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Perspective
-
朝聖卡達「伊斯蘭文化藝術博物館」:建築大師貝聿銘遺作,多哈上的「孤島聖殿」
May 04, 2025
千里迢迢來到卡達,就是來追尋建築師貝聿銘的遺作——伊斯蘭文化藝術博物館。這座博物館位於多哈(Doha)海濱的人工島上,於2008年正式開幕。卡達當局邀請貝聿銘設計,是希望這座博物館能成為世界級文化地標,也是卡達打造國際文化城市的重要象徵。※延伸閱讀:騎駱駝、賞獵鷹,有沙漠風情也有城市天際線,到最有錢...
-
陳麗卿專欄〉正式場合紅色太難搭?兩項穿搭祕訣保持低調、注入活力
April 27, 2025
每天早晨站在衣櫥前,是否也曾猶豫:今天該穿什麼?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從思考的順序與深度,卻能看出一個人的策略思維——你優先考慮的,是好不好看、喜不喜歡?是場合得體度?是你希望傳遞什麼樣的訊息或心理感受?還是此服裝是否能協助自己完成目標?每當要為學員做個人品牌塑造之前,我常會問:有沒有哪位名人的形象是...
-
孫德銘專欄〉當品牌跟代言人說掰掰:從F1七屆冠軍漢米爾頓談起
April 20, 2025
1月底的時候,萬國錶(IWC)在官方社群Instagram貼出了一張照片,照片中是高齡90歲、品牌國寶級的製錶師寇特克勞斯(Kurt Klaus)站在錶廠門口,旁邊停了一輛跟萬國錶有長年合作關係的賓士車,而照片底下的貼文只簡單寫道:「寇特克勞斯在萬國錶第68個賽季的第一天。不過有誰在算這個呢?」不知...
-
洪愛珠專欄〉香港「廚魔名人坊」豉椒炒肚尖,匯集古智、技藝與火候
April 20, 2025
欲寫一盤豉椒炒肚尖,得從高峰秀子談起。高峰秀子是日本二戰後影壇的頂級女演員,成瀨巳喜男電影裡的永恆星辰,同時是筆鋒直爽的隨筆作家。讀過高峰女士一篇文章,說平生難得羨慕人,唯羨慕富人有家廚,欽羨對象即臺裔日本作家、實業家邱永漢。說日本富人固然也講究飲饌,但罕見雇聘家廚。邱永漢的夫人出身香港名門,本身廚...
-
方俊強專欄〉一場帶有反省的朝聖旅程
April 13, 2025
我一直對宗教充滿好奇,特別是對伊斯蘭教這個陌生領域。雖然了解有限,但我知道麥加(Mecca)是穆斯林的至聖之地,非穆斯林不得進入。而第二聖城麥地那(Medina),則開放給非穆斯林參觀,這讓我萌生了探訪的念頭。由於工作忙碌,幾乎沒有做功課,只知道麥地那的核心是先知清真寺(Al-Masjid an-N...
-
林裕森專欄〉西班牙普里奧拉白酒化的新篇章
April 13, 2025
11年前,在商周的專欄曾用「會跳舞的大象」來形容西班牙最名貴產區普里奧拉(Priorat)的紅酒風格,高大壯碩卻又精緻細膩,彷如翩然起舞的大象。這跟我在2005年首度拜訪當地名莊喝到的怪獸級濃縮風格已有巨大轉變。沒想到2015年再訪,發現有不少普里奧拉紅酒出現更明顯的減重風格,不再有乾旱炎熱環境固有...
-
我喜歡看相簿,那是另一個人精心編排的人生
November 20, 2022
我很喜歡看別人的相簿,因為看的其實不是照片,而是一個人的人生。我家裡有一本能放72張照片的拍立得相簿,放的是我的人生。選擇這本有幾個原因:一是現代人資訊爆炸,很難靜下心來看照片,看一本就是極限;其二是我很喜歡拍立得的色調與設計,市面上我喜歡的拍立得相簿只有一本,最後就變成這個規格。這也是很好自我審視...
