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Perspective

香港「廚魔名人坊」結合「廚魔」梁經倫和「名人坊」的鄭錦富師傅(富哥)之名。一道豉椒炒肚尖匯集古智、技藝與火候。(圖片來源:洪愛珠提供)
香港「廚魔名人坊」結合「廚魔」梁經倫和「名人坊」的鄭錦富師傅(富哥)之名。一道豉椒炒肚尖匯集古智、技藝與火候。(圖片來源:洪愛珠提供)

洪愛珠專欄〉香港「廚魔名人坊」豉椒炒肚尖,匯集古智、技藝與火候

2025/04/20

LINE分享 FB分享

欲寫一盤豉椒炒肚尖,得從高峰秀子談起。

高峰秀子是日本二戰後影壇的頂級女演員,成瀨巳喜男電影裡的永恆星辰,同時是筆鋒直爽的隨筆作家。讀過高峰女士一篇文章,說平生難得羨慕人,唯羨慕富人有家廚,欽羨對象即臺裔日本作家、實業家邱永漢。說日本富人固然也講究飲饌,但罕見雇聘家廚。邱永漢的夫人出身香港名門,本身廚藝了得,日本文化界稱之為「邱飯店」,然而酬酢繁密,邱家仍得另聘家廚。

港粵名流則一向有家廚文化,家廚獨立開業,發光發熱的例子亦多,如美食家江太史的家廚李才避走香江,太史菜因此流傳民間;徐福全原是何東家廚,後經營傳奇富豪飯堂「福臨門」。

上個月到香港參加婚宴,抵港先去灣仔「字字研究所」,由資深飲食記者呂嘉俊開辦的飲食主題書店暨出版社。嘉俊的文字深情,本人卻很溫靜,初見面,談話全無隔閡。

時值飯點,請他推薦飯館。嘉俊親自帶路,我們穿越鵝頸橋下的眾多「打小人」(編按:港粵民間流行的巫儀)攤檔,步行到時代廣場「廚魔名人坊」晚餐。餐廳名結合「廚魔」梁經倫和「名人坊」的鄭錦富師傅(富哥)。富哥早年曾替巨商林百欣掌廚達20年,後開設名人坊,於米其林連年摘星。

香港「廚魔名人坊」的菜單,以富哥的粵菜為主。當晚富哥恰好親自坐鎮,出品爐火純青,在此一記。杏汁白肺湯杏味濃,啖啖入味;老菜「桂花瑤柱」,炒成金黃細粒的雞蛋貌似桂花,和瑤柱等併炒至爽身噴香。乳鴿和脆皮雞皮脆多汁不論。浸菜心的上湯,都吊得至清而鮮;富哥獨門的「燕窩釀鳳翼」,上湯煨過的官燕,釀在去骨雞翅裡,風乾再炸,薄脆鮮潤同步發生,三兩口吃盡,簡直味蕾上的煙花。

然而若只選一道,仍是「豉椒炒肚尖」。取豬肚中最脆的肚尖,片走腥韌內壁,橫刀拉出薄片,口感嫩脆如象拔蚌,典型粗料精造,步步見刀章。肚尖本身味淡,與豆豉、彩椒、鹹菜等碼料同炒疊出鹹鮮,看似濃味,卻有幽香,原來是陳皮,切成髮絲細。

一盤菜匯集古智、技藝與火候。我邊吃邊嘆,豪門富賈遠在天邊,唯感激他們的廚神,願意步入人間。

〈豉椒炒肚尖〉

豬肚僅約莫六分之一是肚尖,除去筋膜後質地嫩脆。鄭錦富版本,肚尖切薄寬片而非普遍的細粒,口感絕佳。肚尖味淡,此以豆豉、酸菜仁、彩椒片與陳皮絲同炒,噴香合味。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