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享樂

  • 林諾凡:把握機會不要放棄

    July 12, 2021

    小學四年級的時候,林諾凡的父母離異,於是他跟著阿公和阿嬤從桃園搬到花蓮富豐部落。「我的外表比較不像原住民,再加上小時候在城市長大,所以回到山上時不太能夠適應。」剛回到部落時,林諾凡和部落的小朋友顯得格格不入,也沒有人要和他玩,一直到了國中之後,才漸漸地和大家變得熟悉,結交許多朋友。跟阿公阿嬤學做菜 ...

  • 建築工法 代代相傳

    July 09, 2021

    說到石板屋,出生於屏東泰武鄉和平村的拉夫琅斯.卡拉雲漾說了一個神話故事,他說:「以前高燕部落在大武山下,每逢下雨地震,石板就會從山壁崩落、掉落滿地。一天,有位族人心想,為什麼不把這些石板堆成一個房子?於是他開始動工,堆出一個圓形的房子,這就是最早的石板屋原型,模樣就像後來蓋的糧倉。經過不斷演化、技術...

  • IHG旗下洲際酒店及渡假村品牌

    July 09, 2021

    2021年7月8日高雄IHG(洲際酒店集團)旗下的洲際酒店及渡假村(InterContinental Hotels & Resorts)喜迎75週年,宣佈品牌直營的高雄洲際酒店將於第四季盛大開幕,結合全台最高豪宅生活圈,以創新的智慧型奢華酒店為定位,規劃253間客房,內建全語音聲控系統等科技...

  • 布局的智慧 一個空間多元使用

    July 08, 2021

    屏東縣有許多石板屋部落,排灣族、魯凱族的石板屋建築型態幾乎相同,只有各家布置的差異。排灣族、魯凱族人雖經過多次遷村,仍完整保留舊部落的石板屋。新部落雖仍以石板為建材,但因受外來文化以及殖民政府政策的強力主導,要求融合現代建築形式及建材,因此出現新型態的石板屋。目前高屏各部落中所見的石板屋大多為此類。...

  • 石板屋—會呼吸的謙卑建築

    July 01, 2021

    身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重要合作夥伴、也是全球最早投入世界遺產與建築文化保護的「國際非營利組織世界建築文物保護基金會」(WMF),其宣布的2016年世界建築文物守護計畫全球50處名單中,「屏東好茶舊社石板屋聚落」列名入選,這是繼2004年澎湖望安花宅後,臺灣第二個入選的世界級文化資產。在...

  • 獻上美好的片刻 國際君王節

    June 23, 2021

    國際君王節(Merrie Monarch Festival)雖然是歌頌夏威夷原住民族的歌舞文化,但卻不是從任何一個傳統節日演變而來。最初會舉辦是因為從前夏威夷的製糖產業衰退,當時人心一片低迷。為了吸引觀光客前來夏威夷遊覽,也為了替當時的居民找到新方向,夏威夷的商業司在1963年舉辦了第一屆國際君王節...

  • 挪威原住民族文化節 音樂滿溢

    June 22, 2021

    挪威原住民族文化節(RIDDU Riđđu)源起於1991年新年之際,幾個年輕的薩米族(Sami)族人,在烤肉時所提出的疑問:「為什麼薩米族人要羞於承認自己?為何薩米族語沒辦法傳承?」在過去,挪威政府為了同化薩米族,展開了各種作為,像是將某些地方原本以薩米族語命名的路名,進行更名;此外,族人也被迫遷...

  • 我在內灣,看見愛情的模樣

    June 15, 2021

    以愛為名的合興車站地址:新竹縣橫山鄉中山街1段17號火車站始終是匯聚許多生活記憶的場域,可能是每日通勤、訪友、旅行或滿溢思念的離愁,而新竹合興車站則因一段愛情故事,開啟了日後此站將以愛為名的契機。最初認養並修復合興車站的曾春兆,1960年正值高三的他,月考當天竟睡過頭,除了擔心錯過火車會影響學業,更...

