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酒迷
三個葡萄酒怪ㄎㄚ的品酒實錄
2015/08/18
- 文字 / 陳匡民
一九八七年,台灣正式開放進口葡萄酒。
二十年後,結婚喜宴上,紅酒香檳逐漸取代了高粱、酸梅紹興;春節聚餐,葡萄酒在餐桌上漸漸占有一席之地;更有人在每年十一月,將原本只是用來慶祝豐收、芳齡不過數月的薄酒萊新酒上市(Beaujolais Nouveau,每年十一月第三個星期四,同步開放上市,在世界各地帶動飲用風潮),如中秋、端午等節令般期待、歡慶。
從牛飲到文化的紅色歷程
越來越多人知曉現代葡萄酒並不適合加冰塊飲用,更多人對「紅酒配紅肉」的搭配方式琅琅上口。台灣人知道的進口葡萄酒,也從法國,擴及到美國加州那帕(Napa Valley)、澳洲、智利、義大利。
就在一九九七亞洲金融風暴吹垮一窩蜂不明就裡的葡萄酒進口商、因為「洋蔥浸紅酒」有益健康而開始喝葡萄酒者,慢慢從酒裡取出洋蔥後,我們走向了精緻葡萄酒飲用時代。
表面上看起來,新一代的台灣葡萄酒消費者,在開始探究薄酒萊新酒和非新酒之間不同、試圖找出勃根地一級、特級莊園間差異的同時,儼然走上一條通往品味的康莊大道。但在歷史長河裡,二十年,連須臾都不到。於是在豪奢餐會上,珍貴名釀仍有可能讓一些人在酒酣之際,堅持凡舉杯就該一飲淨盡。遇到好事者勸阻,還不免被直叱:「我又不是付不起!」
這似乎不是葡萄酒真正的價值。或許,正如二十世紀對葡萄酒釀造、教育影響甚鉅的法國葡萄酒大師艾米‧培諾(Émile Peynaud)所言:「酒有應得(The wine you drink is the wine you deserve)」。葡萄酒常被形容為具有「生命」的特性,讓我們終究只能得到個人應得的酒。
從入門到癡迷的飲者故事
葡萄酒可能因為保存狀況不同,而出現迥然不同的風味;同一瓶葡萄酒的美妙,可能因為飲用的時機、方式、甚至對象的不同,刻畫出深淺不一的感動。
不同葡萄酒的傾城傾國、閉月羞花,只有在願意傾聽的人面前,才有機會舒徐綻放、輕吐芬芳。品嘗曇花一現的美味,更需要經驗的累積和徹夜守候的耐性。另一方面,一如星座血型、服飾喜好、閱讀書籍反映出個人性格和興趣,對葡萄酒的選擇,也在不知不覺中映照出飲者性格、甚至對葡萄酒的期待。
這是以不同方式熱愛葡萄酒的飲者故事。在衛星通訊產業擔任高階主管的張治,將而立之年的一千多個日子,盡數耗在葡萄酒賣場,一瓶瓶品味、比價,以購買物超所值的酒,為最大的快樂;大學副教授黃偉能將學者鍥而不捨的研究精神,用在研究葡萄酒,二十餘年來興味不減,甚至更加投入;股市投資大戶史金生為了一九三七年Romanée-Conti(編按:法國勃根地酒區的酒中之王,該年尤其是被評為世紀之酒的頂尖年份)難以言喻的意境,尋尋覓覓、在所不惜。
這些或許說明一件事:葡萄酒的確是一種足以讓人為之瘋狂的藝術。它的美妙,或許就像一位畫家曾經這麼對史金生說:「這種意境,如果我說得出來、寫得出來,也就不用畫了。」
艾米‧培諾在《The Taste of Wine》一書曾提及「前人所言:『告訴我你喝什麼酒,我就知道你是什麼人』的論述至今仍然有效。」的確,不只是什麼人釀什麼酒、什麼人喝什麼酒,對愛酒人來說,因飲酒而意識到自我存在的「我飲故我在」,至今都像是牢不可破的真理。
小辭典_勃根地和波爾多
勃根地(Bourgogne)和波爾多(Bordeaux),是全球最重要的兩大法國葡萄酒產區。波爾多的酒款,以生產酒款的酒莊作為畫分等級的單位;勃根地則是以生產葡萄的葡萄園為單位,來進行酒款的等級劃分,由上而下,分別是特級葡萄園、一級葡萄園、村莊等級、地區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