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尚 Style

人稱早哥的陳泰榮過去是頤宮的靈魂人物。前年年底他請辭離開,經過一年的沉澱,他接受國城建設邀請,落腳高雄,擔任南台灣頂級中餐廳「雋」的餐飲總監。(攝影:李明宜)
人稱早哥的陳泰榮過去是頤宮的靈魂人物。前年年底他請辭離開,經過一年的沉澱,他接受國城建設邀請,落腳高雄,擔任南台灣頂級中餐廳「雋」的餐飲總監。(攝影:李明宜)

開箱南台灣頂級中餐廳「雋」,獨家專訪頤宮前主廚陳泰榮美味主張

2024/04/21

LINE分享 FB分享

若說起粵菜,蟬聯6年獲得米其林3星的頤宮,稱得上是一方之霸,其中,人稱早哥的陳泰榮,是頤宮的靈魂人物。前年年底,陳泰榮請辭離開後,許多老饕紛紛打聽他的動向為何?經過一年的沉澱,終於解答。原來他接受國城建設邀請,落腳高雄,擔任南台灣頂級中餐廳「雋」的餐飲總監,新餐廳的亮點之一,就是擁有全台唯一的板前粵菜。

其實,這段時間不論港、澳、台,有企業家也有飯店陸續跟陳泰榮接洽,原本他打定主意要到海外去深造,最終選擇國城。一方面是業主給他很大的自由度,再來就是可以從廚房規畫就參與,像是廚房人員配置、設備和動線規畫等,都能依據陳泰榮想法打造,而不是幫既有餐廳做改變,對他來說,這是全新的開始。

出身澳門,自小不愛讀書,或許受到家中影響,舅舅為澳門葡京酒店一線主廚,外公是港點主廚,陳泰榮笑說,家裡雖然窮苦,卻非常重吃,媽媽更是他心目中的3星主廚。他最記得小時候過年,為了讓拜訪親戚朋友吃得澎湃,媽媽、阿姨、舅舅全都集合,得騰出兩天備年菜。他邊講邊拿出手機,秀出去年過年和家人一起做酥餃的照片,他語帶感慨的說,「這些點心,再不學就失傳啦。」這也是陳泰榮卸下主廚身分後,睽違多年回到澳門老家過年,不難發現,好手藝出自家學淵源。

14歲就踏上餐飲之路,他認為自己比其他人幸運。在早年仍是地獄廚房學功夫的年代,多虧舅舅的關係,師傅都會直接教,鮮少有刁難與打罵,讓他從學徒慢慢磨練到獨當一面。同時也因為葡京酒店的工作經驗,打開陳泰榮的粵菜眼界。來用餐的,都是出手闊綽的賭客VIP,廚房裡什麼沒有,就是有鮮奇野味、頂級海鮮等各種古靈精怪的食材,他逗趣表述:「我當學徒最辛苦就是吃這些山珍海味,吃到不想吃。」印象最深的一道是舅舅的佛跳牆,用乾的吉品鮑來燉,不是拿罐頭,他說現在很少人會吃乾鮑佛跳牆,成本太高,「但香氣沒得比。」

包廂內設置料理檯,桌邊服務宛若親臨一場活色生香的料理秀。(攝影:李明宜)

包廂內設置料理檯,桌邊服務宛若親臨一場活色生香的料理秀。(攝影:李明宜)

蹭老師傅學菜、買斷老母雞

1988年,他跟著舅舅來台灣,落腳九記海鮮餐廳,他用將近10年的時間,學到一身「炒功」,之後又到喜來登、寒舍集團工作18年,直到2017年轉任頤宮主廚,隨即獲米其林肯定。他的精湛廚藝,一路走來靠得就是多學、多問,要嘛不做,一做就要做到最好。

※延伸閱讀:龍都酒樓名廚何沛源隱身九記海鮮:食材不計成本,打造內行人才知道的排場

在即將開幕的餐廳,陳泰榮立志要重現粵菜經典老菜譜。他打趣說,自己有兩本百科全書,一是上海米其林2星喜粵八號前主廚,也是朧粵顧問的簡捷明,以及曾任遠東香宮的名廚葉志光,這兩位都是他的師傅和貴人。他印象中,葉志光第一次到寒舍食譜用餐,吃到脆皮叉燒就開罵太甜,不是粵菜正統味道,嚇得他馬上把原本是辰園招牌菜的這道,自寒舍食譜撤掉。