  • 鄒族矮人傳說

    June 04, 2021

    鄒族的傳統領域在陳有蘭溪、濁水溪以南,往東到玉山,往南以荖濃溪為界,在他們居住地南邊有兩種穴居的小矮人,一種是套布袋的人Mefucu,一種是跟小米一般高的Saiwucu,他們都是身手矯捷、不留神就瞬間不見人影的小矮人。小矮人擄走懷孕的鄒族婦女以前鄒族跟一種會吃人的小矮人住得很近,鄒族人稱之為Mefu...

  • 頭目與大魚的感恩傳說

    June 04, 2021

    夏季的清晨,天還沒亮,4點鐘的臺東太麻里鄉拉勞蘭青年會所就聚集了部落裡所有的青年、少年,他們早早起床著裝,排好隊伍,唱起排灣古調,並且點燃了小米梗,敲打著鐵器,青年會長拿著七里香葉子揮揮眾人的屁股,每個人輪流過火去除穢氣,接著小跑步繞行各戶,向族人報訊,告知小米收穫祭即將舉辦。一行人很快就來到頭目家...

  • 從聖山的高度看見自己

    June 04, 2021

    傳說,鄒族「手杖」(hipo)刻上「Z」型圖紋,在蛇的眼裡就成為可殺死牠們的長矛。鄒族人在野外活動時,拿著這手杖就可以將蛇類嚇跑,除了維護自身的安全,也可避免對蛇類造成無謂的傷害!以前,大部分的手杖會以pasx(箭竹)或hipo(芒草稈)製成。眼見天氣日益炎熱,老師們臨時決定教鄒族孩子用芒草桿製作蛇...

  • 原住民族的絕佳補品—樹豆

    June 03, 2021

    學名是Cajanuscajan(L.)Millsp.的樹豆,是熱帶及亞熱帶常見的作物。在臺灣,許多原住民族部落也有著關於樹豆的千古傳說,各族都為其取了不同的名字。例如,泰雅族:Syungutu、賽夏族:Senget、排灣族:puuku、卑南族:buaw、賽德克族:sunguc、噶瑪蘭族:daung、...

  • 智慧傳承的竹編好器

    June 03, 2021

    竹林分布在北緯46度至南緯47度之間的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尤以亞洲分布最密集。臺灣幾乎每個地方都看得到,尤其是海拔800公尺以下的區域,剛好這些區域是原住民族部落主要分布區域常被拿來當作竹屋建材,以及樂器、竹編器具等用途。不同竹材各有用途布農族的分布很廣,在南投縣仁愛、信義兩鄉,花蓮縣卓溪、萬榮...

  • 瑪蓋丹.石卡達法度唱出邵族之聲

    June 03, 2021

    瑪蓋丹.石卡達法度來自邵族部落,他的家族曾在日月潭經營樂舞文化園區,為觀光客表演邵族獨特的樂舞。在部落出生、長大的瑪蓋丹.石卡達法度,生活中總有音樂和舞蹈相伴。耳濡目染下,他對音樂自然產生興趣,跟著阿公和阿嬤學習邵族的古調歌謠。愛唱歌也愛創作的他,2017年發行首張族語音樂創作專輯《美好的,怎麼了?...

  • 婆羅洲雨林的守護者—達雅族

    June 03, 2021

    「Dayak」是河流的意思。從前沿著婆羅洲沿海與島上最長的河流卡普阿斯河(SungaiKapuas)沿岸,可以看見達雅族男人們勇武地狩獵捕漁,而女人們在農田裡辛勤耕作,當她們抹去額上的汗珠,大如手鐲的耳環便匡噹匡噹地晃動,漸漸地,這股沉甸甸的重量把耳垂拉到肩膀上。至今,長耳垂配戴大耳環,仍是達雅族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