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Columnist

戴谷年Elmo

走進樟之細路

探尋客庄故事戴谷年樂享登山時光

2024/07/11

  • 文字 / Powered by 客家委員會
LINE分享 FB分享

台三線內山公路沿線有一條樟之細路,百年前是一大片原始樟樹林。這條古道曾是閩客和原住民族互通往來的重要路徑,更有著客家先民在山林生活所遺留下的足跡。炎炎夏日,適合走進山林避暑,今夏不妨安排一次樟之細路之旅,順遊台三線沿線客家小鎮。

撰文/張煥鵬 攝影/張家瑋 插畫/徐筠婷

對於戴谷年(Elmo)而言,台三線像是一條回家的路。老家在新竹湖口的他,記憶中的台三線是每年返鄉祭祖的必經之路。「對於青少年時期的我來說,台三線是逼不得已陪爸媽出遊的路。」語畢Elmo哈哈大笑,再三強調是青少年時期的想法。現在的他,覺得台三線是一條很值得慢遊的公路旅行路線。過往,擔任外景節目主持人的關係,Elmo多次前往台三線沿線客庄拍攝取景,留下許多難忘且美好的回憶。

Elmo曾經是電視節目「模范棒棒堂」的成員之一,目前除了藝人身分之外,他也是專業的高山嚮導和攀岩教練。熱衷戶外活動的他,格外享受一個人登山時能夠與自己獨處的時光。「登山時,我一定會帶雨衣、雨褲,不只是擋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擋風和簡單保暖。」Elmo說,雨衣和雨褲、登山杖以及頭燈,是登山必備的三件好物。除此之外,出發前需做好各項準備,包括:路線導航、距離、坡度、氣象等資訊,途中要適時補給,隨時注意自身的身體狀況,最重要的就是「安全第一」。

台三線古道之旅 走讀客家先民足跡

以桃園龍潭三坑為起點的樟之細路,主線總長約230公里,北起桃園沿著台三線經過新竹、苗栗,最後延伸至台中東勢。古道山徑、農路產道和公路,串聯出數十條登山健行路線。樟之細路結合自然生態、歷史人文和台灣的族群發展史,行走在歷史悠久的樟之細路上,除了美麗的自然景觀和豐富的生態之外,山林古道中仍保留許多昔日先民拓墾的遺跡,台三線沿線的客庄聚落,更有許多在地故事值得細細探究。

龍潭三坑社區是樟之細路的起點,曾經因為外景節目主持而造訪三坑的Elmo,對於鬧中取靜的三坑老街印象深刻。短短的一條老街,全長不到200公尺,卻仍保留著客庄舊有的步廊式建築,十分具有特色。老街上的店家,販賣著客家菜包、牛炆水和桔醬等傳統的客家點心和特產。Elmo建議除了在三坑老街走走逛逛之外,還可以前往十一份觀光文化園區、石門大草原、桃園客家文化館、三坑自然生態公園、大平紅橋等鄰近的景點,同樣很值得一遊。

樟之細路串聯非常多條的古道,其中的「小粗坑古道」、「鳴鳳古道」、「出關古道」等,都是台三線桃竹苗沿線很受歡迎的登山健走路線。位於龍潭的小粗坑古道,步道起點在「原佑福德祠」、終點為「石門山南端入口」。小粗坑古道的步道長度約1.5 公里,單趟步行時間約一小時,是一條親民、適合各年齡層的登山步道。

小粗坑古道輕鬆易行 自然生態豐富多樣

「出坑」,是粗坑的舊名,客家話的意思是指流水源頭。由於當地有大粗坑溪和小粗坑溪,沿著小粗坑溪沿線開鑿而成的古道,因而得名。百年前,客家先民利用小粗坑古道運送物資,往來粗坑、關西、十寮、馬武督地區。為了方便牛車行走,還特別闢建出寬敞、平坦的道路。行走在小粗坑古道時,有一段寬敞、平坦的路段,就是昔日的牛車道。充滿悠久歷史的古道,處處遺留著客家先民在此墾拓生活的足跡。

百年前,客家先民利用小粗坑古道運送物資,往來粗坑、關西、十寮、馬武督地區。(圖片來源/台灣千里步道協會)

百年前,客家先民利用小粗坑古道運送物資,往來粗坑、關西、十寮、馬武督地區。(圖片來源/台灣千里步道協會)