※延伸閱讀:星級主廚簡捷明坐鎮民生社區私廚,餐廳規格熬煮60年「家的味道」

自此之後,他三不五時就約葉志光吃飯,蹭著這位老師傅指導。其實,葉志光的一身料理武藝,不隨便教人的,是看到陳泰榮的努力不懈、真心想學,又扎實做菜不偷工減料,才願意提點他做粵菜的竅門。葉志光還引薦他到上海、新加坡拜訪其他有經驗的師傅,看大家如何加入自己的創意做粵菜。晶華軒中餐廚藝總監鄔海明就稱讚陳泰榮:「粵菜功底深厚又好學不倦,可以跟我談廚藝、聊心事,還能一起變老的好朋友。」

※延伸閱讀:老饕專屬的珠江風味,上海APEC執杓主廚葉志光落腳台中富彩軒

其中一道與「桂花炒魚翅」搭配的雞湯,還有個趣聞。原來,陳泰榮很重視食材品質,過去在頤宮,他為了找到適合熬湯的老母雞,特別找到一家請專人養育的雞場,即便價格比普通行情要貴上許多,他也不在乎,甚至為了要讓餐廳有獨家優勢,他豪氣跟老闆說:「當然是直接包場。」

另外他在「陳年老菜脯鮑魚扣花菇」,改用30年的苗栗老菜脯吊味。他笑說,跟蔡辰洋十幾年,鮑參翅肚煮太多,都太熟啦,便從湯裡汲取元素變化。我們好奇,老菜脯的價格水漲船高,這樣用不痛嗎?陳泰榮率性直言,「以前買很便宜,2014年,我去苗栗泰安找食材,看到農家老伯把老菜脯都放在床底下,我們就一家家買,二話不說,直接把沿河川一條街能找到老貨全搜了。」他補充,曾以為到南部接近產地,就不用像以前那樣奔走,「最搞笑是綠蘿蔔,過年粵菜的風生水起要用,高雄居然沒有,得從台北寄下來。」原來好食材收成後都先往台北送去,這是他來高雄還不習慣的一點。

陳泰榮也很重視鍋鏟和炒瓢,他回憶剛進入頤宮時,首先就是更換餐具和鍋具。因為中菜最重要的鑊氣,必須借助鍋鏟引出,不同於炒瓢用拋的,鍋鏟能讓味道更集中。為了找到合用的鍋鏟,他還特別飛到新加坡,才找到一體成型,拿起來手感佳的器具,當時只剩最後4把,全被他包回台灣。直到台北文華東方酒店雅閣餐廳的前主廚張國邦新上任時,與主廚交好的他,便割愛一把送出。他坦言,自己手上的這一把,從頤宮到現在仍在用,「5年了,我很寶貝它,好好惜用就不會壞。」

陳泰榮使用陳枝記手工鍋鏟,目前手上還有的這三把,都是當年老師傅費心思鍛造。(攝影:李明宜)

陳泰榮使用陳枝記手工鍋鏟,目前手上還有的這三把,都是當年老師傅費心思鍛造。(攝影:李明宜)

傳承廚藝、創粵菜實境秀

充滿話題的板前粵菜,說穿了就是一場中菜的Live Show。陳泰榮指出,冷氣和抽風很重要,為什麼到開幕前還在反覆調整?因為老菜講做工、重火候,重視菜餚入口溫度,抽風不夠強,客人身上會沾染油煙;但冷氣太強,又會讓菜式很快就涼。他以桌邊料理桂花炒魚翅為例,「從炒完到上桌,得控制在兩分鐘內,如果從廚房做完,再等送菜,只要一冷就會出油,魚翅結塊就不好吃了。」

過去在頤宮,肩上扛了15顆星星,可謂壓力巨大,雖然他嘴上沒說,積累的情緒卻反應在身體上,他苦笑說,「唯一能休息時,就是每年生病住院的幾個禮拜。」前年,因為膝蓋要開刀,他索性就提離職。「這幾年,很怕星星在我手上掉下來,乾脆先跑再說。」玩笑話的背後,道盡這幾年伴隨榮譽而來的精神壓力。

