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board_arrow_left
keyboard_arrow_right
台灣洛神花:餐桌上的紅寶石
2016/01/19
亞都麗緻天香樓有道菜單上沒有的飲品,名喚「陳釀花雕洛神露」,是主廚楊光宗(宗哥)的獨門特調,只有熟客才知。以自釀的酸甜洛神花酵素為底,再與梅汁、花雕酒及氣泡水等調和,凡喝過必留下驚豔,紛紛舉起空杯要求再續一杯。今年五月,《商業周刊》邀請前美國聯準會主席來台演講,餐會上就別出心裁的使用宗哥親自調製的洛神露佐餐,當時這位經濟大師桌上的酒杯就空了好幾回,工作人員頻頻再斟上花露。
每年十一、十二月是洛神花產季,為了探尋這「紅寶石」的美味秘密,《alive》特別邀請宗哥回到產地「台東」,拜訪海端鄉的布農族新武部落,這兒有位已經合作兩年的生產者王國昌。「王大哥的洛神花萼片飽滿、顏色深、脆度好、果香味重,和進口的一比就知道。」這些,都是大廚持續與王國昌合作的原因。
從池上驅車往海端鄉走,只消二十分鐘就能抵達王大哥所在的新武部落,洛神花田就在他住家不遠處。一行人換上專業鐵牛車在產業道路上搖呀晃的,才聊幾句話就已抵達。此時在眼前展開的,是山坡上一大片的洛神花田,在台東豔陽下閃爍光芒,確實如一顆顆掛在矮叢上的紅寶石,耀眼動人。
採訪當天有顧客下單,王國昌的女兒、女婿全都回來幫忙,六、七個人手腳俐落,拿起剪刀當起快剪手。為了將新鮮直送給客人,訂單確認後才進行剪摘,一早收成後,立即在田邊加工。我們食用的洛神花其實是「萼片」部位,外頭有細小的絨毛會扎人,工作時要戴上麻布手套。而且花萼裡還藏著青綠色的球狀種籽囊體,要拿支中空的金屬棒,從蒂頭往花裡刺穿,種籽就會跟著被取下。這綠色種籽也是寶,富含膠質,拿來做果醬正好。
禁止酒駕
未滿十八歲禁止飲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