沿著小粗坑溪而上,行進中不時可聽見潺潺溪水聲,炎夏時節行走其間令人暑意盡消。在小粗坑古道的前段,常見台灣桫欏、筆筒樹。台灣桫欏的外觀與筆筒樹相近,莖幹長度可達十餘公尺,喜歡生長在林下和溪邊蔭涼之地。古道的中段因為靠近溪水而較為潮濕,該處常見的植物以耐陰溼的蕨類最為普遍。在古道上也能看見山棕和山黃麻樹,在物資匱乏的年代,客家先民會就地取材,利用山棕的棕毛纖維製成掃帚和刷子。客家人稱之為「麻布樹」的山黃麻樹,它的木材則被用來做木屐、農具等實用的生活用品。

每年4、5月,桐花盛開的季節,隨風飄落的油桐花就像是為古道鋪上一片雪白的花地毯,好不浪漫!桐花季期間,正好也是螢火蟲的繁殖季節,小粗坑古道成為賞花和賞螢的熱門景點。每到夏天,山林裡的鳥兒變得更為活躍,在古道行走時,一路上都有不絕於耳的鳥鳴聲相伴。放慢步伐,聆聽著美妙的大自然樂音,也別忘了仔細留意四周,或許有機會看見石龍子和蛙類等兩棲動物和爬蟲類的蹤跡。

鳴鳳古道四通八達 多條路線各有樂趣

位於獅潭鄉與頭屋鄉的鳴鳳古道,曾是賽夏族的獵徑。漢人入墾之後,賽夏族遷移至山林更深處,這條原住民族的狩獵之路,成為先民往來獅潭、頭屋等地的重要路徑。全長2.2公里的鳴鳳古道,大多數的路段皆平坦易走,偶爾石階小徑,走起來的難度也不高。「每條古道穿梭在各個庄頭之間,以前的人到底怎麼靠這條路生活,走在古道上又是怎樣的人呢?」Elmo說,現在開車很方便,但是客家先民只能用雙腳一步一步走。每當他行走在古道的時候,總會遙想先民的生活點滴與前人的篳路藍縷。

全長2.2公里的鳴鳳古道,大多數的路段皆平坦易走,偶爾石階小徑,走起來的難度也不高。(圖片提供/台灣千里步道協會)

全長2.2公里的鳴鳳古道,大多數的路段皆平坦易走,偶爾石階小徑,走起來的難度也不高。(圖片提供/台灣千里步道協會)

鳴鳳古道群四通八達,涵蓋多條路線,好比南隘勇、北隘勇古道、楔隘古道、延平古道、綠色古道等。「鳴鳳古道的周邊有許多的登山健走路線可以選擇,非常適合一日輕旅。」Elmo想起多年前行走楔隘古道時,看見一面鐵牌上面寫著「上崎觸鼻孔,下崎觸髻鬃」,他用客語唸出來覺得非常有趣,而且至今記憶深刻。這句話的意思是,上坡的人鼻子會碰到岩石,下坡的人髮髻會碰到岩壁。這句流傳已久的客語,描述著古道的地形險峻陡峭。

古道的自然景觀和動植物生態非常豐富,情人谷、裝話亭、忘憂谷、怡然灣、春風嶺、鳳來儀,都是途中的風景點。情人谷是鳴鳳古道和延平古道的岔路口,相傳是昔日賽夏族放置獵首頭顱之地;鳳來儀是鳴鳳古道的制高點。古道沿途林木高聳參天,台灣肖楠、楓香、千年桐等,樹種相當多樣。行經至春風嶺、怡然灣路段,可以見到楠木、茄苳和蕨類等樹種與植物。每年6月至8月,是蝴蝶出沒最密集的時候,在鳴鳳古道沿途的溪流邊,不時可以見到翩翩飛舞的彩蝶;清澈的溪流裡,還有許多小魚優游,悠閒地在古道中漫步,格外地愜意。

出關古道林相豐富 長短路線自由規劃

位於苗栗的出關古道,由北至南全長約20公里,早期是通往大湖、三義、銅鑼和公館等地的重要道路。全長約6.8公里的十份崠段與聖關段,是目前比較熱門的登山健走路線,以薑麻園為起點,依照個人的時間和體力,可以自行規劃短、中、長的健走路線。無論是北段的十份崠段或南段的聖關段,都有多個折返點。出關古道位處稜線上,稜線以西為國有林地,因此林相十分豐富。行走在出關古道上,沿途可見竹林、千年桐、杉木等樹種,植物種類亦相當多樣。

十份崠茶亭昔日是提供往來挑夫和商賈暫時歇腳或遮風避雨之處。(圖片提供/客庄小旅行)

