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 Gourmet

古今交會 長廊下,在馬偕故居擺出茶席,品茶特別有氛圍。

新潮茶.空間》漫步古厝、手作茶點,整條淡水河都是我的茶館

2020/12/04

LINE分享 FB分享

茶×小旅行
乘著船,
用香檳杯喝東方美人茶,
整條淡水河都是我的茶館。

茶席辦在茶館不稀奇,但搬進百年古蹟,甚至淡水河上,讓人頓時墜入歷史情境。

位於淡水的之間茶食器,擅長結合茶與故事,開啟在地小旅行。它舉辦的茶席不限於室內,且不只喝茶而已,而是讓整條淡水河,都是一座時空茶館。
我們約在距捷運站步行不到五分鐘的殼牌倉庫,踏上這場「陸上茶之路」秋天小旅行。

四座紅磚老倉庫,遺留一段鐵軌遺跡,前身是英商嘉士洋行倉庫,也曾做為殼牌(Shell)公司的儲油倉庫與油槽。對比熱鬧的淡水老街,這兒顯得特別幽靜,就連經常騎腳踏車造訪淡水的攝影同事,也是第一次來到。

原來這裡是台灣烏龍茶之父、英國蘇格蘭籍商人約翰.陶德(John Dodd)的故居。一八六四年,陶德來台考察樟腦與煤礦市場,引進福建安溪茶給茶農種植,並在淡水設立寶順洋行。廈門、福州等地資深製茶師傅傳授後製技術。

一八六九年,陶德把約十二萬公斤福爾摩莎烏龍茶銷至紐約一炮而紅,造成世界瘋搶台灣茶。「從引進原物料、技術移轉到行銷,陶德是台灣茶的重要推手。」之間茶食器創辦人翁俊杰說。

陶德更成了當時來台外國人的最佳嚮導,在馬偕博士剛來台無房居住時,他大方提供馬偕住宿,也建立交情。

繼續穿過清水街傳統市場,人聲鼎沸;轉進淡水龍山寺,一切卻安靜下來。之間茶食器已準備好驚喜,菜籃擺著鮮花與奉茶迎接。在寺廟裡,啜飲烏龍茶,體驗龍山寺茶座文化。

淡水攝影師程許忠一邊展示昔日老照片,邊解釋:「茶農挑著茶擔,把茶葉交給行口準備外銷。茶擔放在亭仔腳,就和店家聊天喝茶,這裡就像現代咖啡廳一樣。」在黑白照片裡,淡水人在茶攤飲茶、嗑瓜子,蹺腳靠著牆壁,姿態一派輕鬆。

從滬尾偕醫館,沿著馬偕的「下班路線」,來到當年他住的白色宅邸。馬偕紀念館目前因疫情未對外開放。在真理大學觀光數位知識學系副教授紀宗衡引路下,我們順利進入這座秘境。「這裡是淡水洋人區保留最完整的地方,」他說,「馬偕當時就以地瓜削出建物模型,親自設計督工。」

白色茶席上,看來橙黃色的茶湯,卻有意想不到滋味。竟是烤乾後、以鐵鍋烘焙的紅蘿蔔!之間茶食器創辦人張譽瀛解釋,就像台灣留學生帶大同電鍋去歐洲,來自加拿大的馬偕帶來紅蘿蔔、高麗菜、花椰菜與芹菜種子,種在自家院子。第二泡加入東方美人茶,果香與蜜香帶出另一種層次口感。

春天,茶館場景將轉移到淡水河上。乘著遊艇賞夕陽,仿照維多利亞女王喜愛的喝法,用香檳杯,在東方美人茶湯滴上白蘭地。在這中西文化交流的驛站,第一次用全新眼光賞玩淡水。淡水,真的好美!

中西交融的茶旅行,哪裡喝?

之間茶食器
地址: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330號
電話:(02)2629-7709
時間:11:30~21:30,週二公休
註:陸上茶之路(全年皆有)、河上茶之路(3~5月、9~10月)15人成團,須預約

手機照片中約翰.陶德的故居,就位在殼牌倉庫。

一般茶館多坐落於民宅,淡水文化人特別喜歡來到龍山寺,在雕梁畫棟間喝茶。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