-
錶冠飛出蜂鳥、重現義大利畫家名畫…這些「活動人偶錶」會說故事
July 06, 2022
近幾個月,錶市充斥著各大品牌運動腕錶系列的熱賣盛況,不論是新錶販售通路或二手交易市場,無不熱議某些錶款跳躍式漲價的現象。逐一細數品項,大多屬於男士腕錶,不禁就換個角度思索,藏家們蒐藏女士腕錶的意向又是如何?日常佩戴,不難察覺女士們喜愛單純報時功能,搭配寶石綴飾、中小型錶徑的錶款。若再為宴會場合添購錶...
-
洪愛珠憶留學生活:離家最近的心理距離,是倫敦唐人街叉燒麵包
June 30, 2022
數年沒有在家烘麵包,再次動手,為了叉燒麵包。過去在家做麵包,也非是熱衷,通常是因為在台灣吃不到的麵包類型。近年多位本土麵包冠軍開店,用料講究,技術高超的歐式麵包,已不若從前稀缺。返台前幾年,曾製作最尋常的英式吐司,為懷念那皮脆無甜味,甚至略微粗韌的組織。此回,是想起學生時代,在倫敦唐人街常買的叉燒麵...
-
洪愛珠專欄〉熱夏涼筍,美味三吃
June 30, 2022
2022年這一年,從春雨到入梅,降雨很頻。連數日大雨,人們連語氣都生霉。我倒不煩,因為心底有個盼頭。知道雨過之後,綠竹筍就要大出了。一律是清晨,六點多七點前,筍農陳媽媽來電:「愛珠小姐,今天的筍很漂亮,要替妳留幾斤?」窗簾闔上的臥室還暗著,話筒彼端已陽光普照。陳媽媽是鄰居陳先生的母親。幾年前在社區通...
-
藝術投資也有世代差異?實體虛擬的平行世界
June 23, 2022
「資源都被老人控制住了,我們出去就是月薪三萬一輩子。所以我們玩虛擬貨幣與NFT(非同質化代幣),大學畢業時目標2000萬,至少讓以後生活穩定一點。」當我聽到眼前的大一生說出這些話時,我老了10歲。他很熟練的秀出手機上加密貨幣交易所Binance等帳號,我小賠,他則賺了數倍。深深體驗到這個時代,經驗可...
-
葡萄園也在找永續解方!先鋒釀酒師的逆境探險
June 23, 2022
全球變暖,以及不穩定的極端天氣,似乎已經不可逆轉的改變了我們的世界,當然,葡萄酒也一樣逃不了。影響雖是全面且多元,但大家最關心的,是產區的位移,以及葡萄酒風格的轉變。氣候對葡萄酒有絕對的影響,今日的經典明星產區,氣候暖化後,未來還是經典,仍是明星嗎?特別是那些搬不走的特級園,還能維持特有的優雅風味嗎...
-
骨董錶為何身價持續上漲?掌握5個蒐藏原則
June 23, 2022
經典老錶有濃郁的古典主義風格,所展現的工藝價值超越新錶。骨董錶越來越稀有,只要品相好帶點功能通常保值性高,經典即永恆,無法被取代,可流傳久遠。新錶著重時尚設計與天馬行空的創意,即使正裝錶偏向復刻款,仍缺乏骨董老錶珍稀的特性。若以機械結構來看,早期骨董錶的機芯以條形夾板與鎏金材質居多,搭載螺絲平衡擺輪...
-
挑戰「超薄」腕錶極限!與一元錢幣厚度相同,還結合NFT
June 23, 2022
時序邁入第二季,今年迄今藉由數個中大型錶展與獨立品牌的陸續發布,充分展現出鐘錶產業已正式回歸正軌的態勢。眾多新錶激發起的浪潮趨勢中,一款再創驚世紀錄的亮眼傑作,與另一款自經典中蛻變新生的神秘美錶,最是令我期待。它們就是寶格麗(Bulgari)的Octo Finissimo Ultra 錶款,和卡地亞...
-
拍遍世界的CEO:比起照片是否拍得美麗,更重要是內心平靜
June 23, 2022
一開始拍照的原因,是因為有了喜歡的人,不停的拍她,假使有一天她離去,我依然有許多照片可以記得她;而開始喜歡攝影,是因為覺得世界不好看,但當我透過觀景窗看到景色,又美麗的讓人難以討厭。我拍照,因為有太多想要記得的,與太多讓我打起精神的景色。所以,我開心時拍照、難過時也拍照,不管原因是什麼,當我拿起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