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森呼吸 自然旅境漫步山林
2025/07/02
- 文字 / 李郁淳 攝影 / 陳正國 Powered by 新竹縣政府
小森之歌 綠地野餐舒展身心
小森之歌以其自然景緻、青蔥草地與挺拔落羽松,吸引許多遊人前來「放空」。這裡也有以在地食材為本的野餐組合,鼓勵人們在自然中品味佳餚,享受純粹的戶外時光。
遼闊草地是想像力的畫布
藏身於芎林鄉飛鳳山腰的小森之歌,綠意延展至天際,來到這裡,總讓人不由自主脫下鞋、卸下包袱,在草地上享受片刻寧靜。

從入口處就可以瞥見落羽松林,綠意延展至天際。
3公頃的園區內,有草地、落羽松林、教堂小徑與沙坑木屋,園區的草地分為兩大區塊,地勢高低錯落,來訪者常自備小帳、野餐墊,從早上待到黃昏。來小森之歌,許多人學會「放空」的藝術。選一處喜歡的角落,坐聽風聲,抬望天空的雲朵,或索性就地做起森林瑜伽,坐下、躺下、舒展肢體,就能打開與土地的連結。

落羽松是園區裡靜謐主角。每到秋冬,整排松林轉為紅褐色,鋪成鬆軟的森林地毯;即使在非變色季節,那鋪散一地的乾葉,為步行增添層次感,腳底觸感介於沙與絨毛之間,每踩一步,彷彿都在提醒,這是大自然的懷抱。
從健康食材裡品味野餐趣
小森之歌的「小森漫食Green Café」為兩層樓建築,一樓是半開放式,提供薯條、雞柳、比薩、咖啡等外帶輕食,二樓則提供西式套餐為主,各式溫沙拉、義大利麵與燉飯、歐風排餐等。
所有餐食都以原型食材為原則,蔬菜來自無毒水耕蔬菜農場「光鮮綠蔬」,雞肉則是日月潭「十八養場」以非基改素食飼料拌臺茶18 號餵養而成的紅玉雞,新鮮、健康無毒,適合全家安心享用。

小森漫食Green Café 須提前預訂的「野餐組合」,附風格野餐墊與竹編提籃道具,讓旅客即使空手前來也能體驗野餐趣。
小森之歌鼓勵人們走入自然,特別設計須提前預訂的「野餐組合」,附上風格選物的道具組(含野餐墊與竹編提籃),可以直接到樹蔭旁慢慢享用。餐點組合搭配臺北的「好丘Bagel」職人貝果、手工沙拉與當季水果,並佐以現烤炸物與特調冷飲,鹹甜兼具,既飽腹也維持與自然相契的滋味。
一整天什麼都不做的奢華
用完正餐後,許多遊客留在草地上,自備折疊桌椅與小帳篷,席地而坐,從容展開午後時光。園區內,還可以漫步到森之湖看蜻蜓點水、在小森小教堂拍照打卡,走經竹林步道,到小森樂園讓孩子就地玩沙,或是到半開放式的小森木屋躲躲日照,都非常愜意。許多家庭會在這裡待上一整天,讓小孩盡情放電。同時,小森之歌也歡迎寵物的到來,讓毛小孩也能在這片自然的懷抱中徜徉。
有時候,更有攝影愛好者在日落前守在小丘,等待飛鳳山餘暉映照落羽松的一刻,捕捉瞬間美景。小森之歌希望人們與自然重新接軌。就算什麼都不做,靜靜坐著,也會被蟲鳴鳥叫、風聲草語輕輕包圍。
森窯 have a Picnic 落座林地間 感受美味與時光靜好
在森窯,時間有了不同的節奏。沒有匆忙的行程安排,有的是泥土的氣味、霧氣的觸感和陽光透過松葉灑落的斑斕光影,在林間選一隅席地而坐,以最自然的姿態與山林共處。

食在自然的快樂
坐落在北埔五指山掌心的「森窯 have a Picnic」,是一處被森林擁抱、喚醒五感的祕境。這裡沒有過度的人工設施,以木棧板鋪展空間,四周環繞著茂密樹林,隨心而坐,午後的療癒感自然而生。只要帶著一點時間與心,便能感受到森窯的緩慢韻律。

