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之初
2015/08/18
- 文字 / 李采洪
台南美食給外地人第一個口味上的「衝擊」,是很多食物如意麵、炒鱔魚、肉鬆,都是鹹中帶甜。其實不只台南,小時候我住過雲林、嘉義,每回吃北港朝天宮、嘉義新港奉天宮等廟口的肉羹,也都是甜的,大概很少北部人嘗過這味,但至今我回想起那肉羹,仍口齒生津!
台南、雲林、嘉義都在嘉南平原上,早期盛產製糖的甘蔗。也難怪當地人製作食品用起糖來特別大方,造就了食物的甜滋味。相反的,在客家人聚居處,鹹味才是主流。因為客家人大多避居山區,物產有限,他們用鹽保存食物,做出鹹豬肉、各式醬菜。而多雨的宜蘭,人們為保存食物,也嗜重鹹,用大把鹽醃出鴨賞、金棗汁。
特產往往是因當地特有的物產,加上氣候、環境等製成。像桃園大溪的水,做出的豆乾才能軟硬適中;雲林西螺的濕度、日照和水質,則剛好釀出醇醬油。
特產還可能因歷史或人文因素而產生:例如,黑糖糕原是日本沖繩特產,日據時代,一批沖繩人移居澎湖,帶來黑糖糕的製作技術,澎湖人加以改良後更好吃,因而成為代表澎湖的伴手禮。
因此,溯源各地特產口味是怎麼形成的,是件很有意思的事。不過得承認,這專題進行之初,我們方向有些偏差,到處找人推薦一般人不知道的特產,但訂回來試吃,卻都不好吃。於是趕緊轉向,以三十年以上的老店為對象,這回,幾乎所有產品都獲得同事的讚賞。時間,還是最公平的過濾器,經過歲月精煉的特產,不只味美,更有感情。
我們將這些美味分成甜、鹹、酸、辣、香。但事實上,多數特產不只單純一味,或鹹中帶酸、或酸中帶甜,更有甜、鹹、香、辣兼具,再配上鬆、酥、脆等口感。就像人生,不只一種滋味;味道層次越多,越讓人驚喜、越是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