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Columnist
-
工寮傳統意義與文化角色
December 18, 2024
走在原住民族部落之間或山林裡,可以看到幾乎每一座家屋旁、農地旁或山林之中,都會有個工寮,有的是設有門窗的封閉式空間,更多是半開放式的簡易建築,多以當地容易取得的材料為建材,像是木、竹、石、草這類山林間常有的大自然資源,工寮內放置住民日常使用的農具、獵具,也會設置些工作所需的設備。各式工寮類型 因應...
-
懷劭.法努司Faidaw Fagod:堅定目標,不要半途而廢
December 17, 2024
來自臺東阿美族的懷劭.法努司,現任「原舞者」榮譽藝術總監。三十多年前,他與一群原住民族青年創立原舞者舞團,並且擔任團長和藝術總監,長期投入原住民樂舞與文化藝術的傳承。懷劭.法努司的家鄉是臺東縣東河鄉的隆昌部落,因為家中務農的關係,小小年紀的他便時常和大人一起在田裡工作,學習如何種植作物以及照顧農田。...
-
帶來泰雅族gaga的仙女
December 17, 2024
久遠以前,有位泰雅族部落傳統領袖一大清早前往河邊網魚,走著走著,竟然在路上看到一個小女嬰躺在地上哇哇大哭,四下無人,顯然不知誰家遺棄了孩子,於是他抱起女嬰帶回家中收養,並給她取名Rimuy。Rimuy一日一日長大,愈發聰明可愛,三歲已經能言善道,五、六歲講出的道理就很能說服人,再長大一點,她開始教導...
-
從部落村運到世界運動殿堂
December 17, 2024
對原住民而言,地方自主性的「村運」是部落的大事,無論是男女老少,還是在外地求學、工作的族人,大家都會在這天排除萬難、回到部落參加全村總動員的趣味競賽。在一比高下後,幸運兒能獲得沙拉油等民生物資獎品,族人也在跑跑跳跳的歡笑聲中留下美好記憶、凝聚族群情感。許多村運亦嘗試結合向祖先祈福、表演傳統歌舞等文化...
-
開箱雲品「雲水行政酒廊」:不同時段專屬菜單,佐270度日月潭湖光山色
December 15, 2024
許多高級飯店都設有行政酒廊,位於日月潭的雲品溫泉酒店卻以一場無與倫比的盛宴打破常規。去年夏天亮相的「雲水行政酒廊」,以義大利托斯卡尼溫室花園為靈感,全台唯一的單點位上服務,提供高端客群私密且尊榮的用餐體驗。每日5種餐型、多達30道精緻的義式料理不僅美味也見品味,「週日香檳早午餐」還提供生蠔及魚子醬,...
-
富比士旅遊指南飯店SPA雙五星!沖繩頂級旅宿天花板「海麗客蘭尼度假村」
November 15, 2024
專程飛了一趟沖繩,或者說是天堂,因為前往開箱的飯店「沖繩海麗客蘭尼度假村」(Halekulani Okinawa),英文名字Halekulani在坡里尼西亞語裡正是「天堂般的居所」之意。沖繩海麗客蘭尼度假村,是夏威夷很具代表性的百年度假飯店品牌首度拓點海外,不僅系出名門、自己也非常爭氣,今年還被譽為...
-
自然想想工作室
November 13, 2024
文/蔡舒湉 攝影/游家桓站在田間超過百年的伯公廟前,自然想想工作室創辦人羅文君伸長手臂介紹環境。不遠的前方盡是竹北新崛起的華美高樓,令人難以想像怎麼能在新竹高鐵站旁取得一塊農田,一個人單槍匹馬地經營起自然農法?戴著斗笠的莊稼女漢子笑得比秋日還暖,說:「因為我是客家山村裡面長大的小孩。」從零啟動自然農...
-
新社:菇香.果香.花香 人文綠意山城慢活
November 13, 2024
撰文/楊育禎 攝影/陳正國 插畫/徐筠婷群山環繞、氣候宜人的新社山城,因獨特的河階地形及純淨的水源,孕育出豐饒的物產,是聞名全台的香菇故鄉,也是花卉與水果之鄉。造訪新社,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讓旅程之中美景處處,豐富多變的美食小吃滿足味蕾,而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也為旅客帶來許多的感動。香菇故鄉大啖養...
