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享樂

  • 快來吧!我們一起《看月亮》

    September 17, 2021

    年輕的布農族音樂人馬詠恩和農男樂團共同合作,用最具有創意和最通俗的編曲,製作出《看月亮—Sadu Kata Buan》音樂專輯。在嶄新的現代編曲架構下,保留大量的古調吟唱。「跟著部落長老學習族語和古調,是最幸福的一件事。」馬詠恩從小學習布農族語和古調,如今更藉著音樂,傳承原住民族的音樂與文化。吟唱古...

  • 撒奇萊雅族的海祭

    September 10, 2021

    每年3、4月春末初暖時節,東北季風稍歇,當太平洋洋流—黑潮帶來大量的飛魚和洄游魚類時,花蓮濱海的各部落也隨之進入捕魚的季節。居住在東海岸的撒奇萊雅族男性族人會在漁季開始後的時節舉辦海祭,祈求海神、山神和祖靈的保佑,讓漁夫每一趟都能安心出海,滿船而歸。海祭又稱海神祭、捕魚祭,是以海維生的撒奇萊雅族非常...

  • 泰雅族感恩祭Ryax Smqas Hnuway Utux Kayal

    September 02, 2021

    相傳在遠古深山中,有一塊巨石。有一天,石頭突然裂開,走出來一男一女,兩人一起生活,男人打獵、女人織布耕種,在自然分工之下,生活過得和樂融融。後來,兩人覺得應該延續後代,卻不知如何是好。由於泰雅語中的「風」跟「靈」的發音是一樣的,女人於是想到一個點子,她爬到山腰上吹風,希望山風能夠讓她懷孕,嘗試之後發...

  • 猴子的報恩

    July 28, 2021

    從前,阿美族有一位勤勞的老婆婆,雖然家裡很窮,心地卻很善良。她在山上種了一些小米,但雜草的生長速度總是比小米快,所以需要常常上山拔草。有一天,正當她拔完草準備回家的時候,天空突然下起大雨,老婆婆趕緊跑到附近的一棵大樹下躲雨,這個時候,從草叢裡跑出了一群猴子。猴子們看到老婆婆穿的很單薄,便拿出一件皮衣...

  • 七彩布裙

    July 28, 2021

    很久以前,阿美族部落裡有個名叫巴奈(Panay)的美女,部落裡的每個男子都很喜歡巴奈,都想要跟她結婚,於是,頭目提議用「比武招親」的方法,比賽最後的勝利者,就可以娶巴奈當妻子。經過好幾回合的比賽,許多人都被淘汰了,其中一個被淘汰的勇士還難過得大哭,撿起一塊巨石,扔向山谷,巨石就變成今天舞鶴的掃叭石柱...

  • 噶瑪蘭族新社部落海祭

    July 15, 2021

    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一群善於航海的民族,由南方的Sanasai島嶼划著木舟來到臺灣東北部,來到高山下平坦的蘭陽平原,在此安身立命—正是噶瑪蘭族。他們依舊靠海維生,發展了豐富的海洋撈捕文化,直到一百多年前為躲避清兵入侵,部分族人南遷到花蓮新社部落,建立一個靠海的小村落,持續與海洋為伴。每年時序...

  • 原住民族實驗教育—屏東縣地磨兒民族實驗小學

    July 15, 2021

    「家長有目共睹,接受民族實驗教育的孩子,更貼近部落的血脈了。」地磨兒國小課程研發處主任陳慶林說,儘管以實驗為名,事實上文化本來就存在於生活之中,也是亟需培育的重要能力。當「地磨兒」能辨識季節作物、祭典儀式,這種文化認同度才是真正不可忽視的未來。排灣本位 磨練太陽之子地磨兒音譯自排灣族語「Timur」...

  • 臺灣原生種的消暑涼品—愛玉

    July 15, 2021

    盛暑夏天來一碗冰涼愛玉,擠點檸檬,一些糖水,再加一些水果,大口下肚,實在太爽口消暑,這樣的夏季涼品每年一到夏天就熱銷全臺灣,沒有人不愛。許多部落中都有專門採收愛玉的採收人,持續生產這個夏天消暑聖品。清爽口感廣受喜愛愛玉凍之所以廣受喜愛,除了秀色可餐外,其清涼淡雅又冰涼的口感是主因,它的果皮富含黏液,...

