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 Gourmet

美食家推薦5家頂級排隊日料:師承米其林三星謙安和、台灣No.1本格派壽司鮨天本

2020/12/31

LINE分享 FB分享

在台灣,頂級日本料理一直都偏向熟客制。亦即,熟客的比例很高,幾乎占7、8成以上。2020年,新冠疫情之故,原本跑日本像走廚房的人哪也去不了,於是,多數頂級日本料理生意暢旺,訂位也都排到數個月之後。

部分饕客覺得2020年在台灣吃到的日本漁獲水準似乎更好,不過,實際採訪這些餐廳主廚後發現,因為日本不少餐廳營業受到影響,魚市場的供貨反而沒有先前多。選擇少,要挑到好的漁獲,難度反而高了些。價格,也比起往年攀升。在尚無法出國之際,能吃到來自日本的漁獲,加上日式料理師傅的手藝,肯定是會繼續紅下去。

鮨二七:9成珍稀漁獲嘗得到日本四季豐美

(推薦人:許心怡)

鮨二七原本是在高雄經營了9年的壽司店,2019年12月,主廚陳威任想挑戰自己的能耐,於是轉戰美食一級戰區台北開店。

想知道鮨二七的特色,光看他的臉書就能知一二。本來只是想找找鮨二七的菜色照片,孰料,幾乎整個臉書都是日本來的高級漁獲照片。

小小一碗海膽蓋飯,完全展現海膽的香腴滑嫩。(攝影:吳金石)

小小一碗海膽蓋飯,完全展現海膽的香腴滑嫩。(攝影:吳金石)

鮨二七的壽司外型雅致,展現壽司美感。圖為金木鯛壽司。(攝影:吳金石)

鮨二七的壽司外型雅致,展現壽司美感。圖為金木鯛壽司。(攝影:吳金石)

美食評論家許心怡表示,「在鮨二七可以感受季節之豐美。」來自日本不同產地的漁獲,青森的瑩烏賊、淡路島的海膽……就連吃遍日本頂級壽司店的許心怡也相當驚豔。

一入店,主廚陳威任正在處理的是前一天剛殺的、從日本青森捕獲的「一本釣」(編按:指用一根釣竿、釣線和釣鉤釣起漁獲的方式)鮪魚赤身部位。他說,這還不是魚肉最鮮美的時刻,他還得把鮪魚經過近兩週的熟成,「讓整個Umami(日文甘甜味之意)在嘴裡爆發。」

鮨二七主廚陳威任2019年底從高雄轉戰台北。(攝影:吳金石)

鮨二七主廚陳威任2019年底從高雄轉戰台北。(攝影:吳金石)

一週從日本進貨三次,所有的魚都得經過4到14天不等的熟成,是鮨二七最大的特色。果真,比較剛到貨和經過熟成的生鮪魚片,熟成鮪魚片更滑順,帶來的微酸回甘滋味,正是不同之處。

為了讓滋味達到顛峰的飽滿,陳威任還把部分熟成後的生魚片,浸泡在由鮪魚、柴魚和昆布製作而成的高湯當中,正是讓Umami的堆疊更加豐富。

使用北海道米,並混合3種壽司醋醋飯。(攝影:吳金石)

使用北海道米,並混合3種壽司醋醋飯。(攝影:吳金石)

很多顧客會忽略的醋飯,鮨二七也很有自我風格。許心怡說,「醋飯夠勁,魚料也是,就像直球對決。」陳威任的醋飯只使用北海道的米,洗淨後浸泡冷水,在冰庫裡擺放一夜,還得視溫、濕度調整時間,最後,再以富士山的水及土鍋炊煮。最後再拌上3種壽司醋。

往往,鮨二七給客人的第一貫壽司皆是熟成鮪魚中腹肉。像是遞名片般,陳威任想在一開始就把自己的招牌端上桌。在這裡,還有個顛覆傳統的特色,鮨二七出餐順序由生食與酒餚交錯,他認為,這樣更符合顧客飲酒的搭配,也和台灣人的飲食習性較為貼近。

鮨二七全店座位僅壽司吧台12個。(攝影:吳金石)

鮨二七全店座位僅壽司吧台12個。(攝影:吳金石)

謙安和:師承米其林三星,台灣罕見日式割烹

(推薦人:許心怡)

師承東京米其林三星餐廳神田的和知軍雄,離開西華飯店「KOUMA日本料理小馬」後,自立門戶開設謙安和。

多數人會誤以為這是間壽司店,其實它是台灣罕見以割烹(編按:以板前為主的日式料理,多為熟食)為主軸的餐廳。許心怡表示,熟食看似簡單,其實難度很高,味道也很有層次。如炸牛排、烤香魚等。而代表日本料理神髓的椀物(湯品),色香味具足,也是靠北海道昆布及一本釣柴魚而來。

師承東京米其林三星餐廳神田的和知軍雄,離開西華飯店「KOUMA日本料理小馬」後,自立門戶開設謙安和。(圖片來源:徐天麟提供)

師承東京米其林三星餐廳神田的和知軍雄,離開西華飯店「KOUMA日本料理小馬」後,自立門戶開設謙安和。(圖片來源:徐天麟提供)