-
三義 卓蘭:秋日豐收之旅 採果逍遙遊
November 13, 2024
撰文/張煥鵬 攝影/王文廷 插畫/徐筠婷苗栗無論是自然景觀、人文史蹟,抑或是客家文化和在地美食,玩法豐富且多樣。當地有許多觀光農園,每個鄉鎮各有代表性的農特產品,例如被譽為水果之鄉的卓蘭,種植的水果相當多樣,其中的水梨、葡萄、楊桃和柑橘,是最具代表性的四種水果。微涼的秋天,來到三義和卓蘭旅行,一定不...
-
楊梅 龍潭:採集浪漫回憶 來場秋收之旅
November 13, 2024
撰文/Seeing Wu 攝影/吳金石 插畫/徐筠婷與植物共享名字的地名就像是染上顏色與香氣般的存在!楊梅因清代移民至此的漢人看到滿山遍野的楊梅樹而得名,其西南方與台三線經過的龍潭區台地地形相接,是以老樹、老屋與水圳陂塘等自然景觀而聞名的客庄。龍潭則與轄區內擁有超過百年歷史的龍潭大池有關,曾經這裡傳...
-
慢旅時光 楊小黎愛上美麗客庄
November 12, 2024
撰文/張煥鵬 攝影/陳正國 插畫/徐筠婷四歲就出道的楊小黎,曾是台灣家喻戶曉的童星,如今成功轉型為全方位藝人,在主持、戲劇、配音等多個領域都有傑出表現,2018 年更憑藉著客家劇場《台北歌手》榮獲第53屆金鐘獎「戲劇節目女配角獎」。「小時候,對於自己的客家身分其實完全沒有感覺。」楊小黎的母親是屏東內...
-
海洋子民噶瑪蘭族的菜園
October 17, 2024
他們之所以具備此本領,是因為噶瑪蘭的大人們很樂於從小帶著孩子到海邊潛水撈捕,並傳授漁獵的技巧,所以各個如浪裡白條,在海裡翻湧潛水刺魚、網撈,樣樣難不倒噶瑪蘭族青少年,並培養出許多自由潛水高手,閉氣下海如蛟龍。也因如此,噶瑪蘭族人的餐桌也經常端出都市人嚮往的海味珍饈。下海潛水撈捕一個人就可行動,搭船出...
-
泰雅族獨特美味 臭骨
October 17, 2024
提到泰雅族經典傳統美食,最著名的莫過於利用鹽巴與小米混和發酵後,製成帶有鹹酸味的泰雅醃肉(tmmyan)。泰雅族醃肉文化與傳統狩獵文化習習相關,過去到深山打獵徒步來回要花上好幾天,為了延長肉質保存天數,獵人在深山捕獲獵物時會先將鹽巴抹在肉上進行簡易處理,避免下山因長途跋涉導致變質,而帶回來的山肉,除...
-
傳統部落男人專屬的編織工藝 弓織
October 17, 2024
男獵女織,是過去傳統臺灣原住民族的分工,男人必須製作大部分的生產工具,包括女人的織布機、農具、及獵具等,其中織布機所需的腰帶、上山打獵裝獵物的網袋及農用籐籃,都需要編織出堅韌且負重能力強的背帶。泰雅族、太魯閣族、賽德克族的男人,特別擅長利用弓織,編出又紮實、又能承載重量與力量的織帶、背帶,正因如此,...
-
Kivi Pasurivai吳美婷 跨越分水嶺的靈魂美聲
October 17, 2024
來自屏東八瑤部落的排灣族音樂人Kivi Pasurivai吳美婷,擁有深刻詮釋傳統的唱功,憑藉首張創作專輯《分水嶺 Padiyudr》入圍2023年第34屆金曲獎的最佳原住民語歌手、最佳原住民語專輯、年度專輯等大獎。2018年,Kivi和同為2.0樂團成員的杜花兒發布自彈自唱〈我想回家〉影片,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