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遍台灣
-
慈聖宮小吃佐紅白酒?
December 29, 2022
「哇!四神湯跟今天的酒都很搭耶!」早午餐時間,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Fika Fika Café創辦人James(陳志煌)及林裕森、陳匡民兩位老師,已在台北大稻埕慈聖宮前的廣場開飲。來慈聖宮當然是為了小吃,葉怡蘭在這找到台南鄉愁味,James對這帶飲食如數家珍,兩人開出的菜單:「葉家肉粥」的...
-
變身瑪德蓮、爆米花也可以?和牛跟你想的不一樣
May 05, 2022
日本和牛自從2017年解禁以來,儼然成為台灣各家高檔牛排、燒肉及涮涮鍋的「人氣擔當」,當越來越多的銘柄牛(品牌牛)進口來台,日本和牛的珍稀性已不若過去具有優勢,使餐飲市場也萌生不少和牛料理新玩法。其中,做為日本烘焙食材原料進口商的苗林行,四月進駐台北春大直商場開設「和牛研究室 Wagyu Lab」,...
-
開箱Google地圖上也找不到超頂級日料「花蕉Hanasho」:日本市場拍賣直送海膽、鮪魚,人均上萬仍一位難求
March 03, 2022
高級日本料理,可說是國內預約制私廚的濫觴。其中,又以板前類型的壽司及割烹一日千里,在台北儼然已進入戰國時代,百家爭鳴。這些高檔日料餐廳通常空間小,座位僅有10人上下,且採無制式菜單形式(Omakase),依照價位、時令,入座後才知道吃什麼。但價位每人動輒數千、上萬元,卻於疫情期間,依然一位難求。20...
-
被菜市場養大、最台的老外銀行家,庶民老總林鑫川逛虎林街,私藏美食筆記大公開
September 23, 2021
印象中銀行家西裝革履,出入有豪華黑頭車,連司機都格外文質彬彬。新加坡星展銀行來台近40年,台灣區總經理林鑫川上任3年多,被譽為「最台味的庶民老總」。他愛下廚,換上休閒服獨自逛市場買菜,憑著台語流利暢行無阻,走跳夜市也如魚得水,「台灣食物口味與新加坡福建人很接近,」雖離鄉背井,林鑫川在飲食上從沒犯過思...
-
法式節奏佐餐酒打造「新台味」,富錦樹台菜香檳成首間拓點海外米其林台菜
September 09, 2021
夾一片白斬雞佐薑絲,啜飲一口法式香檳——從視覺到味覺的強烈對比,正是富錦樹台菜香檳擘畫出的新台味風光。如此台式滋味,與法式風格的碰撞,今年收服秘密客的味蕾,摘下米其林一星。這顆星星,也讓富錦樹台菜香檳,成為第一間發跡於台灣、拓點海外的米其林台菜。究竟,它的新台味主張是什麼?探訪富錦樹台菜香檳創始敦北...
-
我在內灣,看見愛情的模樣
June 15, 2021
以愛為名的合興車站地址:新竹縣橫山鄉中山街1段17號火車站始終是匯聚許多生活記憶的場域,可能是每日通勤、訪友、旅行或滿溢思念的離愁,而新竹合興車站則因一段愛情故事,開啟了日後此站將以愛為名的契機。最初認養並修復合興車站的曾春兆,1960年正值高三的他,月考當天竟睡過頭,除了擔心錯過火車會影響學業,更...
-
到新式茶屋藏冬
April 19, 2021
在寒冷、蕭條的冬季,人的情緒也容易變得低落,常會感到一種無可名狀的孤獨。這個時候,喝上一杯溫暖的茶,被茶的香醇和甘甜縈繞,能緩解這種因天氣變化而帶來的情緒波動。但你對台灣茶瞭解嗎?要怎麼喝才好呢?喝茶也有分四季嗎?喝茶一定要有步驟或正襟危坐嗎?搭配繁複的茶具才叫喝好茶嗎?喝茶或品茗的地方除了日式老建...
-
魯凱排灣餐桌上的香氣─芋頭
March 24, 2021
年底入冬,芋頭紛紛收成,此時南部魯凱族、排灣族部落耕地旁原本閒置了大半年的烤芋窯開始忙碌,很多族人避開冬雨綿綿,趁著陽光微露的好天氣全家出動一起到部落外的芋頭田挖芋頭,辛苦地在梯田間搬運一袋袋芋頭。到了傍晚,一車車芋頭運進烤芋頭的小農舍,族人進進出出、好不熱鬧,空氣中飄散著煙烤味,靠近烤芋窯,則有芋...
