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傳承的竹編好器
善用大自然的賜予
2021/06/03
- 文字 / 撰文、攝影|林瑞珠 諮詢|余長日、古總結
臺灣南北各地都有竹林,竹子是很常見的一種植物,適合編成各種器皿,像是居住在南投、高雄、花東的布農族人,就常取用竹材來編造各種器具。
竹林分布在北緯46度至南緯47度之間的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尤以亞洲分布最密集。臺灣幾乎每個地方都看得到,尤其是海拔800公尺以下的區域,剛好這些區域是原住民族部落主要分布區域常被拿來當作竹屋建材,以及樂器、竹編器具等用途。
不同竹材各有用途
布農族的分布很廣,在南投縣仁愛、信義兩鄉,花蓮縣卓溪、萬榮兩鄉,臺東縣的延平、海端兩鄉,以及高雄的三民及桃源兩鄉境內都有布農族人的部落,這些區域竹林遍布,竹子的種類也很多,除了用途最廣的桂竹可以拿來做竹編之外,比較粗大的麻竹可以當工寮屋頂的橫樑,也可拿來當汲水桶、花器以及食材。
住在臺東延平鄉武陵部落的耆老余長日回憶說,他記得3歲的時候,當時處於日本統治時期,日本政府採行「集團移住政策」,強迫他們從山上遷居到武陵部落。因為附近有很多竹林,便砍了很多竹子搭配石頭、樹皮、茅草來蓋房子,包括屋頂的橫樑支架、門,都是以竹子編製而成,和山上使用較多石材的房子不同。
臺東延平鄉武陵部落的耆老余長日,至今家裡還留有一個用了幾十年的竹篩子。
選取竹材有技巧
想要製作竹編,必先選竹材。整個臺灣都有這個條件,新竹、宜蘭山區沿線品質極佳的桂竹甚至發展成竹製產品及竹材創造出口佳績;中南部的桂竹竹材也相當優質,竹皮很有韌性,竹肉也十分堅硬,適合編織成各式竹器。
住在臺東縣桃源部落的古總結表示,雖然他居住的臺東延平鄉,隨處在山區繞繞都能遇到廣闊的竹林,但並不是每種竹子都合用,選擇竹材必須有技巧。通常他會選用3年生,向東面生長的向陽處竹材,這種竹子表面曬成米黃,竹肉結實堅硬,內壁比較光滑,適合做各式各樣的竹製品,是比較優質的竹材。
竹段需先排水處理
跟著父親長年選材,古總結觀察到高海拔的桂竹長的比較粗,低海拔比較細,所以在高海拔竹林選材就可以拿接近根部的竹結做裝湯的竹器,類似麻竹筒,其他部分可以在砍下後,經過排水劈成需要的竹篾。
砍了竹子之後必須排水,原住民通常採用自然風乾法,古總結會在砍竹之後先把岔枝修掉,再依照自己需要的長度裁切成段,取回家後放置在屋簷下,定時翻動,有時直立,有時倒立,有時橫放,好讓排水均勻,一個星期之後才能使用。如果急於使用,則可大鍋水煮快速排水,煮好後取出陰乾,如此早上到竹林取材馬上煮,下午即可使用,不管之後要剖竹篾或做樂器都可以。經過這番程序,就是很理想的竹材了,很快就可以取材完成編製自己需要的東西。
竹篾如果需要防腐的話,可以在微微的炭火上面烘烤,殺死附著在上面的黴菌,還可增加竹皮的彈性以及可彎曲的弧度。
竹篾火烤增加韌性並防腐
如果需要防腐的話,可以在微微的炭火上面烘烤,殺死附著在上面的黴菌,還可以藉此增加竹皮的彈性,以及可彎曲的弧度,編出更精細的紋路,但要注意不可烤焦了。竹編器具也可以放在爐火上方的架子上,防潮兼防腐,保用更長久。
小時候,古總結會跟著爸爸到河邊捕魚抓蝦,抓魚的魚筌當然也是自己做的,一般都用桂竹編製,依照想抓捕的魚蝦種類設計竹編格子的大小,並設計有兩層漏斗型的陷阱,捕魚時放入魚餌,魚游進去就出不來。使用時,放在靠岸的水邊草叢中用石頭壓住即可。蝦籠比較小,只能捕捉到蝦子或小魚,內部一樣有兩層漏斗型的陷阱,利用蝦子只進不退的行動特性來設計。
魚筌、蝦籠大多用桂竹編製,並依照想抓捕的魚蝦種類設計竹編格子的大小。
如何學會竹編的技巧呢?古總結說,這些技巧他都沒有拜師學藝,是耳濡目染自然學會。小時候家裡很多工具都是父親自己砍竹、採藤來編造,父親做,他有樣學樣跟著做,便逐漸學會竹編的技巧。可見,原住民族的生活智慧傳承真的需要靠家庭啊!
※原文出自《臺灣原YOUNG雙月刊》No.9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