鮨天本:台灣No.1本格派壽司,預約至少等半年

(推薦人:許心怡)

專注在熟客經營的鮨天本,座位數不多,可以訂到的位子至少是半年、一年後。但難訂位並不是吃遍日本最頂級壽司的許心怡推薦主因,她說,「鮨天本應該是台灣壽司界的No.1。」

進口不少日本九州漁獲的鮨天本,雖種類相對較少,卻在壽司體型和味道的平衡上有極高表現。一般顧客可能會忽略的醋飯,鮨天本也處理得恰到好處,特別和生魚片的搭配、融合感極佳。

※延伸閱讀:「三道哲學」擄獲饕客的胃!台北最難見日料名廚天本昇吾,讓熟客死心蹋地的款待術

鮨天本的招牌料理之一,將烤到皮脆肉嫩的鰻魚搭配烤過的海苔食用,展現一流烤工。(圖片來源/登龍門)

鮨天本的招牌料理之一,將烤到皮脆肉嫩的鰻魚搭配烤過的海苔食用,展現一流烤工。(圖片來源/登龍門)

  • 電話:02-2775-1239
  • 地址:台北市仁愛路四段371號

匠樂:升級食材、菜序層層堆疊日式料理樂章

(推薦人:詹益昌)

匠樂團隊2020年1月至3月休業,赴日本考察學習。回到台灣時,疫情已一發不可收拾,於是一路休業至7月底才營業。不過,沉潛再出發的匠樂,已讓熟客覺得不同。

米其林追星高手詹益昌首先感受到的是漁獲更精彩了。匠樂主廚洪信鴻也表示,有明顯感受到熟客和以前截然不同的反應,「以前是吃完隔一陣子才會再來訂位,現在還沒吃完就馬上要訂下次。」

匠樂招牌的一貫道壽司,在味道的尾韻上更加悠長。(攝影:陳宗怡)

匠樂招牌的一貫道壽司,在味道的尾韻上更加悠長。(攝影:陳宗怡)

目拔魚生魚片搭配北海道余市的鮟鱇魚肝醬。(攝影:陳宗怡)

目拔魚生魚片搭配北海道余市的鮟鱇魚肝醬。(攝影:陳宗怡)

這背後,其實是洪信鴻在味道上施的魔法。他說,以前讓客人覺得很超值,但2020年在魚跟食材的搭配,及出菜順序有更多著墨。

以匠樂招牌的一貫壽司為例,小鮪魚生魚片上頭擺上鮪魚肉泥與海膽,再撒上昆布碎。2020年,洪信鴻在昆布的調味動了手腳,把鹹味略微加重,也讓口感更黏牙。除了能對比出鮪魚的鮮甜,也把尾韻拉得更長,口齒留香。

匠樂主廚洪信鴻每年必會店休到日本考察。(攝影:陳宗怡)

匠樂主廚洪信鴻每年必會店休到日本考察。(攝影:陳宗怡)

一直以來,匠樂的出餐樂章是生食與熟食交替。他在這個邏輯下,想讓出場順序帶來更細緻的感受。一般來說,生魚片或壽司是一路由淡至濃,他卻在其中穿插酸味、脆感,試圖讓味蕾感受度更加鮮明。

匠樂的座位數,從38人減至現在的11人吧台座,少了包廂,讓站在板前(編按:指吧台前)的洪信鴻及擔任內場的弟弟洪銘欽都能更專注在食物及出餐節奏。

藏身在巷弄內的匠樂,一開門即是日式風情庭院。(攝影:陳宗怡)

藏身在巷弄內的匠樂,一開門即是日式風情庭院。(攝影:陳宗怡)

  • 電話:02-2706-1199
  • 地址:台北市四維路52巷31號

牡丹:藍龍蝦也能炸!跳脫傳統頂級天婦羅

(推薦人:詹益昌) 

讓食材說自己的故事,向來是日本天婦羅的軸心,不過日本傳統天婦羅在食材選擇上有一定框架,多半以季節海鮮與時蔬為主。牡丹卻讓天婦羅看見更多可能性,變得更有趣、驚喜更多,這也是詹益昌對牡丹給予高評價的原因。

牡丹的法國藍龍蝦天婦羅鮮甜肥美。(攝影:吳金石)

牡丹的法國藍龍蝦天婦羅鮮甜肥美。(攝影:吳金石)

牡丹的一品,紫蘇包裹海膽的天婦羅。(攝影:吳金石)

牡丹的一品,紫蘇包裹海膽的天婦羅。(攝影:吳金石)

法國的藍龍蝦、刺參、只養三週的台灣小香魚等,不太會出現在傳統天婦羅店的食材,通通躍上菜單。詹益昌形容,台灣東部紅喉包著烏魚子的天麩羅,「是吃了會(好吃到)發抖。」

不同食材大小不同、含水量也不一,所以如何炸得恰到好處,就是好吃的秘訣。牡丹廚師們總會聚精會神的看著油鍋,因為差個幾秒,味道已是截然不同。

牡丹的開胃前菜,炸鮑魚搭配壽司醋飯。(攝影:吳金石)

牡丹的開胃前菜,炸鮑魚搭配壽司醋飯。(攝影:吳金石)

  • 電話:02-2706-8699
  • 地址:台北市四維路52巷17號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