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Columnist
-
穿梭在紐約的時光隧道
September 01, 2016
我喜歡紐約,甚至有點沉迷。常被問到為什麼?我通常未經思索的回答,任何人在紐約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空間。今年七月二十日,是紐約林肯中心夏季戶外表演的開場日,現場擠爆粉絲,從十幾歲的青少年,到七十歲以上的祖父母輩,全是衝著佩蒂‧史密斯(Patti Smith)來的。《搖滾桂冠詩人》、《龐克教母》稱號的佩...
-
與書共枕的旅店
August 25, 2016
最近流行「複合」,一個空間可擁有多種功能,尤其是書店。因為光賣書實在清苦,要吸引人就得附上許多其他誘因,書店加餐廳、書店加電影院、書店加百貨公司等,有吃有玩有看頭才得人心,書是主角戲分卻有點可憐。東京Book And Bed膠囊旅館則不同,它賣的是床位,再擺上千多本書提供免費閱讀,在這裡,書成了極有...
-
路上的風景
August 18, 2016
從紐西蘭北島的陶波湖(Taupo)到最南端的威靈頓(Wellington),有三百七十多公里長。途中似乎沒有什麼地方好停留過夜的,決定一口氣開到威靈頓,大約要五小時。路途雖然挺遙遠的,但是紐西蘭好像就只有這一條一號公路,不用花精神找路,一直開就行了。開車旅行最大的好處就是隨時可以停下來,沒想到沿路有...
-
返回紐約爵士樂時代
August 12, 2016
週日早上,我坐在紐約下西城翠貝卡區(TriBeCa)的咖啡館,隨意翻閱地方報紙,享受在地生活的情趣。活動訊息版的「爵士樂時代草坪派對」(Jazz Age Lawn Party)將在八月十三、十四日舉行的標題,跳進了我的眼球,將我帶回二○一四年一個美好回憶的週末。那一年夏季,在紐約友人邀約下,我參加了...
-
飛夢村怪物
August 11, 2016
西雅圖這座美麗的城市,除了有航空工業、連鎖咖啡店之外,其實還有一處非常奇特的社區——飛夢社區(Fremont),這座社區充滿六○年代嬉皮的理想主義色彩,加上藝術家群聚所帶來的強烈藝術風格,成為獨特的理想國,也是許多前衛環保理念的發祥地。雖然這些年來,房地產炒作及資本主義還是逐漸改變了這個地區,不過,...
-
葡萄的生死課
August 04, 2016
去MonTirius酒莊時,女莊主克莉絲汀‧紹瑞爾(Christine Saurel)一開口就問:「你能分辨有生命跟沒有生命的酒嗎?」第一次被問到這問題,我有點心虛的跟她談起,一個月前在Verona品嘗十二款高檔Amarone della Valpolicella的痛苦經驗。「我一直覺得我是在喝用葡...
-
米其林的「在地爭議」
August 04, 2016
上月,新加坡版《米其林餐飲指南》盛大發行,出身台灣的江振誠主廚開設的「Restaurant André」一舉拿下二星,對本地餐飲從業者可說一大鼓勵。然有趣的是,相比於台灣餐飲界的振奮歡喜,觀察當地報導與相關討論,卻似乎多出不少雜音……當然,每每必然衍生的:究竟這份評鑑能否真正理解在地、反映...
-
越陳越香的旅店
July 28, 2016
人都是會念舊的動物,也常會有新不如舊的感懷。旅店的世界也開始變化多端、爭奇鬥豔的現在,其實有些堅持維持原貌的老旅館,反而多了份親切與踏實,讓我這個不斷換居的人也想久久回味一次。泰國曼谷可以說香港人最熟悉的旅遊地,如今也是旅館界火熱的戰場,我有不少朋友幾乎隔兩、三個禮拜就往那邊跑,如自家後院熟門熟路,...
-
東方里斯本
July 21, 2016
澳門自明朝中葉,開始被葡萄牙人租借。清朝時正式簽約〈中葡和好通商條約〉,直到一九九九年底才回歸中國。其實澳門僅三十平方公里,勉強算是塊彈丸之地。當年葡萄牙人為什麼看上這一小塊地方,一定有他的道理。除了是因為當時的政府腐敗,官員收了葡萄牙商人的五百兩白銀,就把澳門給租出去了。再說明朝中葉以後,中國國力...
-
京都,甘味之夏
July 07, 2016
對我而言,京都是甜點之都。從來此語一出,每讓不少朋友驚詫疑問;但事實上,若以日式甜點類別,在我心中,無疑京都獨占鼇頭。畢竟是一千二百年古都哪!天皇腳下,貴族雅士茶人無數,傳統文化薈萃之地,精深優美之飲食講究和生活底蘊,在長長的時間裡反覆淬煉之下,自成雍容精細難能企及之芳華高遠之境。說來奇妙是,與其他...
-
原根的冒險
July 07, 2016
自己缺乏的,常常會變成最珍貴的,但是不是最好,則是另外一回事。原根種植是許多歐陸釀酒師的夢想,因這樣的種法在歐洲幾乎已不可得。一百多年前起,沒有嫁接在抗葡萄根瘤蚜蟲病(Phylloxera)的美洲種葡萄砧木上,歐洲原生葡萄品種通常活不了幾年。但即使如此,原根種植也還算常見,如南美洲的智利或澳洲的南澳...
-
在異鄉聆聽故鄉的聲音
July 07, 2016
二○一三年七月十九日,夕陽西下,我擠在倫敦特拉法廣場(Trafalgar Square)人群中,觀賞現場轉播皇家歌劇院的普契尼歌劇《托斯卡》(Tosca)。普契尼作品一向令我著迷,當天演出也依舊令我沉醉。不過,身處歐美樂迷絕對多數的倫敦,我卻有些孤寂的失落。或許因為倫敦夏日黃昏,天黑得很慢,明亮的廣...
-
處處驚奇的旅店
June 30, 2016
這幾年新加坡在旅館豐富度上可以說是大贏香港,去年九月在濱海灣(The Marina Bay)才剛開幕的The South Beach,任設計大師菲利浦‧史塔克(Philippe Starck)盡情玩弄室內創意,更是近來的熱門話題。我本身就是個史塔克迷,當然不能放過入住的機會。我經常認為,史塔克最令人...
-
翼手龍停車場
May 19, 2016
加州建築師艾瑞克‧歐文‧摩斯(Eric Owen Moss)是洛杉磯充滿創意的建築奇才,國內知名建築師黃聲遠、廖偉立都曾是他的門下高徒,他的建築不是那種宏偉典雅的大樓,也沒有什麼特定的建築形式,反倒是常將老舊建築改造,化腐朽為神奇,讓垃圾建築變身為黃金建築。洛杉磯卡爾弗城(Culver City)一...
-
家廚菜vs.餐廳菜
May 12, 2016
本月,「復刻宣一宴」在亞都麗緻天香樓登場,將《國宴與家宴》書中各道菜一一端上餐桌。飲食圈一時盛事,相關關注與討論頗多;特別當主廚楊光宗反覆提到重現過程的種種挑戰之際,更引發疑問,家常菜之費工與美味程度,真有可能凌駕五星級飯店?事實上只要真正細究便能知曉,宣一的菜絕非等閒「家常菜」,而是「家廚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