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Travel & Leisure
-
達人穿越螢幕到我家
May 28, 2020
大封鎖時代,疫情讓人好悶,如何找樂子?病毒限縮外出空間卻延伸我們的居家時間。其實,藉由網路串聯,你可以上線參加世界各地的原創趣味活動。擁有運動、美食、藝術與魔術等專長的達人,穿越螢幕馬上到你家。 美國《富比世》(Forbes)雜誌指出,數位內容娛樂或許無法完整取代現場實況娛樂,但這是我們此時此刻可以...
-
僧侶陪冥想、奧運金牌教健身
May 28, 2020
只用上一台電腦,我和倫敦奧運金牌得主、日本僧侶等各個領域的專家連上線。來自世界各地正在居家防疫的人們,成為我一起學習的同學。不出國,卻嘗試雲端旅行,體驗新的文化。旅宿平台Airbnb四月起發布線上達人體驗,至今推出超過兩百種雲端交流活動,包括拜訪車諾比的狗狗、跟美國納什維爾音樂家學歌曲創作、和蘇格蘭...
-
米其林廚神 居家教我做拿手菜
May 28, 2020
今年上半年,全世界都受到疫情衝擊,為避免群聚感染,許多國家不得不祭出餐館暫時歇業,甚至封城的禁令,原本忙碌的米其林主廚們,頓失舞台。不少大廚乾脆運用社交平台,在家當網紅(自拍影片,不同於過往實境秀或節目),把自家廚房變烹飪教室,讓被迫在家的人能透過影片連線,重拾鍋鏟,和大廚們擁有共同美食體驗。不少星...
-
小劇場演員 直播演給你看
May 28, 2020
疫情之下,許多劇場、音樂廳被迫關閉。但表演者沒有停下。英國演員派崔克.史都華(Patrick Stewart)每天在IG朗誦莎士比亞十四行詩;女神卡卡(Lady Gaga)號召席琳.狄翁(Celine Dion)、珍妮佛.羅培茲(Jennifer Lopez)與義大利男高音安德烈.波伽利(Andre...
-
ORIS推播防疫宅居時尚
May 15, 2020
ORIS為守護地球永續奉獻不遺餘力,公益形象深植人心。疫情當前,ORIS相信每個努力都有意義,集眾平凡之力終能成就不凡,特派出代表希望與歡樂的品牌大使-ORIS BEAR以療癒插畫,將防疫正確觀念與居家樂活傳遞到全世界!也推出”ORIS LOCAL HEROES”網路提名活動,在短短十日的投稿期間,...
-
多運動、多動腦,白天越累,晚上越想睡:11個睡前好習慣助你安心入睡
May 07, 2020
為什麼會失眠?其實最大的原因,就是你自己。焦慮,讓你失眠。「輕易入睡,其實是我們出生就擁有的能力,只是有人迷失了,」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睡眠中心臨床心理師李偉康說,「當把睡眠過度當成一回事,就會出事。」許多患者焦慮失眠,床就變成越焦慮的場域。我們要做的是,釐清原因,並改變想法與行為習慣。例如疫情之下,...
-
15個放鬆五感舒眠撇步:吿別緊繃身心,擁抱一夜好眠
May 07, 2020
造成失眠的原因之一,就是壓力與焦慮造成身心過度緊繃。因此助眠的其中一個重點,就是運用各種生活情境與儀式打造放鬆的環境,一但放鬆,就容易睡得好。以下是15個幫助放鬆身心的助眠撇步:1、選首助眠樂,不怕「太安靜」環境太安靜,好睡嗎?睡眠專科醫師麥可.布勞斯(Michael Breus)在《靠睡覺燃燒脂肪...
