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作物復耕與當代應用
復育運動延續小米文化
2024/10/17
- 文字 / 林瑞珠 Powered by 原住民族委員會
自從南科考古出土了大坌坑文化聚落的小米與稻米遺留,便將臺灣農業的歷史往前推到五千年前,但在上世紀殖民時代,由於臺灣原住民族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大量轉植稻米,小米田便快速被取代,直到進入這個世紀,許多人士開始反思,並進而推動小米復育運動。
根據考古資料顯示,早在五千年前的臺灣就出現了小米農耕文化,但在上個世紀因為現代化的推進,加上農耕方式、飲食文化的改變,原住民族的小米種植日趨式微,部落祭典文化亦受影響,引起有識之士的重視,例如臺東拉勞蘭部落牧師戴明雄成立小米工坊推動南迴地區小米復耕;臺灣學界也將美國學者韋恩.佛格(Wayne Fogg)曾於1977年來臺蒐集的96個小米品系迎回臺灣進行復育。
臺灣最早小米 大坌坑遺址現蹤跡
二十餘年前臺南科學園區開發期間,許多考古遺址出土,考古隊在地底六、七公尺下的地層發現五千年前大坌坑文化聚落,並在該聚落裡發現了臺灣最早的小米與稻米遺留,考古學者臧振華表示,南科遺址涵蓋了大坌坑、大湖、西拉雅等考古學文化期,最特別的就是上萬粒的碳化小米出土,乃臺灣考古史上首次發現小米的蹤跡。具體呈現當年的農作物以及人類的糧食,也將臺灣農業的歷史推前到五千年前。
小米復育運動逐漸推廣到南迴線各部落,讓小米實質成為許多部落的特色產業。
小米式微影響生態鏈 復耕保種運動興起
早在1941年以前,日據時代一位曾任職於臺北帝國大學附屬農林專門部的日本人貴田武捷,就曾從多達兩百多種臺灣小米品種中選出130多種品系,其中花東地區就有50多種,完成臺灣第一份小米田野檢索表,當時原住民族部落小米田隨處可見。但在二十世紀初期,因漢人、日本人引入年可二收且產量豐富的水稻,加上沒有種植小米必須遵守的許多禁忌,稻田因此逐漸取代小米田。來到近代,小米田一度只剩下一、兩百公頃,連帶造成生態鏈的變化,讓依靠吃小米維生的山麻雀找不到食物,掠食山麻雀的熊鷹也瀕臨絕種。
為此,2018年林務局臺東林管處透過「綠色經濟永續發展計畫」推出「臺日聯播小米」行動,邀請日本學者來臺向山中部落推廣小米種植,希望藉此挽救瀕危的生態鏈。
民間復育小米的行動開始得更早,臺東拉勞蘭部落的排灣族牧師戴明雄在上個世紀末返鄉投入部落社造時,發現小米收穫祭卻沒有小米的荒謬現象,因此於2005年開始復育小米,並向文建會提出「重現部落小米園計畫」,帶領族人開闢小米園,種植12種臺灣原生種小米及紅藜。
隔年,戴明雄又向原民會申請三年的「重點部落計畫」,蓋了小米工坊供應多達20幾種小米加工品,包括小米粽祈納福、小米香腸、小米酒、紅黎蛋糕等;又設立部落接待中心、傳統領袖的家、老人關懷中心、小米園米倉、民宿,將小米復育運動推廣到南迴線各部落,也協助臺灣其他部落復耕,讓小米實質成為許多部落的特色產業,打開銷售通路,才有現今名符其實的小米收穫祭。
學界的倡議與行動亦不落人後。2011年,在臺大農藝系任教的郭華仁教授與仍是博士生的霧臺魯凱族人巴清雄和美方交涉,重新引回共計96個小米品系,推動「小米回家」復耕保種運動。這批種子是1977年美國學者韋恩.佛格來臺至原住民族各部落蒐集的小米品系,並將之存放於美國國家種原庫,郭華仁與巴清雄將其送還給布農、泰雅、排灣、魯凱、達悟共五族12個部落,鼓勵各部落族人復耕小米並延續小米保種和文化。
去年聯合國大會推動「2023年為國際小米年」,鼓勵傳承與延續小米種原和文化,郭華仁與巴清雄響應此活動,與農政單位及民間倡議團體攜手合作,在臺推動多場小米展覽、農民交流、研討會以及小農市集,讓更多臺灣人認識小米這種作物及其可貴之處。
臺東拉勞蘭部落的排灣族牧師戴明雄返鄉投入部落社造,並帶領族人開闢小米園。
推廣小米文化 精彩遊程受歡迎
在許多族人及各界的努力下,如今族人對小米復育產生信心,紛紛投入,從種植到製作小米糕、釀酒,到推出各種小米產品等,五花八門,許多社區亦推出小米DIY活動,打小米糕就是其中最動態又能集體參與的活動,例如臺東延平鄉桃源部落的布農族導覽員古總結,就會把打小米糕設計成夫妻或情侶同樂的活動,廣受喜愛。
許多部落在夏季小米收成後,也會推出各項旅遊體驗活動,將小米文化推廣給更多人認識。
因為真的種植了小米,許多部落在夏季收成後就能舉行真真實實的小米收穫祭,有些部落還會推出遊客喜愛的旅遊活動,並逐漸成為推廣小米的活動新趨勢。例如:多納部落今年舉辦的黑米祭,在茂林區公所的支持下,擴大舉辦「黑米輕旅行」,遊客在部落巡禮後,可參加小米採收活動,體驗炎炎夏日下採收黑小米的辛苦與豐收的喜樂,同時還有編織小米串、串珠等魯凱族手工藝DIY的集點活動,不僅將黑色小米介紹給更多民眾認識,也進一步帶領國人認同小米文化。
多納部落舉辦的「黑米輕旅行」遊程,遊客在部落巡禮後,可參加小米採收活動,體驗採收黑小米的辛苦與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