-
美食家推薦必吃8家話題西餐:態芮、JL Studio、Embers都上榜
January 07, 2021
2020年度餐廳風雲榜來到下集,繼中菜、日料後,此次鎖定西餐。同樣邀請飲食經歷豐富的美食家推薦,最具話題、生意強強滾的餐廳。過去一年,西餐也受到新冠疫情影響,特別是講究完整用餐體驗的精緻餐飲(Fine Dining)。不過成也疫情、敗也疫情。國旅大爆發後,只要餐廳本領夠、討論度高,即便遠在天邊,依然...
-
美食家推薦7間饕客最愛中菜:港名廚聯手晶華軒、獨棟氣派功夫潮州菜頂粵吉品
December 31, 2020
2020年的新冠疫情對中菜館來說,影響甚鉅。中餐的愛好者年齡多半偏高,疫情期間、甚至疫情後出來聚餐的比例降低不少,因而也有名店在疫情期間一度宣布歇業,如天廚、青葉等。另一方面,小桌數的中菜私廚或許因為人數少而受到歡迎,挺過疫情後,不斷在美食圈發酵。著名的鄒記食舖和喜相逢麵館要訂到位子,都得要好幾個月...
-
美食家推薦5家頂級排隊日料:師承米其林三星謙安和、台灣No.1本格派壽司鮨天本
December 31, 2020
在台灣,頂級日本料理一直都偏向熟客制。亦即,熟客的比例很高,幾乎占7、8成以上。2020年,新冠疫情之故,原本跑日本像走廚房的人哪也去不了,於是,多數頂級日本料理生意暢旺,訂位也都排到數個月之後。部分饕客覺得2020年在台灣吃到的日本漁獲水準似乎更好,不過,實際採訪這些餐廳主廚後發現,因為日本不少餐...
-
新潮茶.空間》台灣茶遇上冠軍調酒師,構築一場五感茶酒饗宴
December 04, 2020
要找到「[tei] by O\'BOND沓沓仔.明茗茶酒研究室」並不容易,門外高牆只掛著一盞燈,連招牌都沒有,有夠神秘。還在試營運階段,入座靠臉書粉絲團預約,需要點運氣。推開大門,長廊映照交錯光影。茶與酒,這兒自成一方天地。花玻璃燈散發溫暖黃光,赤楠樹下品茶聊天,腳踏抿石子地板,好像回到阿公阿嬤家。...
-
新潮茶.空間》手沖、汲飲、濃縮,百年茶行變立飲茶Bar
December 04, 2020
水磨石長吧檯後,咖啡手沖壺沖的是文山包種茶;拉霸拉出氮氣冷萃茶,金色茶湯上面像浮了一層奶泡……這家新開不久的茶館Wangtea Lab,源自擁有一百三十年歷史、台灣外銷茶葉重要推手有記名茶。客人坐著,也圍繞吧檯站著喝茶。「誰會站著喝?」第四代經營者王連源曾問兒子。已接班八年、第五代經營者王聖鈞說:「...
-
新潮茶.空間》漫步古厝、手作茶點,整條淡水河都是我的茶館
December 04, 2020
茶席辦在茶館不稀奇,但搬進百年古蹟,甚至淡水河上,讓人頓時墜入歷史情境。位於淡水的之間茶食器,擅長結合茶與故事,開啟在地小旅行。它舉辦的茶席不限於室內,且不只喝茶而已,而是讓整條淡水河,都是一座時空茶館。我們約在距捷運站步行不到五分鐘的殼牌倉庫,踏上這場「陸上茶之路」秋天小旅行。四座紅磚老倉庫,遺留...
-
找回失落台灣味
November 26, 2020
「吃在地、品當季」已是全民飲食顯學。但你知道,每日吃下肚的「在地食材」,追本溯源多是飄洋過海來台的外來種? 現代化畜牧產業講求高效率,吃得少、長得快的,如白肉雞、白豬,成為市場主流,卻導致本土畜產動物迅速消失,各地飲食單一化,「台灣味」也跟著消失。近年,全球興起保種運動,不單是保存各國獨特食材,也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