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Columnist

建築工法 代代相傳

傳承家屋文化

2021/07/09

  • 文字 / 撰文、攝影|林瑞珠
LINE分享 FB分享

傳統石板屋建築工法的傳承,是一個族群的文化存續。排灣族的石板屋之所以能傳承至今,是因為部落中的男人,只要有一戶人家要蓋石板屋,就必須一同幫忙,自然傳承了石板屋搭蓋技術。

說到石板屋,出生於屏東泰武鄉和平村的拉夫琅斯.卡拉雲漾說了一個神話故事,他說:「以前高燕部落在大武山下,每逢下雨地震,石板就會從山壁崩落、掉落滿地。一天,有位族人心想,為什麼不把這些石板堆成一個房子?於是他開始動工,堆出一個圓形的房子,這就是最早的石板屋原型,模樣就像後來蓋的糧倉。經過不斷演化、技術增進,便成為現在石板屋的建築形式,也因時空不同,慢慢傳承下來。」

石板屋經過不同時空的演化,逐漸演化為如今的模樣。


半年蓋一個 石板家屋

蓋石板屋要從冬天開始,歷經半年時間,並在夏秋之間舉行年祭前完工。通常冬天的工作是趁著樹木含水量較少時上山砍伐,再運回部落靜置數月乾燥,接著採集石板、竹子、藤、茅草等材料,4月才開始蓋房子,大約需兩個月工期。蓋好之後不能馬上入住,必須等到秋天經颱風吹打,及地震搖晃考驗,依然穩固才可入住,特別的是,因經過搖晃,反而會填實石板的細縫,牆壁更加緊密、穩固。

蓋家屋之前,要先取材。木材大多選用大武山生態系中樹齡數十年的樹木,梁柱多選擇櫸木、烏心石、茄苳樹,其中茄苳樹因為長得比較粗,頭目家屋的祖靈柱大都採用此種木料。樟樹因為最軟又不會腐蝕,可拿來雕刻。床板則用檜木、扁柏等樹種。

採石板則須辨識公母。拉夫琅斯說:「公石硬、顏色黑,含金量較高,也較平滑,通常拿來大片鋪外牆、頭目石柱及大片地板;母石軟、質地粗糙,可以敲擊成大小不同的碎片,疊成厚實的牆壁,細縫也必須用敲碎的石片來填塞,地震來時,因為粗糙的母石可防止劇烈滑動。公石則因堅硬平滑,如果拿來砌牆壁,就很容易滑落。」

採石板要先辨識公母,只有質地粗糙的母石適合搭建牆壁。


搬運建材 才是大工程

蓋石板屋最辛苦的步驟,其實是把建材搬運回到部落,那可是個大工程。較輕的竹子、藤、茅草容易搬運,但石板、木頭沉重,需要族人通力合作,部落也因此發展出一種省力拖運的方式。

族人採集材料通常會到山上,拖運下來較省力,但往下衝的力道很危險,必須非常小心;如果到山谷採集,拖上坡會十分耗力,雖然可利用槓桿原理搬運,但距離很遙遠仍十分累人。

想要拖動沉重的建材,這絕對難不倒族人。首先,會先把木頭鋸成要用的長度,大約10公尺內,長木頭需分前、中、後3組,各兩個人來拉。最前面的人負責往前拉、並控制方向;最後面的人則必須是部落中最強壯的,先用繩索綁住木頭,另一端綁在兩人身上,負責煞車以及控制方向;中間兩人就配合前後兩組前進或煞車。

至於如何省力?這就是拉夫琅斯小時候的工作了。小時候,他就會幫忙舅舅搬木頭,還是個孩子的他,負責抱著一把細木棍走在最前面,像棧道一樣鋪放,木頭拖過橫放的木棍產生滾動,能減少摩擦力,而且自然滑動形成助力,如此便能省力地把建材拖回部落裡。

耗時兩個月 蓋家屋

材料收集好,就可開始蓋房子。首先,先鑿出地基,然後疊牆壁石板,疊到所需高度,就要上梁。這之前必須把橫梁兩端削成八角形,置放時要從裡面通到外牆,這通常要架7根,屋頂到前面4根較長,後面3根較短,這樣前面的重量會比後面重,所以發明了石板斜柱頂住石板屋正面牆壁。八角橫梁另一個功能是防震,因為地震一來上下左右搖動,如果是圓形就會滾動、石板會鬆動,但做成八角形的橫梁,當地震搖動時,重力向下、石板往下沉,反而會讓縫隙更密實。

過去族人蓋石板屋很講究,所用的木頭皆以接榫連接,經常使用一種八字型的接榫再穿上一根木栓,十分牢靠,不管是橫梁、柱子、門窗,都使用這種接榫技術。但目前這項技術已經極少人熟悉,還需要部落的年輕人來學習、傳承。

石板屋的木頭門窗以接榫技術打造。


除梁柱及木雕裝飾外,石板屋的窗戶也以木板或竹片製成,可往旁邊拉開,或往外推。日治時期,日本人曾要求族人加大窗戶,國民政府則要求裝上現代窗戶,所以現在可看見舊瑪家、舊好茶石板屋都設有玻璃窗戶。

不能忘記 敬告祖靈

建造石板屋,不能貿然行動,需先進行敬告祖靈的祭祀儀式。拉夫琅斯表示:「在選好地基時,就要敬告祖靈,當地基打好開始鋪石板時,要再一次敬告祖靈祈求平順,而上梁是很重要的步驟,需要除穢,要用懸鉤子或鐵線樹的葉子來清掃。最後完工也需再度敬謝祖靈。」

每次敬告祖靈都要請巫師來主持幫忙,打地基及完工也要準備豬皮、豬骨來祭拜,在蓋房子期間,也需準備吃食提供協助者飲食。最後的完工感恩祭就是最盛大祭拜了,這時,主人一定要準備釀酒來招待過去半年提供協助的族人。

※原文出自《臺灣原YOUNG雙月刊》No.92期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