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的智慧 一個空間多元使用
石板屋的空間配置
2021/07/08
- 文字 / 撰文、攝影|林瑞珠 圖片提供|Shutterstock
傳統石板屋所有居家空間都在一個屋子裡。祖先的地下葬也在房子中央的下方,上面則是起居室,前窗、後壁有石床,是個日常生活、凝聚家人的居家空間。
屏東縣有許多石板屋部落,排灣族、魯凱族的石板屋建築型態幾乎相同,只有各家布置的差異。排灣族、魯凱族人雖經過多次遷村,仍完整保留舊部落的石板屋。新部落雖仍以石板為建材,但因受外來文化以及殖民政府政策的強力主導,要求融合現代建築形式及建材,因此出現新型態的石板屋。目前高屏各部落中所見的石板屋大多為此類。
根據住在魯凱族霧臺部落的杜瑞龍vuvu,他的石板屋就是以新型態搭蓋的。這棟石板屋以石板為建材,但把屋頂加高,蓋得比傳統石板屋還要寬廣、明亮,如同時下家中室內布局,分為客廳、臥室、廚房、廁所等空間,大門在房子正中間,大門一進去就是客廳。不過,他仍維持傳統,牆邊設有長條的石板床,將其加高、變窄,鋪上月桃葉做的蓆子,就是舒適的長條靠牆椅子,可坐可臥,十分舒適;客人來了,擺一張小桌,茶水、點心上桌,就可開聊。
傳統石板屋 一個空間凝聚家人
傳統石板屋跟現代石板屋布局不同,所有居家空間,包括豬圈、墳墓都在一個屋子中。根據耆老回憶,山上的石板屋一進門面對的就是室內穀倉,隔著梁柱是室內空間,廁所、豬圈在最裡側,房子大一點的,豬圈為長條形,豬隻還可跑來跑去,人與豬圈的糞尿則可經由排水孔沖到外面的化糞池。
豬圈一旁則是火煻,終年不熄,可煮食、也可以照明,亦可保持房子乾燥不腐朽。祖先的地下葬則在屋子中間的地下,中間是起居室,前窗、後壁都有石床,老人家睡後壁那邊,需要被保護的少女及懷孕的女人睡前窗內側,男人則睡在外側大門邊,可以保護全家,是個綜合生活與凝聚家人功能的居家空間。
日治時期政府為落實衛生政策,強制各部落族人將祖先的室內葬遷出,再外移豬圈、廁所,並在舊部落蓋公共廁所,藉以改變部落衛生習慣。耆老分享,在他5歲遷村到部落現址時,就不再有室內葬了,豬圈及廁所也分開設立;國民政府遷臺後,對石板屋又是一番大改造,要求族人以現代建材及建築工法來蓋石板屋,很快地,傳統石板屋就只能在舊部落中尋覓了。
石板屋是以天然材料搭建而成,但屋內的生活機能與現代建築無異,並且更融合部落傳承下來的智慧與巧思。
豬和狗 協助感知災難
歷史演進中,不同文化脈絡的執政政府強制更改石板屋的型態。對此,拉夫琅斯表示,過去石板屋布局把豬圈設計在屋子中是有原因的,因為動物對大自然變化的感知能力比人類敏感,與族人最密切的兩種動物——豬和狗,都是協助感應天災地變的訊息的好幫手。
過去,族人要選擇居住地時,一定會選靠近山峰的山稜線附近,而要判斷是否可居住,必須觀察狗的行為。通常族人會帶著狗到山上,牠會到處繞繞、聞聞,如果狗顯得急躁不安,就表示這個地方不行居住;反之如果很開心,繞幾圈後會趴在原地睡覺,就表示地質穩定。所以排灣族人總是把狗當家人。
排灣族人視狗為家人,生活中會倚靠牠們觀察環境的變化。
至於豬圈之所以設計在家中,是因為豬對環境變化也很敏感,例如附近河流淹大水或即將走山,豬就會從柵欄跳出來逃命。拉夫琅斯表示:「1971年,屏東春日鄉古華村就有一個部落因為觀察豬的表現,全村逃過山崩。那個部落被政府強制遷村到七佳溪畔,有次上游發生堰塞湖情形,晚上人們無法觀察河流的變化,但豬和狗感覺到了,當全村的豬都跳出柵欄,狗狗則吠叫,老人家馬上就知道有危險,發動全村逃向高地,沒多久部落就被山崩掩埋,卻沒有一個人死亡。這全倚靠老人家的傳統智慧與動物。」
不同身分 不同家屋形式
此外,排灣族有嚴謹的階級體系,從家屋形式也可以看出家戶所屬階級,所以石板屋也展現其社會意義。
頭目、祭師、巫師、勇士、平民的家屋,裡外格局、裝飾都不一樣。平民的家屋不會有雕刻,依照各家戶負責的手工藝而有不同空間配置;唯有貴族家屋才有雕刻,且每個頭目也有其獨一無二的圖紋,別的部落頭目不能複製。由此點看來,排灣族很早就有智慧財產權的概念。
另外,頭目家屋的門口會有一個小祭臺,平民則是擺在房子中。小祭臺那是祈禱的地方,裡頭會放一顆家族靈石,這顆靈石是會跑的,如果神奇的消失,可能會有災禍,跑回來就家宅平安。頭目家屋會把小祭臺擺在外面,因為頭目家族的靈石有時需要接受族人祭拜。
傳統一個部落只有一個頭目,頭目家屋除了有圖紋雕刻之外,還有門口石柱、石板高臺,家屋右側的小屋是祖靈屋,乃神聖之地,外人非經頭目許可不得進入。
只有頭目家可以有圖紋雕刻,且每一部落的頭目都有獨一無二的圖紋。
※原文出自《臺灣原YOUNG雙月刊》No.9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