-
坐姿冥想、瑜伽嬰兒式⋯⋯4個伸展操告別失眠
May 07, 2020
若白天能消耗足夠能量,多運動、多動腦,白天越累,晚上睡意就會越高,因此運動也是幫助睡眠的好方法。但劇烈運動不宜在睡前,反而容易刺激交感神經,緩和的伸展運動,可以放鬆緊繃肌肉幫助睡眠。以下是4個幫助入眠的簡單伸展運動:■坐姿冥想,進行深層呼吸睡前半小時至一小時,把燈光調暗,關上房門避免干擾,進行四個睡...
-
喝酒好助眠?11點不睡就傷肝?破解5大常見睡眠迷思
May 07, 2020
坊間有許多關於睡眠的原則,但這些原則究竟是知識還是迷思?alive訪問睡眠專家來一一破解。迷思1:晚上11點要睡,配合肝臟排毒?「維持穩定的作息,定時定量,比強迫自己11點要上床更重要。」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睡眠中心臨床心理師李偉康說。事實上,養成穩定的生理時鐘,臟器時鐘也會隨之調整,達到養肝之效。迷...
-
抗焦慮 靜心操part1——正念自癒法 穩住情緒
April 09, 2020
英美名校認證,重整大腦利器正念自癒法 穩住情緒想要過著不累的生活,就得有方法,我從「正念減壓」課程的創始人喬.卡巴金(Jon Kabat-Zinn)的課程中,學會時刻覺察,進而調整人生方向,才有了現在的我。喬.卡巴金是美國麻州大學教授,他認為Mindfulness就是中文的「念」,可拆成「今」加「...
-
抗焦慮 靜心操part2——身心溫度計 實測心累
April 09, 2020
一般人透過「正念」的練習,能讓身心靈獲得解放,進一步讓生活獲得該有的品質,適逢疫情肆虐全球,希望能提供給更多民眾正念的理論與練習方法,讓生活得以改善。首先,得先了解自己身心的狀態。面對情緒,迎轉變契機你一定有這樣的經驗,煩心時,會念念不忘,久久不能平復,情緒黏住注意力,特別是在壓力事件,強迫性去鑽牛...
-
抗焦慮 靜心操part3——呼吸排倦意 書寫解心氣
April 09, 2020
「存在正念狀態」意味全神貫注,專注只能是臨場、當下。如果把正念以兩個特徵來形容,就是「專心」與「不分心」。「專心」指的是專注力與覺察力的訓練能力;「不分心」則是切斷紛飛的念頭,特別是對事物好、壞或有意見的評價。正念練習可分為兩個方向:一、專注力練習,提高畫面清晰度,就像電視機畫質更高,可以看得更清楚...
-
臥遊博物館part1——動動手指 古文物走進來
March 26, 2020
疫情蔓延,數位體驗花瓶變主角動動手指 古文物走進來博物館的文物過去向來著重靜態的實物展示,觀眾必須「走進」博物館才能親眼觀察。數位應用過去著重於典藏文物的紀錄,但現今3D虛擬實境及動畫導入,加上YouTube 等線上影音串流,現今參觀博物館已逐漸擺脫靜態參觀,進入動態虛擬的世界。古人很文雅的用「伏枕...
-
臥遊博物館part2——一千二百間博物館3D秀
March 26, 2020
還記得二○一四年來台灣展出的「珍珠之光—透視維梅爾」特展嗎?雖然數量完整,也有互動裝置展覽,但我們觀賞到的是數位印刷技術下的複製品,因為在當年,要同時召集散落世界各地的畫作,實屬不易。四年後,由Google 建立的「虛擬美術館」,在科技協助下,突破地域限制,觀眾可以足不出戶,透過網路讓三十六幅維梅爾...
-
臥遊博物館part3——真人版夜巡演給你看
March 26, 2020
位於阿姆斯特丹的荷蘭國家博物館(Rijksmuseum)與全世界各大博物館一樣,有製作精緻的專屬網頁,甚至有3D的虛擬功能,他們也很大方提供不但免費,且不限定使用的高解析圖檔給到訪的人自由下載。這間博物館提供的網路資源相當豐富,絕對是資料庫等級的虛擬博物館,這與荷蘭人看待藝術的態度很一致,他們自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