除了美味的披薩,拿鐵、氣泡飲、小農奶茶都是店家招牌。
來一塊手工窯烤披薩,為這趟旅程揭開序幕。此為森窯老闆佳琪特地拜師學藝,親自熬煮醬料、揉製麵糰製成的用心之作。從手作紅醬為基底的瑪格麗特、剝皮辣椒、經典臘腸,到白醬基底的松露野菇、煙燻鮭魚,還有韓式的豬五花。當然更不能錯過鳳梨搭配瑪斯卡彭起司手作果醬,還有生牛奶糖配新鮮蘋果的甜點選項。
端著剛出爐的披薩步入森林,沿著林間小徑前行,找一片陽光灑落的草地席地而坐。咬下一口,起司的香氣撞上濃郁醬料,加上富有嚼勁的比薩餅皮,香氣口感都令人滿足,再配上「抹茶歐蕾」、入口即涼的「沁玉梅醋氣泡飲」,或來自南投埔里栽種的金線蓮茶配鮮奶調配而成的小農鮮奶茶,心也隨之放鬆,感受真正的「食在自然」。
席地而食 打開感官
森窯在棧板之間種植楓樹或櫻花等各種長青植物作為區隔,創造出一個個被綠意包圍的私密空間,彷彿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一片小森林。這些植物也會隨季節變化,產生不同的色感和花期,例如春夏是翠綠樹葉登場之時,秋天楓葉轉紅,隨季節流轉營造不同感覺。
老闆佳琪說,這片山形猶如掌心,她的家就在這片掌心的邊緣。這間餐廳是她與家人共同打造的夢。充滿誠意的手工比薩或許是引人前來的理由,但置身在群山懷抱、綠意盎然的凹地之間,撤除人工建築的藩籬,進行個人與森林的私密心靈對話,是森窯最美之處。她說,最讓她感動的,是看到愈來愈多人願意赤腳、擁抱樹木、席地享用美味,就像回應自然的召喚,再無隔閡。
四季帶來的豐盛饗宴
四季更迭,森窯呈現出不同的風貌與韻味。春天霧氣騰升,空氣裡有像水氣般的觸感;夏天林風穿堂,汗水蒸發得特別快;秋天落葉覆地,踩上去有紙般輕脆的聲音;冬天則潮濕靜謐,草地變得厚實柔軟。不管在什麼季節,人們帶著都市生活的疲憊而來,專注在眼前的美食,被植物圍繞,就是最好的森林假期。
馬武督探索森林 造訪關西之森 接受林間沁涼贈禮
馬武督探索森林以自然鋪展的步道,引領人用手、腳、肌膚重新感受這片森林。過去是偶像劇的夢幻場景,如今則成為許多家庭、旅人找回感官與寧靜的所在。
以手腳感受森林的紋理
走進馬武督探索森林的瞬間,溫度驟降,空氣帶著微濕與涼意,讓人從都市嘈雜與高溫不適中徹底釋放出來,瞬間放鬆。「馬武督」為泰雅語「人員物資彙集之處」的意思。這片座落於新竹縣關西鎮與桃園市復興鄉交界的森林,擁有700 至850 公尺的海拔高度和極佳的通風條件,迎風而立,空氣清新,氣流自由穿梭,彷彿每一口呼吸都在重整身體的節奏。

園區曾是偶像劇《綠光森林》的拍攝地,當年的追劇熱潮雖已散去,卻讓這裡成為許多人記憶中難以忘懷的打卡地標。這片林地至今仍保留著自然的密度與風貌,環狀山林步道繞著山勢延伸,引導遊客一步步走進綠意深處。
踏上步道,腳下是濕潤石塊與粗糙樹根交織而成的堅固質地。天然的路徑沿著舊有山徑自然延展,或許稍有凹凸起伏,卻讓雙腳重新認識大地的形狀。行走時不自覺扶著沿路的樹幹、觸碰布滿青苔的木頭與石牆,手掌所傳來的微涼與粗糙,是日常生活中難以尋得的自然觸感。

往森林深處俯拾而上,先後出現虹橋瀑布與馬武督瀑布。
往森林深處俯拾而上,虹橋瀑布與馬武督瀑布陸續出現於眼前。水聲清脆如鼓,從山岩奔流而下,濺起的水氣在陽光下如霧如煙,瀑布水霧與林間的芬多精交織成一股沁涼清新之氣,讓身心徹底放鬆,彷彿被山泉的能量深深喚醒。
森林的四季變換
園區四季有著不同的樣貌。農曆年後櫻花季綻放,此時水氣較重,尤其在清晨可見青苔和地表植物上的露水,以手觸碰感覺沁涼滑潤。園長惠治華說,馬武督有「北降氣候」現象,指的是東北季風長期吹拂,使高海拔植物在低海拔也能生存,因此這裡成為夏季避暑最好去處,即使運動流汗,身體也感到乾爽。

清晨的樹葉與青苔上的晶亮水珠,用指尖輕輕一碰,濕意即融入掌心。
秋天是到園區內楓林大道欣賞、拾撿楓葉的時機,此時適逢誘蝶植物開花,有機會看到大群紫斑蝶來覓食。至於冬天的馬武督偏濕冷,遊客可以到這裡撿落地的柳杉樹枝,把這些帶有香氣的樹枝帶回去做美工或聖誕裝飾。
體驗原始自然生態
孩子來這裡不低頭玩3C,而是追著蝌蚪、小魚、甲蟲與蝴蝶跑。這片森林孕育著豐富物種,不管是山豬、獼猴、藍鵲、蜂鷹、大冠鳩,都是森林裡的常客,為園區帶來活潑生機。走進這片原始自然之境,林間瀰漫著清新的氣息,濃密的樹蔭帶走塵囂與酷熱,空氣中飄著淡淡的草木香,伴隨著微風輕拂葉片的沙沙聲響,能感受到最純粹的呼吸與寧靜。
惠治華表示,曾有來客開玩笑反應:「我還要花錢買門票,才能吸到這麼好的空氣。」這純淨的空氣,正是園方與遊客一起維護的結果。下次到馬武督,深吸一口涼爽的純淨好空氣,為身心靈進行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