櫻花是臺灣山區常見...
-
巡遊雅美族的無國界奇緣 鍛鍊海洋小鐵人
June 17, 2024
走進椰油國小,無論身處校園哪一個角落都很難不發現雅美族的軌跡,連洗手台都設計成拼板舟造型,校長陳淑雯笑著說,她最喜歡的校園角落是校長室前的大白榕樹,「一季一枯榮,過了一、二週又變得枝葉茂密,上頭還有共生的紅花石斛、蘭嶼白芨、管唇蘭等瀕危的蘭花,但小朋友不太喜歡它,因為落葉和落果都要掃得很辛苦。」事實...
-
捕捉黑潮飛魚的好妙方——漁火
June 17, 2024
這種捕捉飛魚的方式在清領時期便有記載,當時臺灣的海防同知孫元衡曾經目睹此景而提筆寫下詩句:「入海微禽能變化,秋來巢燕已為魚;翻飛應悔留雙剪,誤學燈蛾赴火漁。」他把為了避開鬼頭刀的追捕而展翅躍出海面的飛魚,聯想為燕子所幻化,最後一句「誤學燈蛾赴火漁」則是描寫飛魚的趨光性。捕上船的飛魚須馬上處理,由背部...
-
撒奇萊雅族的五節芒傳說
June 15, 2024
很久以前,撒奇萊雅族的撒固兒部落曾經出現「吸血鬼」,撒奇萊亞族人喚他「阿里嘎蓋」。神出鬼沒的阿里嘎蓋,只要哪裡有小孩,他就會出現,更經常騷擾抱著小孩或背著嬰兒的婦女,走到孩子媽媽旁邊說:「你的小孩好可愛,讓我抱一下好嗎?」起初許多婦女不疑有他,便讓他抱一下,他抱著小孩搖啊搖的、又親又吻,但等他把小孩...
-
跨越大洋的板根之力麵包樹
April 22, 2024
臺灣的麵包樹(Artocarpus treculianus)乃波羅蜜屬(Artocarpus,因外型近似太平洋麵包樹(學名Artocarpus altilis)而長期被誤認,直到2018年中央研究院鍾國芳教授在夏威夷見到了高大壯碩、葉片寬大,當地人稱「Ulu」的太平洋麵包樹。起初不以為意,後來發現U...
-
銜接泰雅文化根源——宜蘭縣立大同國民中學
April 22, 2024
當原住民實驗教育從國小延伸到國中端,有人較注重升學考試,有人更擔憂好不容易培育起的民族認同將無以為繼,事實上,文化課程和學科並非不可兼得的熊掌與魚,宜蘭縣立大同國民中學校長胡文聰(Watan Silan)提供一個積極的例子。深度凝聚族群 學文化和升學並不衝突那是一個熱愛織布的泰雅男孩,小時候就自己...
-
熬出美味大骨湯的精華配料藤心
April 22, 2024
過去原住民族的蔬果以採集為主,草地的各類野菜,例如龍葵、山茼蒿、過貓,或長在樹幹上的山蘇較易取得,但如果獵人收穫獵物回來,為了將獵肉大骨熬出美味湯頭,需費勁採集藤心來一起熬煮。樹林中的野生黃藤樹,根面千迴百轉,採集往往不是一個人就能勝任,需要團體行動,所以傳統採藤多半會與團獵同時進行,獵人們設好陷阱...
-
運用天然草木灰成為日常好幫手
April 22, 2024
所謂「草木灰」乃木料及草本植物燃燒後殘留的粉末灰燼,內容物主要為鈣化合物,過去原住民族的家屋中天天產出,一般人以為是廢物灰燼,對他們來說卻是有用物質。比如過去燒山田墾的年代,燒山後產生的草木灰屬於鹼性物質,正好可以當作肥料並改良土質。日常也有廣泛利用草木灰的方式,例如調製成草木灰水可以用來洗白苧麻,...
-
少妮瑤.久分勒分賦予口鼻笛新意涵
April 22, 2024
小時候,少妮瑤.久分勒分看見部落的老人用鼻孔吹奏樂器時,覺得他們的模樣有些怪異和好笑。長大後,當她開始接觸口鼻笛之後,才發現瀕臨失傳的口鼻笛吹奏文化,是多麼地珍貴。於是,她立志要走向這一條傳統藝術之路,致力傳承原住民族的傳統藝術文化。少妮瑤.久分勒分出版過4張族語創作專輯,《聽.女人聲音》這張專輯將...
-
最普遍的南島圖紋——菱形紋
April 19, 2024
走進排灣、魯凱與布農族部落,放眼家屋、木雕、陶罐、貴族的服飾和族人身體上的紋身,時常可以發現曲曲折折的三角形和菱形的幾何圖紋,乍看下彷彿是一尾靈巧的百步蛇似的。菱形紋之所以成為最常見的原住民織紋或刺繡圖案,不只因為是基礎圖形,更因為有許多原住民族群視百步蛇是可敬的守護神。菱形紋最普遍,連結多族百步蛇...
-
水的氣候挑戰及當代因應
April 19, 2024
水,不患寡而患不均,過與不及已成為當前極端氣候底下常見現象,因應愈來愈劇烈的暴雨或缺水現象,使得旱作成為飢荒之糧、缺雨時節須舉辦祈雨祭,暴雨來臨之際,更不能貪圖野外活動之樂。原住民的祈雨與祈福原住民的的祈雨祭並非年年舉行,通常在遇到乾旱的春季才會舉行,近年在極端氣候影響下,無論旱災還是暴雨,愈來愈常...
-
水的悠遠祭典及文化傳承
April 19, 2024
與水有關的神話傳說與祭典普遍存在於世界各地,臺灣原住民族亦有,尤以大洪水傳說最為普遍,多與生命起源有關,像是傳說一對兄妹通婚而引起大洪水;或流傳巨蛇堵塞濁水溪引發大洪水,族人和動物們避難至山頂,粟穀盡失、無火為炊,派出動物們取火,青蛙含著火種被燒成癩蛤蟆,過水時火種熄滅而失敗,神鳥為族人犧牲,全身燒...
-
水的神聖之力及生命角色
April 19, 2024
水,是維繫生命的重要元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資源,尤其農耕及漁獵文化,都與水有著密切的關係,在許多原住民族生命禮俗中,也需潔淨之水,讓人回歸清淨,心靈神聖。祭典中的神聖之水凡是生命都需要水的滋養,生老病死的傳統宗教儀式都離不開水。從嬰兒一出生,哇哇大哭一聲,向這個世界宣布報到,接著第一件事就是淨身洗澡...
-
陳利友妹:年輕人勇敢去做夢吧!
April 19, 2024
來自臺東太麻里鄉大王部落的陳利友妹,是文化部認定的「排灣族傳統刺繡重要傳統工藝保存者」。技藝精湛的她,把祖靈信仰、豐年祭等原住民族傳統文化融入到刺繡作品中,用藝術之美呈現排灣族豐富多樣的文化。陳利友妹從很小的時候,就跟著媽媽學習刺繡。「以前沒有玩具,就玩媽媽的繡線。」她回憶童年時,媽媽和阿姨們在樹下...
-
被搶婚的發光女孩
April 19, 2024
相傳Tiyamacan是家中最小的女孩,上有五位兄姊,當她的母親還在腹中懷著她時,她就已經發出耀眼光芒,從母體裡透射出來,散發出溫和的光線,待她出生漸漸長大到十來歲,已是亭亭玉立的少女,許多部落少年為之傾心。有一天,母親叫Tiyamacan到靠近海邊的水源地取水,此時,海神之子Felalakac從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