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超薄」腕錶極限!與一元錢幣厚度相同,還結合NFT
2022/06/23
- 文字 / 曾士昕
時序邁入第二季,今年迄今藉由數個中大型錶展與獨立品牌的陸續發布,充分展現出鐘錶產業已正式回歸正軌的態勢。眾多新錶激發起的浪潮趨勢中,一款再創驚世紀錄的亮眼傑作,與另一款自經典中蛻變新生的神秘美錶,最是令我期待。它們就是寶格麗(Bulgari)的Octo Finissimo Ultra 錶款,和卡地亞(Cartier)的Masse Mystérieuse腕錶。
專注做好一件事,連續八年都創作出讓人讚歎不已的成果,寶格麗在追求極致「超薄」的這條道路上,很是令人敬佩。以陀飛輪、三問、萬年曆等複雜功能腕錶創造紀錄後,今年重新回到最為基礎的機械腕錶來尋求突破。一・八毫米的錶頭厚度(約與新台幣一元錢幣一・八五毫米厚度相同)、四十毫米的錶徑,在有限空間中拆解成小時盤與分鐘盤,甚至錶鍊、折疊式錶扣都要重新設計,同時還考量到必要的強固性,難怪須為此研發出八項專利技術。
寶格麗的Octo Finissimo Ultra腕錶持續挑戰超薄極限。
發條盒不僅在棘輪上鐫刻QR Code來融合新潮的NFT功能之外,還能夠提供五十小時的動能輸出。不知是否呼應著Octo Finissimo的八角外型,八年超薄版圖的最後一塊,回歸機械腕錶的原點,但仍然誠心期待著,這不會是寶格麗挑戰腕錶極限的最終篇。
此外,第一時間見到卡地亞的 Masse Mystérieuse 腕錶時,不禁聯想到同樣融入神秘鐘概念,運用透明藍寶石圓盤來承載行星陀飛輪結構,屬於Rotonde de Cartier系列的Astromystérieux腕錶。懸空飛舞的齒輪系,讓人難以抗拒那望眼欲穿的精密機械美學。
初見這只Masse Mystérieuse腕錶,將機芯部件濃縮於半圓形擺陀空間內,對該品牌來說似乎並非最關鍵的挑戰點。陀飛輪裝置是以三百六十度旋轉來抵消地心引力的影響,而這只腕錶卻是在機芯(亦是擺陀)緊抓地心引力的同時,顧及擒縱系統的穩定性。為此,擺陀以不規律速度雙向旋轉。
越思索上述二款腕錶的專利技術原理,就越期待鑑賞實錶的心願早日成真。賞玩鐘錶之珍趣,莫此為甚。
小辭典_神秘鐘(The Mystery Clock)
史上第一座神秘鐘是由卡地亞(Cartier)品牌創辦人路易・卡地亞(Louis Cartier)與製錶大師莫里斯・庫埃(Maurice Coüet),於1912年合作打造的「Model A」神秘鐘,是運用兩片鑿刻齒輪邊框的水晶圓盤,由鐘體外緣機械結構帶動運轉,指針彷彿飄浮空中的座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