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Columnist

  • 依拜維吉Ipay Buyci 跟星星一起發光

    June 17, 2024

    泰雅族金曲歌手依拜維吉(Ipay Buyici)曾先後使用藝名黃靖紘和黃慧文,從發行第一張母語專輯以來持續實踐「讓孩子自在地用母語唱歌」之創作目標。翻開第三張專輯《四季的四季》,依拜維吉(Ipay Buyici)介紹攝影家阮義忠授權她的《四季攝影集》老照片,並指著其中一張說:「這是我母親吃飽飯後坐在...

  • 考驗未來女婿的婚姻禮俗

    June 17, 2024

    排灣族、魯凱族的傳統婚禮從求婚、送採薪禮、架鞦韆、下聘至成婚等古禮,皆有其獨特的儀式,儀式的進行過程相當嚴謹,尤其下聘最為慎重,當天必須請部落耆老來驗聘,通常為傳統領袖指派禮俗委員會或調解委員會的代表,在兩方家族、親友以及傳統領袖的見證下逐一點收,任何一項聘禮如有不足之處,男方便須在指定時間內補齊,...

  • 春日粉紅氣息的微醺滋味——櫻花果

    June 17, 2024

    野生山櫻花的櫻花果核果形如豆卵狀,熟成後由青轉為黑紅色,果實保富蜜汁,直吃味苦又澀不易入口,但卻是部落自製「紅酒」聖品。將山櫻花果拌入糖與米酒,泡製出的果酒有著獨特的櫻桃甜味,現在年輕的原住民族人更會利用山櫻花果研發創意做成果醬,用獨特的製法,留住春天粉紅氣息。與部落相依的美麗鄰居櫻花是臺灣山區常見...

  • 巡遊雅美族的無國界奇緣 鍛鍊海洋小鐵人

    June 17, 2024

    走進椰油國小,無論身處校園哪一個角落都很難不發現雅美族的軌跡,連洗手台都設計成拼板舟造型,校長陳淑雯笑著說,她最喜歡的校園角落是校長室前的大白榕樹,「一季一枯榮,過了一、二週又變得枝葉茂密,上頭還有共生的紅花石斛、蘭嶼白芨、管唇蘭等瀕危的蘭花,但小朋友不太喜歡它,因為落葉和落果都要掃得很辛苦。」事實...

  • 捕捉黑潮飛魚的好妙方——漁火

    June 17, 2024

    這種捕捉飛魚的方式在清領時期便有記載,當時臺灣的海防同知孫元衡曾經目睹此景而提筆寫下詩句:「入海微禽能變化,秋來巢燕已為魚;翻飛應悔留雙剪,誤學燈蛾赴火漁。」他把為了避開鬼頭刀的追捕而展翅躍出海面的飛魚,聯想為燕子所幻化,最後一句「誤學燈蛾赴火漁」則是描寫飛魚的趨光性。捕上船的飛魚須馬上處理,由背部...

  • 撒奇萊雅族的五節芒傳說

    June 15, 2024

    很久以前,撒奇萊雅族的撒固兒部落曾經出現「吸血鬼」,撒奇萊亞族人喚他「阿里嘎蓋」。神出鬼沒的阿里嘎蓋,只要哪裡有小孩,他就會出現,更經常騷擾抱著小孩或背著嬰兒的婦女,走到孩子媽媽旁邊說:「你的小孩好可愛,讓我抱一下好嗎?」起初許多婦女不疑有他,便讓他抱一下,他抱著小孩搖啊搖的、又親又吻,但等他把小孩...

  • 萬坪綠地僅8個帳篷、苗栗山野森活打造丹麥Hygge風格奢華露營「敢開這個價,就給你最好的」

    May 15, 2024

    師法丹麥Hygge文化,又與日本最大豪華露營企劃公司「Glamping Japan」合作,深隱苗栗卓蘭的山野森活,是一具有國際視野的奢華露營,過去一年來,Porsche、Bentley、Land Rover 等高階車品牌都選擇在此舉辦車主活動,受高端市場肯定的程度可見一斑。話說奢華露營,我在海內外也...

