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Columnist
-
自由探索世界的青春閱讀
March 15, 2021
「撿到傳單、交給老師,就會有獎金。所以大家都奮不顧身去搶!」瓦歷斯笑談自己還是戒嚴時代的小學生活,從對岸飄來的淡黃色氣球裡,有著共產主義的文宣傳單,在沒什麼課外書的年代,禁忌的傳單成了他的另類閱讀。午休時間,到田裡抓蚱蜢給老師養鬥雞、看鬥雞比賽,就像閱讀自然生態書;課間學校播放古典音樂,像是天天熟讀...
-
祈求力量的利器
March 11, 2021
原住民族部落的傳統武器,主要有刀、標槍、弓箭等,對於火槍的使用,則是透過部落之外的人們才慢慢接觸。原住民族使用武器的歷史其實很早,其中獵槍的使用,大概可以回溯到16、17世紀。當時,部落跟漢人、西方人常進行物品交換,而火槍是交換物品中最熱門的品項之一。因為對族人來說,火槍不僅用來狩獵,更能抵抗外來敵...
-
女人打開世界一片天
March 08, 2021
地底世界在漁人部落(Iratay)裡,有個家庭裡有兩個女兒,聰明伶俐的妹妹較受疼愛,姊姊則是因為吃了乾草葉(Cinapay)違反了習俗,惹得父母生氣,自此在家就受到不公平的對待。她要負責許多家務,撿芋頭、撿田螺、清掃家裡打掃環境等,父母甚至不太給她東西吃,生活溫飽都成問題。有一天,姊姊在家煮好了芋頭...
-
從餐桌到土地 體驗寶山農產之美
March 08, 2021
文字/林怡慧 攝影/陳培峯 圖片/黃瑞珠、布丁棉花糖、Winnie新竹縣寶山鄉果然恰如其名像座寶山,處處有驚喜。走在鄉間林道,有滿山鮮果可以體驗摘採,環山步道有小農市集可以逛逛,也能帶著小孩安排一場生態導覽,實踐食農教育,也感受在地人熱愛這片土地的熱情。寶山水庫市集寶山的2座水庫,是新竹地區主要供...
-
臺灣最速男 田徑場上的常勝軍
March 04, 2021
來自花蓮的楊俊瀚,是一位阿美族青年,現在就讀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年紀輕輕的他,已經在運動場上身經百戰,而且是多項全國紀錄的保持者。田徑場上的亮眼新星「小時候,我嘗試過很多不同的運動項目,像是棒球、籃球、競走等等,在姊姊的影響之下,最後愛上田徑。」楊俊瀚說,練田徑的姊姊,是她的偶像。家裡的牆壁都掛滿了姊...
-
野外求生必備的技能與考驗
February 25, 2021
傳統部落裡的族人想要生火並不方便,得花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取得火種。至於取火的方式,大多是就地取材,包括最普遍的鑽木取火、燧石取火、鋸竹取火等,不管是木頭、石塊或乾燥竹材,都是透過連續快速摩擦,以產生熱能來生火。也就是因為取火不易,所以許多家屋都會有個火堆,常年不滅。一切從火開始對原始部落而言,「火」...
-
射日英雄成為頭目
February 19, 2021
有一天,一位失去雙親的少女在河邊洗衣服,一塊破爛的木片不斷朝她漂來,女孩三番兩次撿起木片丟到遠方,木片卻又一再漂來。後來她將木片撿起,夾在鼠蹊部,繼續洗衣。直到衣服洗好後,女孩想把木片丟掉時,才發現木片已經不見了。過了幾個月,女孩發現自己懷孕了,村裡的人笑她說:「還沒有老公怎麼會懷孕?」女孩覺得羞愧...
