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式節奏佐餐酒打造「新台味」,富錦樹台菜香檳成首間拓點海外米其林台菜
2021/09/09
- 文字 / 章凱閎
夾一片白斬雞佐薑絲,啜飲一口法式香檳——從視覺到味覺的強烈對比,正是富錦樹台菜香檳擘畫出的新台味風光。
如此台式滋味,與法式風格的碰撞,今年收服秘密客的味蕾,摘下米其林一星。這顆星星,也讓富錦樹台菜香檳,成為第一間發跡於台灣、拓點海外的米其林台菜。
究竟,它的新台味主張是什麼?探訪富錦樹台菜香檳創始敦北店後,我才發現,看懂這間非典型台菜,必須先讀懂創辦人吳羽傑的舌尖。
出生台南的他,從小就被府城小吃養出一張刁嘴。從牛肉湯、虱目魚肚湯、小卷米粉,「這些料理形式簡單,原型食物淋上熱高湯,但食材鮮度一吃見真章」;加上家族從事乾貨生意,童年即與父親走訪全台,嚐遍各地台味,開啟他的美食視野。
富錦樹行政主廚黃旅毅觀察,當一道菜上桌,吳羽傑不用動筷子,光是看色澤、聞味道,就知道廚房出菜狀況,可見其功力深厚。
24歲後,吳羽傑先後旅居加拿大、日本等地。每當胃想家,他就造訪各地唐人街,卻發現,「走出台灣,國外只吃得到中華料理,吃不到台菜。」
外國人認得出麻婆豆腐是川菜、蘿蔔糕是港點,「但說到台菜,腦袋一片空白。」但他轉念一想,這或許也是台味的契機。
台灣人吃台菜,講求性價比,只求口味好,其他服務、裝潢、則是其次;但出走國際,必須換個視角,「若要拉抬台菜的價值,食物好、空間好、服務好、酒水好,缺一不可。」
有沒有一件事,能襯托台菜質感?他的答案是,香檳。
香檳是酒中之王,微酸中帶著細緻的氣泡口感,搭上台式快炒、家常菜的酸辣鹹香,竟有輕盈百搭的效果,「是台菜最美好的配角。」美食家林家昌說。
2014年,富錦樹台菜香檳開幕,主打道地台灣料理、法式用餐節奏。香檳渲染的儀式感,令這間台菜餐廳揮別傳統印象,來吃飯「既可以談生意,也能夠談戀愛」,一夕之間打響名號。
打開富錦樹的菜單,經典台式家常味,如白斬雞、蒼蠅頭可見其中。但點單上桌後,佳餚卻藏有巧思。
例如白斬雞,為低溫舒肥處理的去骨仿土雞腿肉,鋪滿薑絲,擠上新鮮金桔汁,再沾浸酸辣基底的甜醬油,是吳羽傑鍾愛的台南味兒;另一道松花蒼蠅頭,用上黑豆豉、韭菜花、豬絞肉,還攪拌切丁皮蛋,為辛香風味增添一絲溫潤。
林家昌分析,富錦樹台菜香檳,不是道地台菜,而是融入大江南北、五湖四海的「新台菜」。餐桌上可見口水雞、老皮嫩肉等川味,調味則帶有些日式微甜,也反映出台灣多元交融的飲食文化。
招牌松花蒼蠅頭,秘密巧思是融入切丁皮蛋,為黑豆豉、韭菜花的辛香,點綴一抹溫潤,熱燙配飯吃正好。(攝影:游家桓)
法式節奏也不只是噱頭。像傳統台式快炒的出菜順序,大多依照廚房內場的狀況,而非客人的用餐節奏,但上菜失準、溫度易失,美味就打了折扣。富錦樹講究出餐時機、先後順位,讓客人也有餘裕細品料理的細節及工法。
此外,富錦樹從去年起,每一季更新季節性菜色,例如秋季的金針花炒野菇、南瓜炒青花筍;冬季則有腐衣油菜花等。菜單上掌握了台灣四季風土,增添創新食趣,這也是摘星關鍵。
在台灣做台菜,「最難的一點,在於它是每一個人家裡的家常味。就如台南人的口頭禪:最好吃的就是我家巷口的那一家。」但,反倒是兩年前,富錦樹台菜香檳展店東京日本橋,「離開家鄉,才更知道所謂台味是什麼。」
一箱箱台灣在地食材空運日本,「水蓮、黑豆豉、韭菜花,還有金蘭醬油⋯⋯」,當黑豆豉遇上韭菜花成蒼蠅頭,水蓮炒樹子盛盤上桌,這些食材的排列組合、在地調味的加減乘除,渾然自成台菜的獨特靈魂,台味不必解釋。
相較之下,法式香檳,不如說是吳羽傑把台菜帶進世界之窗的一把鑰匙,窗後的台味風景,才真正扣人心弦。
2014年,富錦樹台菜香檳開幕,主打道地台灣料理、法式用餐節奏,令這間台菜餐廳揮別傳統印象。(攝影:游家桓)
〈吳羽傑小檔案〉
富錦樹集團創辦人。於民生社區富錦街展開事業,現跨足餐廳、咖啡館、選物店等,被譽為日常美學策展者。
〈富錦樹台菜香檳創始敦北店〉
2021年台北台中米其林一星。主打道地台灣料理、法式用餐節奏,首創台菜佐香檳的創新體驗。2019年赴日本東京展店,疫情下每月營收仍有破千萬日圓。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敦化北路199巷17號1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