  • 搭蓋小屋 抵擋山林低溫的智慧

    July 15, 2021

    過去,原住民族在山上工作,到中午總要找個地方遮陽休息,遇雨也要找大葉植物來遮雨,所以幾乎每一人都身懷絕技。撿些樹枝、砍些野草,三兩下就能搭出一個臨時休憩小工寮。時下年輕人瘋野外活動,每到假日山上人潮絡繹不絕,但臺灣山區地形地貌及林相植被龐雜,加上夏秋兩季天氣變化多端,上山經常會遇到颱風或暴雨襲擊,或...

  • 幽法的音樂新視界

    July 15, 2021

    為了認識傳統,章素琳大學時廣泛學習南島語民族文化的語言和歷史脈絡。當時她並不知道,日後啟發最深的,竟然是演出前後的一個小儀式:拿酒敬天地人。她說:「那段時間對我的影響不只是聲音、身體,也包括建立族群認同、生活觀,以及對生命的信仰。」習祭儀歌舞 貼近原生部落「mifotik」是在祭儀前後告知祖先的儀式...

  • 維繫萬物平衡—卡納克人(Kanak)

    July 15, 2021

    吹奏海螺貝殼時,卡納克人聽到的是酋長的到來,以及祖先的聲音。面對被法國長久殖民的政治現狀,海洋民族透過日常工藝與祭典儀式鞏固部落信仰,藉由揮灑藝術,他們在傳統與當代之間昂首闊步。維繫與萬物間的平衡卡納克人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西元前1600年的拉皮塔(Lapita)文化,古老的拉皮塔陶器裝飾幾何圖案和人...

  • 潘巴奈:相信自己 堅持下去

    July 15, 2021

    從事表演藝術工作13年的潘巴奈(Pan Panay),曾經編、導、演《第一百零八個巴奈》,她以自己的阿美族名「巴奈」為題,透過創作為個人回溯族群文化、尋找真正的自己。「記得有一次的跳舞課,老師要小朋友圍成一個圈,聽見音樂之後愛怎麼跳就怎麼跳。」潘巴奈回想起兒時的某一堂舞蹈課,不必正經八百跳著芭蕾,而...

  • 魯凱族的黑米祭Tapakarhavae

    July 15, 2021

    多納部落(Kongadavane 或Kingdavange)有個傳說,據說以前有個婦人揹著嬰孩到田間除草,為方便照顧,她將孩子放入搖籃,放在工寮後,便到田裡工作。小孩沒看到媽媽便哭鬧不已,但她因忙碌就沒有理會。有一次,那孩子哭得愈來愈大聲,婦人對孩子說:「再等一下喔,我馬上就來餵奶了!媽媽只剩一排就...

  • 李尋歡:甩開標籤找回自信

    July 12, 2021

    李尋歡的母親是魯凱族人、父親是排灣族人,他笑說自己是原住民混血兒。他的父母親在求學時期就各自離開家鄉,之後定居在屏東市,因此,李尋歡是在漢人的生活圈出生、長大。「寒暑假回到部落的時候,晚上大家都會坐在家門口唱歌說笑,雖然聽不懂舅舅和阿姨唱的族語歌,卻非常享受當下和樂融融的氛圍。」李尋歡非常懷念小時候...

  • 林諾凡:把握機會不要放棄

    July 12, 2021

    小學四年級的時候,林諾凡的父母離異,於是他跟著阿公和阿嬤從桃園搬到花蓮富豐部落。「我的外表比較不像原住民,再加上小時候在城市長大,所以回到山上時不太能夠適應。」剛回到部落時,林諾凡和部落的小朋友顯得格格不入,也沒有人要和他玩,一直到了國中之後,才漸漸地和大家變得熟悉,結交許多朋友。跟阿公阿嬤學做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