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都酒樓名廚何沛源隱身九記海鮮:食材不計成本、細緻手藝,打造內行人才知道的排場
2006/01/05
- 文字 / 盧怡安
打開怡和創投董事長王伯元的手機,選取「Group 4」,一間間餐廳的聯絡電話,就會不斷跳出來。這些餐廳大多不是什麼豪華的名店,從魷魚羹到刀削麵都有,全都是王伯元親自走遍小巷弄,所發掘出來的私房名單。「好吃,又不花大錢!」王伯元說。那種在無名小店嘗到人間美味的經驗,絲毫不遜色於他在創投事業中,挖掘出一家明日股王的興奮與成就感。

九記海鮮店裡只有五張桌子,用餐時總是擠得水洩不通、人滿為患。(攝影:陳郁文)
王伯元對於好不容易收集到的名單,仍顯得嚴厲,只要有一次發現口味不如從前,不夠滿意,這家店恐怕就消失在他的手機當中。「好的店必須要能sustain quality,不能有時好吃,有時不好吃。」王伯元說。 開店已逾15年的九記海鮮,道地的港式口味,往往能無誤的通過王伯元一週兩次的「突襲檢查」,是他多年來鍾愛的老店。
午餐時間,九記海鮮裡只有5張桌子,用賀年片當裝飾的店面,顯得平凡無奇,但是那間只能容納四個人轉圜的廚房,才是洞裡乾坤。裡頭操濃重廣東口音的師傅,正是寒舍食譜開張時的名廚何沛源。他的手藝曾在名人圈中引起陣陣漣漪,是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忠、蔡明興兩兄弟的宴客之選。

玻璃牆上手寫的菜單,顯得簡單樸實。(攝影:陳郁文)
當年寒舍主人蔡辰洋,透過顧問公司,設下三道關卡,好不容易找到了在六條通龍都酒樓掌廚的何沛源,出掌寒舍食譜。現在,何沛源因腎疾退出這家名店的廚房,過去和朋友合開玩票性質的九記,反而成為這條巨龍的藏身之處。
雖沒有像寒舍食譜那樣數百萬的骨董陪襯,九記的菜色仍顯得耀眼,尤其重視一般人容易忽略的細節。老闆娘林美霞說,何沛源最好面子了,即使是端上桌早就看不到形狀的材料,他仍然要選最大、最漂亮的等級,一斤600元的干貝、580元的圓鱈,他的材料費往往高出時下餐廳五成。隨意點來店內的例湯,哪裡是印象中湯清味淡的那種蘿蔔湯,濃重的口味中,隱藏豬小排、南杏、蜜棗、雞腳和十數種中藥材的滋味,從一大桶的份,煲成數小碗的量。

九記的煲湯類皆燉得軟爛透頂,卻又不化形失色,同時保持了湯汁的美味與配料的口感。(攝影:陳郁文)
對店內的師傅來說,何沛源簡直是最囉嗦的老闆,「規矩一大堆!」例如青菜不能直接對齊頭尾切三段,非得用手揀出每一口都是一梗一葉。餐後附贈的甜品芝麻糊,不能用太白粉勾芡,應該用專門的糯米糊一起熬。蒸魚不能熟透,現殺的鮮魚必須控制在適當的火候,使得最裡層的魚肉,在出菜之後還要半生熟的棲在骨上,外層的魚肉口感才鮮嫩。

何沛源對菜餚堅持多,例如蒸魚不能熟透,使得最裡層的魚肉,在出菜之後還要半生熟的棲在骨上,外層的魚肉口感才鮮嫩。(攝影:陳郁文)
就連一般燒臘店常見的腊味飯,沒有預約,老闆也不願意出菜,因為他堅持要用生米去煲,沒有個把小時,汁沒有收乾、沒有鍋巴,他端不上桌。
今天的九記,雖然從店面看不到名人官宴的陳設,但從細緻的手藝,依然是一種只有內行人才知道的排場。
〈九記海鮮〉
電話:02-25424278
地址:台北市長春路104號
推薦菜色:百花釀油條、生抽(醬油)煎草蝦、蒸魚
台北市六條通老牌的「龍都酒樓」前主廚何師傅自行創業多年的店「九記」,是許多粵菜專家的口袋餐廳,時不時要去打卡一下。時下粵菜的差別關鍵在於火候。如生抽(新醬油)草蝦這款常見菜色,醬油必須逼得入味,卻還保持蝦殼脆到可生吞、蝦肉彈到不發硬。煲類如牛舌則得軟爛透頂,卻又不化形失色。何師傅用一道菜2、300元的代價,就讓人點頭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