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Columnist

傳統部落美味的採集與保存

保存蛋白質食物有秘方

2024/08/20

  • 文字 / 林瑞珠 Powered by 原住民族委員會
LINE分享 FB分享

臺灣原住民族在尋求蛋白質食物的方式,全憑祖靈及天神的賜予,為了採集與保存美味,靠山民族會煙燻獵肉,靠海族群則會透過鹽巴生醃來保存。

依山吃山,依海吃海,臺灣原住民族飲食習慣亦如此,靠山的民族多狩獵,靠海或臨溪的族群則多漁獲,為了保存得來不易的肉食,各族研發出多種保存食物的方式,皆就地取材。靠近海洋的族群利用海鹽醃製肉品;上山狩獵則發展出煙燻脫水的方式來防腐並便於運送。為了長期保存,原住民族善用家屋中終年不滅的火煻,在其上裝設置物架,將獸肉長時間煙燻以防腐,確保在非狩獵期也有肉品可食用。

高雄多納部落的魯凱族老獵人江國德,在工寮旁架起小型燻肉架,煙燻一隻小山羌和幾片山豬肉,是部落獵人為舉辦黑米祭團獵的成果之一。

高雄多納部落的魯凱族老獵人江國德,在工寮旁架起小型燻肉架,煙燻一隻小山羌和幾片山豬肉,是部落獵人為舉辦黑米祭團獵的成果之一。

山上獵寮煙燻獵肉

狩獵,是傳統原住民族世代相傳的山林智慧,從體能訓練到認識山林一草一木,再到天候變化和動物習性,都是在狩獵過程中學習。夜晚來臨時,走進獵寮,升火煮食、烘烤獵物,部落勇士們帶著年輕後輩圍在火煻旁,一邊整理獵物,一邊說著山裡的見聞和祖先的故事,邊看、邊聽、邊學,這山林智慧就這樣代代相傳至今。

高雄多納部落的魯凱族老獵人江國德,是多納古道生態維護隊隊長,他的工寮掛著一排獸骨,都是他的戰利品,一看就知道是經驗老道的獵人。江國德說,過去獵人上山打獵時,會在獵寮用木頭搭建高腳燻肉架,並用石頭堆砌出ㄇ字型,只留一面通風口,讓熱氣和煙集中,儘速將肉燻乾。木柴選用耐燒少煙的九芎最好,生火燒成炭後維持小火,再將獵肉放上烤架煙燻,以免烤焦,添加柴火亦須少量,通常從晚上烘烤到隔天就可燻乾。如今交通便利,車輛可直入深山,家家戶戶也有冰箱,因此上山打獵有了收穫可直接下山冰存,不一定需按照古法煙燻。但江國德仍習慣煙燻,他認為煙燻過後的肉煮湯,風味更好、湯頭濃郁更好喝。

山民愛用羅氏鹽敷木

過去秋冬農閒期間的秋獵,部落族人結伴同行數日,取得的獵物無法馬上拿下山,就會掛在獵寮燻肉架上煙燻,既可防腐,水分蒸發後獵肉也會變輕,再一起合力拿下山,族人間也因此培養出深厚感情。布農族古總結表示,過去山上部落取得海鹽不易,十月羅氏鹽敷木結果期間正逢秋獵季節,果實上有一層薄鹽,獵人會採一些用來醃肉,能增加煙燻風味。

羅氏鹽敷木是臺灣原生種落葉性小喬木,又名山埔鹽、山鹽青和臺灣鹽麩子,果皮表面有一層薄薄的白色結晶,可代替鹽使用。

羅氏鹽敷木是臺灣原生種落葉性小喬木,又名山埔鹽、山鹽青和臺灣鹽麩子,果皮表面有一層薄薄的白色結晶,可代替鹽使用。

烘烤醃漬日月潭奇力魚

日月潭伊達邵部落的袁百興也有類似經驗,他分享小時候常跟著父親上山打獵,秋冬之際,父親會到山坡上採集羅氏鹽敷木果實回家醃肉,風味獨特、印象深刻。他也跟著長輩在日月潭捕魚,白天下網後,第二天就有大量的奇力魚迷途魚網中,即可輕鬆收網。奇力魚體型不大,適合烘烤,大一點的魚則拿來煮湯,最佳調味是刺蔥,用在奇力魚、潭蝦或烤山豬肉都對味,也可以生醃奇力魚來保存,是邵族獨有的風味。

泰雅族的搭瑪面(Tmmyan),將肉類、鹽巴和米飯攪拌自然發酵,既可久放又能增加風味。

泰雅族的搭瑪面(Tmmyan),將肉類、鹽巴和米飯攪拌自然發酵,既可久放又能增加風味。

以鹽醃肉耐久放

世界各地都有吃生肉的習慣,臺灣東部濱海族群也有用海鹽醃肉、魚、貝類的生食方式。其中,以阿美族的喜烙(silaw)最富盛名;山民則有泰雅族的搭瑪面(Tmmyan),將肉類、鹽巴和米飯攪拌自然發酵,既可久放又能增加風味。

臺東地區的排灣族的生醃肉料理,族人多用酒糟或芋頭粉等發酵物使生肉熟成增香。大王部落的耆老卓美玉表示,族人會用小米糟醃小魚,豬五花肉則用糯米糟醃漬,因為發酵物可滅菌,只需再加少許鹽拌勻即可。拉勞蘭部落戴明雄牧師分享,他們稱酒糟醃肉為djinaung,多在家中有孕婦時預先醃漬,可以作為之後產婦坐月子期間的補品,或用來招待客人,若是因為特別日子有釀酒,也會同時製作醃肉。

不過,西部的排灣族較少見這種飲食習慣,屏東大社部落的傳統領袖柯慧珍從小在多納部落長大,後來經營原住民風味餐廳,並不曾見過族人吃生醃肉。對此,臺東土板部落的古明哲則認為,生醃肉不是排灣族的傳統食物,但仍有人會吃,很可能是受到周邊阿美族的影響。由此可見,從飲食習慣、文化,能體現族群融合的關聯。

追蹤我

※原文出自《青少年雜誌期刊》No.111期
※想了解更多原住民族的自然智慧,歡迎按讚追蹤「Ho Hai Yan 台灣原Young」粉絲團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