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失落台灣味
本土畜禽重返餐桌,掀新飲食風潮
2020/11/26
- 文字 / 章凱閎
「吃在地、品當季」已是全民飲食顯學。但你知道,每日吃下肚的「在地食材」,追本溯源多是飄洋過海來台的外來種?
現代化畜牧產業講求高效率,吃得少、長得快的,如白肉雞、白豬,成為市場主流,卻導致本土畜產動物迅速消失,各地飲食單一化,「台灣味」也跟著消失。
近年,全球興起保種運動,不單是保存各國獨特食材,也讓在地物種的適應力及抗病性,在氣候變遷及新興動物疫病影響下更受重視。
例如,日本和牛根源品種之一「但馬牛」,經長年雜交育種幾近絕跡,甚至曾越洋來台找尋日治時期遺留的原種;法國「圖賴訥黑松雞」(Géline de Touraine)也曾瀕臨絕種,近年才復育成功。聯合國更將「確保生物多樣性」列入SDG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永續發展目標),主因之一是本土物種可能是未來對抗糧荒危機的解答。
在台灣,本土唯一肉羊品種「台灣黑山羊」因飼養效率不敵外來品種,現市占率僅約百分之一。但近日受知名餐館矚目,風光進軍高端市場。
台灣各地原有數十種土雞品種,也因改良雞種大舉來台,導致本土雞版圖一夕萎縮。如今靠著學界與山地部落聯手,緩步復育各地土雞返鄉。
消費者接受,是保種成功的關鍵:有人吃了、農民養了,物種也就留了下來。《alive》走進台灣鄉野,尋找本土食材,牠們也可能如西班牙伊比利豬、法國布列斯雞,成為站上國際舞台的台灣精品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