  • 尋茶香 訪茶鄉

    May 02, 2024

    文字 / 張煥鵬 攝影 / 陳正國、張家瑋 插畫 / 徐筠婷 獨立製茶師張家齊,曾經以東方美人茶榮獲「英國星級美食大賽Great Taste Awards」三星大獎肯定。身為一名專業製茶師,四處尋訪好茶是工作日常。「台三線是工作時的行經路途,雖然時常行駛於該路段,沿途景致依舊百看不厭。」為了尋好茶,...

  • 找到與土地相處的方式 無負擔農場

    May 02, 2024

    「我爸爸以前有一個夢想,就是賣空氣賺錢。」29 歲的劉奕望著眼前青綠色的大埤塘說:「我小時候想不明白,啊?賣空氣賺錢是要用塑膠袋包空氣寄到台北賣嗎?原來爸爸是想營造一個更健康、友善、無負擔的宜居環境。」農村並非白紙 探索地方挖掘切入點劉奕從高中開始跟著家裡耕作,當別家孩子假日結伴逛商場、打電動時,他...

  • 公館 銅鑼:漫步五月雪下 桐遊花徑

    May 02, 2024

    公館鄉位於苗栗縣的中央地區,介於八角崠山脈和後龍溪之間。雨量充沛、氣候溫和的先天優勢,非常適合栽種農作物;紅棗、柑橘、牛心柿、草莓、福菜、紫蘇等,是當地主要的農特產品。來到公館,可以感受到淳樸、悠閒的鄉村風情。銅鑼鄉三面環山、一面形成灣狀開口,因狀似樂器銅鑼,故得此名。銅鑼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雙峰山...

  • 橫山:季節限定好風景 賞花追螢

    May 02, 2024

    每年4、5 月,山區的油桐花正悄然綻放,沿著台三線而行,皚皚的小白花開滿了一整排,一陣風吹過,花瓣如下雪般翩翩落下。新竹橫山是賞桐大本營,尤其是自然景觀豐富的大山背地區,數條健行步道附近景點,穿梭在山徑之間,景色相當療癒。從白天玩到夜晚,景色換上閃爍的綠色螢光漫天飛舞,把握這時節出遊,有了油桐花和螢...

  • 大溪 龍潭:兩天一夜輕行散策 一桐去郊遊

    May 02, 2024

    熱門景點太擁擠?出國訂機票來不及?想要在社群上傳美照,龍潭、大溪的五月雪,你一定不能錯過!我們這次特別安排兩天一夜的浪漫台三線客庄桐花小旅行,第一天從桃園龍潭三和社區桐花步道賞百年油桐樹為起點,再至和窯文創園區體驗陶藝文化與客家料理、小粗坑古道賞花與賞螢,當晚建議入住大溪旅店。隔日從大溪老街開啟旅程...

  • 跨越大洋的板根之力麵包樹

    April 22, 2024

    臺灣的麵包樹(Artocarpus treculianus)乃波羅蜜屬(Artocarpus,因外型近似太平洋麵包樹(學名Artocarpus altilis)而長期被誤認,直到2018年中央研究院鍾國芳教授在夏威夷見到了高大壯碩、葉片寬大,當地人稱「Ulu」的太平洋麵包樹。起初不以為意,後來發現U...

  • 銜接泰雅文化根源——宜蘭縣立大同國民中學

    April 22, 2024

    當原住民實驗教育從國小延伸到國中端,有人較注重升學考試,有人更擔憂好不容易培育起的民族認同將無以為繼,事實上,文化課程和學科並非不可兼得的熊掌與魚,宜蘭縣立大同國民中學校長胡文聰(Watan Silan)提供一個積極的例子。深度凝聚族群 學文化和升學並不衝突那是一個熱愛織布的泰雅男孩,小時候就自己...

  • 熬出美味大骨湯的精華配料藤心

    April 22, 2024

    過去原住民族的蔬果以採集為主,草地的各類野菜,例如龍葵、山茼蒿、過貓,或長在樹幹上的山蘇較易取得,但如果獵人收穫獵物回來,為了將獵肉大骨熬出美味湯頭,需費勁採集藤心來一起熬煮。樹林中的野生黃藤樹,根面千迴百轉,採集往往不是一個人就能勝任,需要團體行動,所以傳統採藤多半會與團獵同時進行,獵人們設好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