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Columnist

  • 最難懂的雪莉酒

    September 22, 2015

    有一部關於雪莉酒的紀錄片《El Misterio de Palo Cortado》在各國上映,為此塵封多時的老派葡萄酒業引來一些新的矚目。主題是雪莉酒中最難懂、帶著幾分神秘的Palo Cortado。解答葡萄酒的疑惑,有時,從最難解的開始入手,反而更容易碰觸到真相的核心,此看似冷僻的葡萄酒電影便是一...

  • 城市裡的叢林旅店

    September 22, 2015

    我對動物毛過敏,但到柏林,怎麼能不去住住動物園旁的旅店過過癮。去年是柏林圍牆倒塌二十五週年,著名德國設計旅館集團25 Hours也在柏林動物園旁開張一新分館25 Hours Hotel Bikini,話題性十足的它很快就變成媒體寵兒。在我的經驗中,有些公關吹噓得天花亂墜的旅館,實體經常令人大失所望,...

  • 美國到了

    September 22, 2015

    忘記是哪部電影的情節,十九世紀中,一艘老舊的輪船,滿載著由廣東出發的一群衣衫襤褸的唐人,經過近一個月的辛苦航程。終於抵達了舊金山灣。大家爬出船艙,擠在甲板上,抬著頭,張著嘴,望著像是龐然大物的金門大橋。一個長者對著隨行的年輕人說:「美國到了!」十九世紀時,歐洲殖民主義發展到最高潮。殖民者需要大量勞工...

  • 將北歐湖泊帶入香港的旅店

    September 22, 2015

    有時候新鮮的驚喜就藏在習以為常的日常之中,而不必遠遊追尋。北角天后一帶是我從小就熟悉的地域,現在仍是我爸媽居住活動的所在,那裡還保留有香港一些傳統庶民的味道與人情味,擁有充滿寶藏的老街市和較慢的步調,我的母親會在那裡穿梭找尋最道地的煲湯材料,那兒有種不同於其他都會聚落的獨特個性和生猛活力。但我從未想...

  • 創意老人公寓

    September 22, 2015

    老人公寓給人的印象總是顏色灰暗、死氣沉沉,像是一座等死的監獄,許多人一聽到老人公寓就皺起眉頭,很多老人家更對老人公寓充滿排斥感,避之唯恐不及!不過荷蘭建築設計團隊MVRDV所設計的老人公寓Wozoco,卻顛覆傳統對老人公寓的印象與成見,讓人眼睛一亮,也讓許多人對老人公寓有新的想像與期待。Wozoco...

  • 瑞士來的一封信

    September 22, 2015

    前幾天收到來自瑞士的一封信,看到上面印了一個大大的德文Polizei(警察局),還沒打開看,就知道此信非好信。小心翼翼打開一看,果然不妙,是一張我在瑞士開車超速的罰單。研究半天,原來是在高速公路限速一百公里的地區,開到了一百一十三公里。可容許的超速是六公里,我超過了七公里。罰款六十瑞士法郎(約新台幣...

  • 古法氣泡酒

    September 22, 2015

    源自西班牙東北部的加泰隆尼亞語,「Cava」原意為「地窖」,在一百五十年前被借作氣泡酒的代名詞,最後還成為西班牙的高級氣泡酒法定產區名,不只是當地節慶時的國飲,產量也是全球第二大。「高級」的原因,在於所有Cava都採用跟法國香檳一樣的瓶中二次發酵法釀造,每一瓶都是原瓶發酵,比起在鋼桶二次發酵或甚至直...

  • 拿鐵與歐蕾

    September 22, 2015

    去布達佩斯之前,兒子推薦一定要去找家好的咖啡廳喝杯咖啡。喝咖啡文化,可能是台灣學最快的一種飲食文化。我年輕時,好像只在約會的時候才會點一杯咖啡,表示自己是個有品味的男人。這些年拜星巴克之賜,大家都開始喝起咖啡啦!尤其是超商開始賣平價咖啡以後,那更是人手一杯。陶爸的味蕾沒發育好,所以喝什麼都差不多。其...

  • 風雨飄搖的滋味

    September 22, 2015

    Vougeot村內主產紅酒,酒風較隔鄰的酒村還要堅實堅硬一些,雖頗耐久,但較少精緻與豐厚格局。市面上開始出現不少二○一三年的布根地葡萄酒,是時候談談這災禍不斷的年份了。那一年有一半的時間待在法國拜訪酒莊,當年的天氣條件是二十多年寫作生涯所見最不利於葡萄生長的一年。極為寒冷潮濕,生長季延遲,開花不順,...

  • 走入歷史的未來傑作

    September 22, 2015

    由黑川紀章設計的東京中銀膠囊大樓(中銀カプセルタワービル),是現代建築史上第一座以一百四十塊建築模塊興建而成、住辦合一的建築,也是日本建築運動史上「代謝派」(Metabolism)的象徵。這個源於一九六○年代的思潮,認為未來城市也應能像生物體般做新陳代謝、有機演化。然而如此前衛而與眾不同的作品,以及...

  • 嘎瑪的女兒

    September 22, 2015

    當我們抵達本塘修道院時,聽說住持的助手嘎瑪還俗了。雖然我沒見過他,但聽同行的朋友說,「他負責打理住持的生活起居,是個很風趣的人。」聽說他還俗以後,在山下開了一間小店。好奇心的驅使,大家決定下山去看看他究竟在幹什麼?山下小鎮只有一條街,很容易就找到了他的店,是一家賣鍋碗瓢盆的小雜貨店。可能是沒什麼生意...

  • 香蕉人的旅程

    August 18, 2015

    日本北九州門司港畔,豎立了一尊「香蕉人」雕像,紀念香蕉運送日本過程的故事。原來早年台灣香蕉輸往日本,都會先停靠門司港,然後再經過關門海峽,進入瀨戶內海,送往神戶、大阪等關西地區。有些香蕉在船隻停靠門司港時,就已黃透成熟,只好就地拍賣販售,形成當地特有香蕉市集。如今,日本人特地在此豎立香蕉人雕像,其實...

  • 這是個什麼?

    August 18, 2015

    如果你喜歡熱鬧的話,在馬德里住在太陽門附近是個不錯的選擇。因為此地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都擠滿了人。其他地方禮拜天都不開店,此地可是什麼店都開。禮拜天比平時更熱鬧。因為馬德里的跳蚤市場就在市中心廣場上。廣場上看到一個像流浪漢的人,正拿著一大捲不知從哪個廁所裡弄來的衛生紙,把它撕成一段一段的。還一直往...

  • 荒漠邊的游泳池

    August 18, 2015

    幾乎每訂一家民宿,都會上Google Earth看一下。在亞利桑納的賽多納(Sedona)找到這家號稱view最好的一家民宿。看到它的位置了!有點不可思議。因為它位於小鎮的最北邊,橫線以南有住屋,橫線以北就都是荒漠。這怎麼可能。終於到了這家民宿,還真是跟電腦上看到的一樣。民宿圍牆外就是荒漠。我們問主...

  • 戰爭碎片博物館

    August 18, 2015

    解構主義的建築師們似乎都酷愛尖銳的碎片,因為一件物體被解構後,最後就只剩下滿地的碎片而已。建築師丹尼爾‧李伯斯金(Daniel Libeskind)的建築也是充滿著許多尖銳的碎片,不論是柏林猶太紀念館,亦或是丹佛的當代美術館建築,甚至當年他參與故宮南院競圖落選的設計提案,都呈現出頭角崢嶸般的尖銳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