-
小矮人與貝神
February 19, 2021
拉阿魯哇族以前是住在臺南平原,那裡大地豐饒,族人過著富足的生活。有一天,一場突如其來的大洪水,讓族人紛紛逃到了玉山。退潮後,有家三兄弟分別沿著不同的溪流下山,一個沿著濁水溪的上游下山,來到了阿里山,成為今天的鄒族;一個順著楠梓仙溪來到了高雄納瑪夏,成了今天的卡那卡那富族;另一個則順著荖濃溪而下,就是...
-
漫步老街區 探訪巷弄老店故事
February 08, 2021
撰文/張煥鵬 攝影/陳正國大學時期開始在新竹生活的傅崇豪,每到假日就會四處走走逛逛。兩年多前,他在臉書經營「新竹故事館」粉絲專頁,分享在地故事。「新埔是典型的客家庄,在這裡可以聽見客家話、看見許多具有代表性的客家文化,還有經營好幾代的傳統店家,這些都是新埔的旅遊魅力。」對於傅崇豪而言,漫步老街區探訪...
-
四季風情散策 經典絕景深度漫遊
January 25, 2021
撰文/張侑文 攝影/賴建宏、施純泰、陳培峯春日花遊 超完美追櫻賞桐路線春神降臨,百花爭艷,各樣的花朵交織成繽紛花海。春遊竹縣,賞花是不可錯過的行程。內灣鐵道支線兩旁廣植櫻花樹,跟著火車追櫻;櫻花季結束後,黃澄澄的風鈴木,以及春雪般的油桐花緊接著登場。每年春天,內灣支線橫山段旁的櫻花陸續綻放,從橫山車...
-
2021 設計風向球 向優雅復古致敬
January 11, 2021
因為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使得本應在2020年舉辦的東京奧運延至2021年舉辦,但即便如此,由日本設計師廣村正彰(Masaaki Hiromura)設計,展示2020年東京夏季奧運和殘奧會55個競技項目的73個帶有復古風格的圖標,正以東京奧運代表色阿波羅藍,呈現在海報、門票、地圖、比賽場...
-
布萊克薛薛:勇敢作夢、認真實踐
December 29, 2020
在都市出生、長大的布萊克薛薛,每到寒暑假的時候,就會跟著爸媽回到屏東牡丹鄉的部落。「旭海村是一個背山面海的部落,族人的臺語都非常溜。」布萊克薛薛的父親是排灣族、母親是阿美族,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的家非常近。身為都市原住民族,布萊克薛薛很少有機會說族語,每次回到部落的時候,他就會從長輩身上學會很多和...
-
要感恩,也要趕小鳥
December 28, 2020
過去農獵時期,賽德克族人以「燒山田墾」的游耕方式在山上耕作,種植小米(masu)、地瓜、芋頭等作物,小米1年僅能於春天播種1期,過完冬天就得墾地,大概在2、3 月播種,但在年底前,族中耆老就會舉行感恩收穫祭,來感謝高山、大地、祖靈帶來的豐收。這是一個簡單的祭典,每年歲末年終,族中耆老便會召集族人,選...
-
泰雅族的狩獵智慧
December 23, 2020
在部落文化興盛的年代,狩獵,是一個男人從個人學習到與部落群體關係進行密切合作的訓練過程。除了取得食物,同時也在訓練一個男人負起守衛部落的責任與技能。所以大部分的泰雅族男孩在6、7歲時,就會跟著長輩到山上學習打獵、觀察動物行走的路徑、足跡、排泄物、學習父祖輩們是如何放置陷阱。而打獵獲得的肉品,不管在祭...
-
城市裡的水療森林
December 17, 2020
這近一年時間,我幾乎把香港想要去的住所度假(Staycation)都去遍了,光是近期最受歡迎的香港瑰麗酒店(Rosewood Hotels & Resorts)就去了四次。住旅店的癮頭只能在香港發洩了。剛剛開幕的旅店固然新鮮燙手,熟悉的老住處其實也值得反覆回味,有一些地方即便十年不變,每次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