現在到雋對陳泰榮來說是人生一個轉點,從事粵菜30多年,如今他想把一身技藝傳給下一代,就如同他的兩位師傅,從不吝於給予協助。用經典粵菜的好手藝,讓南台灣饕客也能吃到扎實如老師傅的料理底蘊。

打破中式料理多為座席的空間,設置板前座區,中間的爐檯可讓賓客五感體驗現場烹調的精彩動態。(攝影:李明宜)

打破中式料理多為座席的空間,設置板前座區,中間的爐檯可讓賓客五感體驗現場烹調的精彩動態。(攝影:李明宜)

〈陳泰榮小檔案〉

出生:1970年
經歷:澳門葡京酒店、向林記餐廳、富臨天下粵菜海鮮餐廳、九記海鮮餐廳、台北喜來登飯店、台北寒舍艾美酒店、頤宮
成績單:蟬聯5屆米其林3星主廚

〈助攻料理神器:陳枝記手工鍋鏟〉

陳泰榮強調,即便都是用陳枝記手工鍋鏟,但新的品項和過去全手工打造的鍋鏟,用起來的手感就是不一樣,現在手上還有的這三把,都是當年老師傅費心思鍛造,弧度、重量用起來都很順手,如今老師傅都離開了,這些手工鍋鏟也成絕響。

陳泰榮重現經典老粵菜

鬼馬炒牛肉:自製油條口感如雙胞胎

廣東人把油條叫做「油炸鬼」,早年的鬼馬炒牛肉是把油條切厚片炸脆,與爽口馬蹄和鮮嫩牛肉快炒,兼備脆、爽、嫩三種不同口感,只不過後來逐漸在餐廳銷聲匿跡。陳泰榮吃遍台灣油條,覺得大多過於硬脆,乾脆自己動手做,好吃秘訣來自於師傅的火候掌控,讓油條外脆內軟,口感如大眾熟悉的雙胞胎,與炒牛肉兩者相乘出美好滋味。

鬼馬炒牛肉:自製油條口感如雙胞胎。(攝影:李明宜)

鬼馬炒牛肉:自製油條口感如雙胞胎。(攝影:李明宜)

桂花炒魚翅:最考驗廚師炒功

據說是清朝時,慈禧太后酷愛桂花,在頤和園廣為種植,之後還命令官廚仿桂花形色創制的一道料理。魚翅本身沒有味道,風味得來自使用的材料,其中桂花並非真的花,而是大火快炒雞蛋形成如桂花雨般黃白相間的細嫩蛋酥。炒魚翅若火候不夠,容易粘鍋,是師傅精湛炒工的體現。

桂花炒魚翅:最考驗廚師炒功。(攝影:李明宜)

桂花炒魚翅:最考驗廚師炒功。(攝影:李明宜)

陳年老菜脯鮑魚扣花菇:網友讚多汁花菇比鮑魚還好吃

過去在蔡辰洋手下做菜十多年,鮑魚用得不少,重點是發鮑不能偷工減料,得按部就班慢慢發。使用八頭鮑做的鮑魚扣花菇,不若傳統是以鮑汁慢火燜煮入味,搭配沒有洗過原汁原味的陳年老菜脯,用醃製的鹹度來吊味,陳泰榮笑說,還有網民說,完全吸附湯汁的花菇比鮑魚還好吃。

陳年老菜脯鮑魚扣花菇。(攝影:李明宜)

陳年老菜脯鮑魚扣花菇。(攝影:李明宜)

鮮蟹肉乾撈官燕:滋補聖品老菜新味

傳統菜式為何消失,有時候難有答案。以前蟹肉官燕是一道養生滋補佳餚,通常用高湯燴煮,做法講究,藉以讓鮮味昇華。陳泰榮改以乾撈做法,但同樣要將燕窩浸發,更要細心揀毛和去除雜質,再以蛋白做為媒介,讓燕窩、蟹肉融合,表現鮮甜和雅致質感。

鮮蟹肉乾撈官燕。(攝影:李明宜)

鮮蟹肉乾撈官燕。(攝影:李明宜)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