十份崠茶亭昔日是提供往來挑夫和商賈暫時歇腳或遮風避雨之處。(圖片提供/客庄小旅行)

「薑麻」,是客家話生薑的意思。坐落在大湖與三義交界處的薑麻園,是典型的客家農村,當地的地形、土壤和氣候,非常適合種植生薑,栽種生薑的歷史可追朔至清治時期。薑麻園生產的生薑品質好,當地可以購買黑糖老薑、老薑脆片、薑紅茶等特產。位於薑麻園的「鍾鼎山林」,採用在地的老薑麻以50度熱蒸氣的蒸足浴,幫助雙腳血液循環,登山健行過後安排老薑蒸足浴,更是一大享受。愛好運動和登山的Elmo 認為,運動後需要適度放鬆肌肉,他非常推薦登山後去體驗老薑蒸足浴,為行程畫下一個完美句點。

鍾鼎山林採用在地的老薑麻透過50度熱蒸氣的蒸足浴,登山健行過後安排老薑蒸足浴,更是一大享受。

鍾鼎山林採用在地的老薑麻透過50度熱蒸氣的蒸足浴,登山健行過後安排老薑蒸足浴,更是一大享受。

從薑麻園往北可走十份崠段,通過薑麻園瞭望台之後一路續行,可抵達十份崠茶亭。興建於1923年的十份崠茶亭,距今已有百年歷史,是珍貴的縣定古蹟。十份崠茶亭昔日是提供往來挑夫和商賈暫時歇腳或遮風避雨之處,茶亭裡還有在地人貼心準備的解渴茶水,展現客庄濃濃人情味。隨著產業道路開闢,出關古道逐漸失去功能而荒廢,茶亭也漸漸地被人們遺忘。

遊客庄嘗美食 無菜單客家料理有新意

登山健走消耗不少體力之後,盡情享受一頓美食是一大樂事。台三線沿線客庄美食說不完,無論是道地的客家菜或是特色小吃,都非常值得品嘗。「我很喜歡吃粄條、鹹粄圓和粢粑。」小時候,每次跟著爸媽返回湖口老家時,一定會在親戚家吃到這些傳統的客家美食。他笑說,客家美食的魅力,應該也是當時願意跟著爸媽返鄉祭祖的原因。

Elmo說,或許是從小就吃薑絲炒大腸,所以客家人的味蕾特別偏愛酸。包含他自己以及身邊的客家朋友,都是「酸酸」的愛好者。「金桔醬是百搭醬料,無論甚麼食物只要沾上金桔醬,就是人間美味。」客家特有的金桔醬,更是Elmo的最愛。

喜愛客家美食的Elmo,熱情分享曾經在台三線客庄嘗過的美食。「它的水餃好吃、滷味也好吃。」位於苗栗公館的「上上小吃店」,是一間開業超過30 年的老店,每到用餐時刻總是座無虛席。店內販售韭菜水餃、牛肉湯餃和牛肉麵、大滷麵、陽春麵等主食,以及各式小菜。皮薄餡多的水餃,是店裡人氣商品,滷得相當入味的滷味,更是水餃和麵類的絕配。

鄰近薑麻園登山口,有一間無菜單客家料理餐廳「招和食山」。

招和食山老闆熱情與Elmo分享每道菜色與回鄉經營餐廳的歷程。

招和食山老闆熱情與Elmo分享每道菜色與回鄉經營餐廳的歷程。

「客家小炒以豆皮取代豆干,口感變得更滑嫩。脆皮雞是店內招牌,一定要品嘗。」餐桌上的每道佳餚保有傳統客家料理的滋味,經過改良的作法呈現令人驚喜的口感,Elmo 看見客家菜的新改變,覺得非常棒。

Elmo大力推荐招和食山的招牌脆皮雞, 不同於傳統土雞的作法,口感、風味十分驚喜。

Elmo大力推荐招和食山的招牌脆皮雞, 不同於傳統土雞的作法,口感、風味十分驚喜。

「樟之細路的路線眾多,有些路況輕鬆易走,就算帶著小朋友前往也很適合。」Elmo認為,樟之細路是一條可以輕鬆接近大自然、散心的健行路線。初次造訪出關古道,卻遇上天候不佳。不過在Elmo的眼中,山林裡雲霧繚繞,是有別於晴朗天氣的另一種風貌,絲毫不影響出遊心情,這正是登山有趣和吸引人的地方。

戴谷年 Elmo
模范棒棒堂成員
《拜請拜請- 伯公在哪裡》主持人
舞蹈表演研究人員
高山嚮導、攀岩教練、導遊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