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求生必備的技能與考驗
鄒族與拉阿魯哇族的鑽木取火
2021/02/25
- 文字 / 撰文、攝影/林瑞珠 受訪者/游仁貴、汪俊松
在鄒族的傳統中,經常可見取火與分火種的儀式,甚至狩獵、出草遠征,都要以火來卜吉凶,至於征帥的選取也要透過鑽木取火的考驗。其實這樣的儀式不是鄒族獨有,取火對於原住民族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生活技能。
傳統部落裡的族人想要生火並不方便,得花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取得火種。至於取火的方式,大多是就地取材,包括最普遍的鑽木取火、燧石取火、鋸竹取火等,不管是木頭、石塊或乾燥竹材,都是透過連續快速摩擦,以產生熱能來生火。也就是因為取火不易,所以許多家屋都會有個火堆,常年不滅。
一切從火開始
對原始部落而言,「火」也是神聖的象徵,許多傳統祭儀的開始,都有取火與分火種的儀式,在泛鄒族的重要祭儀中亦然,例如鄒族的戰祭、拉阿魯哇族的聖貝祭、卡那卡那富族的米貢祭典中,都有取火、分火的過程,甚至狩獵、出草遠征,都要以火來卜吉凶,至於征帥的選取也要通過鑽木取火的考驗。
鄒族會遵循「火」給予的指示,來進行各種活動。
在日據時代的臺灣總督府臨時舊慣調查會所著的《蕃族報告書.第三冊》中,就清楚載明:「欲發動戰爭之前,主帥特別留意自己的夢境,若連續三晚得吉夢,翌日到集會所敵首籠前製作popsusa(指鑽木取火的燧器,即木錐與長木板)⋯⋯,摩擦popsusa生火,露宿一晚。」然後視該晚的夢境吉凶來決定出征與否,可見鄒族人對火的重視。
「火」是一種神聖的象徵,因此許多原住民族的傳統祭儀都是從「火」開始。
摩擦生熱的原理
究竟鑽木如何可以取火呢?鄒族達邦社的頭目汪俊松表示,其實是因摩擦生熱,原始部落的人們在很久以前,就從大自然及物體碰撞產生熱能的經驗中,體悟到這個原理,鄒族人也因此學會了鑽木取火。只要將兩塊木頭急速摩擦超過攝氏100度以上的高溫,就會生煙。如果溫度繼續升高就能產生火花,旁邊有易燃物時,就更容易起火燃燒了。正因如此,鑽木取火需要準備的材料為可以摩擦產生熱能的木頭,以及細碎的易燃物。
取火工具隨手可得
鑽木取火要準備什麼東西呢?高中部落的長老游仁貴表示,首先要找一支堅硬挺直的樹枝當木椎,然後找一塊厚一點的木板或木塊當底座,一則保溫效果比較好,二來鑽木時,因為底座重,比較穩固,就不易移動。接著要找火絨,也就是助燃物,火絨必須是如細絲般的易燃物,例如茅草花、香蕉絲,也可以用乾燥的竹筒刨絲,然後搓細即可。一些乾燥的細草也可以拿來當助燃物。這些木料及火絨都必須非常乾燥,否則很難生火。
材料準備好後,要先在底座的木板中挖一個小坑,最佳的深度為2∼3公分,這不僅僅是固定鑽木的位置,也具有保溫效果,還可以把火絨固定在洞口,這些都是有科學根據的喔!
把堅硬的樹枝去除外皮,尖部刨圓後,就是理想的木椎了。接著,把火絨擺在底座的小坑旁,如果火絨細長如絲,可以打個圈,將木椎穿過火絨圈,然後頂住底座的小坑,就可以開始以兩手搓木椎來摩擦生熱,產生火苗。摩擦的時間愈久,溫度就升得愈高,如果摩擦間斷了,高溫也只能維持10∼15秒,之後溫度就會開始降低。所以鑽木取火的重點,就在於如何持續不斷的旋轉摩擦。
從取火中學習團體合作
游仁貴長老表示,雖然原理很簡單,但要達到生火的目的可沒那麼容易,通常需要摩擦一段時間,所以只靠一個人通常很難完成,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多人通力合作,輪流搓木椎來鑽木取火。
搓木椎的技巧,在於必須一邊向下壓一邊旋轉,才能產生較大的摩擦力好產生火苗,也就是施力愈重,溫度上升就愈高。再者,轉動木椎的速度也必須夠快,所產生的摩擦力才足以升高到生火的熱度,所以才會把密度較低且表面粗糙,不利於用手轉動的外皮削去,只留下硬度較高的樹心。
基於以上種種原因,鑽木取火一定通常會找有力氣的勇士,或幾個人一起輪流鑽木,例如在拉阿魯哇族美蘭部落舉行聖貝祭時,就是由一群勇士圍成一圈輪流鑽木,以求快速生火。取火儀式不僅是傳統部落用來讓族人學習團體合作的方式,也是野外求生的重要技能。
鑽木取火也是一種團隊合作精神的展現,因此會找幾位勇士輪流鑽木,好讓火苗迅速竄出。
慎選木材好鑽火
不是每一種木頭都適合鑽木取火,必須採用硬度較高的木頭,也就是要找夠硬的木料來硬碰硬,才能用來取火,例如肖楠,就是一種很硬的木頭,而且肖楠本身具有油脂,可以助燃,升起火來的燃燒效果也很好,但肖楠現在取得不易,因此也可以使用滿山遍野的相思樹或山麻黃,但是起火的過程就會比較辛苦了。
選擇木料的部位也很重要,硬度、密度較高的樹心就比靠近樹皮的木料適合,相思樹的樹心就是整棵樹最適合的部分,升溫效果也比較好。
鑽木取火發展至今,已研發出許多幫助轉壓的工具,如輔助轉動的壓力箭或轉輪,即使是一個人也可以輕鬆完成取火,不過也就少了份團隊合作的趣味與意義。因此,目前在鄒族及拉阿魯哇族的傳統祭儀中,還能看到集眾人智慧及力量的團體取火和分火儀式。
※原文出自《臺灣原YOUNG雙月刊》No.6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