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尚 Style

文華東方酒店的Amber廚藝總監理查德・埃克布斯(Richard Ekkebus)認為,對食材理解得越多,才是真正的高級餐飲。(攝影:石吉弘)
文華東方酒店的Amber廚藝總監理查德・埃克布斯(Richard Ekkebus)認為,對食材理解得越多,才是真正的高級餐飲。(攝影:石吉弘)

米其林星級大廚Ekkebus的美味大挑戰:我們不用乳製品,但食物依舊美味

2023/11/19

LINE分享 FB分享

我們造訪香港,進行一場永續美食之旅。一家端出法國菜的米其林二星餐廳,卻不用奶油、精製糖;另一家米其林一星餐廳,在地狹人稠之地打造微型菜園。這些摘下米其林綠星的頂級餐廳,如何掀起香港餐飲革命?

第一站,來到銅鑼灣的Roganic。它位於英國卡特梅爾的姊妹餐廳、由英國名廚西蒙・羅根(Simon Rogan)創立的L'Enclume具備一座超過12英畝(約合4.85公頃)的農場,農場即送餐桌。我們聽聞Roganic依循羅根的永續哲學,也擁有一座微型菜園。

主廚薩爾蒙在餐廳內水耕種植各式微型蔬菜,摘取後即送廚房,再端上餐桌。(攝影:石吉弘)

主廚薩爾蒙在餐廳內水耕種植各式微型蔬菜,摘取後即送廚房,再端上餐桌。(攝影:石吉弘)

現場答案揭曉。這座微型菜園出乎意料,不是一般想像的農地,竟是三座溫室櫃,還透出紫外線光。主廚艾希利・薩爾蒙(Ashley Salmon)手腳俐落打開溫室櫃,從成排植物挑選他所需的食材,立刻回到廚房,製作一道「沙地胡蘿蔔、岩石龍蝦、嫩芽和花卉」上桌。色彩繽紛的食用花點綴,看起來像座迷你小花籃。

不像卡特梅爾能擁有寬敞的土地,這些溫室櫃是在香港變出菜園的最聰明方式之一。運用Evogro技術水耕種植微型蔬菜,帶有紫外線的照明設備模擬陽光,針對不同植物,系統自動調整紫外線、照明與水量。Roganic種出莧菜葉、墨西哥萬壽菊、金蓮花和葵花苗等,供廚師摘取與使用。

溫室櫃是在香港變出菜園的最聰明方式之一,運用Evogro技術水耕種植微型蔬菜,帶有紫外線的照明設備模擬陽光。(攝影:石吉弘)

溫室櫃是在香港變出菜園的最聰明方式之一,運用Evogro技術水耕種植微型蔬菜,帶有紫外線的照明設備模擬陽光。(攝影:石吉弘)

Roganic的微型菜園是三座溫室櫃,都市中也能產地直送餐桌。(攝影:石吉弘)

Roganic的微型菜園是三座溫室櫃,都市中也能產地直送餐桌。(攝影:石吉弘)

這場以城市為中心、從田園到餐桌餐飲體驗,也推至屋頂。餐廳與信和物業合作,在銅鑼灣信和廣場推出自己的屋頂農場,種植如茄子、甜菜根、胡蘿蔔與香草等季節性有機產品,再送至餐廳。甚至,邀請客人參加農場教育之旅。「我認為使用永續的食材,是一種不同風格的奢華。」薩爾蒙說。

甜點「高山桃子、攪打羊奶酸奶和無花果葉」滋味清新。(攝影:石吉弘)

甜點「高山桃子、攪打羊奶酸奶和無花果葉」滋味清新。(攝影:石吉弘)

這位主廚給自己和團隊出了題:物盡其用,最大程度利用食材。例如,玉米入菜,但剩餘的玉米葉和玉米芯可以製成茶飲,做為搭餐飲料。他為我們示範一道「桃園番茄、波洛克灣蠔奶油、萬壽菊調味汁」,番茄徹底發揮價值,果皮經發酵,還可變成番茄康普茶。

一道「番茄、波洛克灣蠔奶油、萬壽菊調味汁」,連裝飾的葉子都是番茄汁製成。(攝影:石吉弘)

一道「番茄、波洛克灣蠔奶油、萬壽菊調味汁」,連裝飾的葉子都是番茄汁製成。(攝影:石吉弘)

薩爾蒙看起來能玩轉各種在地食材,但被問到,哪種食材他仍視為挑戰?他的答案是,冬瓜。「英國沒有冬瓜,它是亞洲的食材,」他笑著說,「很多食材我們可以轉換(它的價值),但冬瓜要加入Roganic的菜單,太困難了。」

法菜不用乳製品、降低精緻糖鹽用量,享用可溯源食材才是奢華美食

第二站,我們抵達位於置地文華東方酒店的Amber。它連續15年贏得米其林二星,自2022年以來連續摘得綠星。它打破常規,為了減少食物里程及讓顧客吃得健康,成為一家不使用乳製品的高級餐廳。

廚藝總監理查德・埃克布斯(Richard Ekkebus)回憶起和餐廳的法國糕點師傅對話那一天,當他告訴糕點師,從今天起,不用乳製品製作甜品。糕點師說:「不可能,你瘋了,法國食物就是需要奶油!」

這道自找麻煩的考驗,源於2019年,埃克布斯將餐廳關閉4個月進行翻新工程,他周遊列國,來台灣向小農取經,去摩洛哥習得香料知識,在日本體驗旬食,也造訪歐陸國家學習永續概念及運用當地食材。

廚藝總監埃克布斯不僅是健康餐飲愛好者,也是登山、跑步好手。(攝影:石吉弘)

廚藝總監埃克布斯不僅是健康餐飲愛好者,也是登山、跑步好手。(攝影:石吉弘)

餐廳重新開放後,是全新的Amber。埃克布斯決定順應永續與健康飲食趨勢,改革高級餐飲概念,菜單不含任何乳製品,因乳製品多來自歐洲、澳洲與美國,無論運輸或儲藏,都產生巨大碳足跡。另一方面,減少使用精製糖及鹽,更呈現食材的原味。

※延伸閱讀:怎樣才能減少鹽分,並維持料理美味?用「鮮味」取代「鹹味」

「我們為自己設定規則,必須做許多研究,發揮創造力,想出替代方案,但讓食物依舊高級美味。」埃克布斯說。例如一道經典菜式「赤海膽、椰菜花、龍蝦果凍、特級魚子醬」原本含有奶油、鮮奶油與牛奶,經過團隊不斷測試,推出一個新的食譜,將花椰菜用椰子油燉煮,豆漿回鍋煮沸,打成泥,與用豐富大豆製成的打發鮮奶油混合,產生全新醬汁。

我嘗了一口,它幾乎具有似一般白醬的絲滑,但非常清爽,更能嘗到海鮮鮮味。這道料理原先動物性蛋白約占85%,但經過改造後降至五成,並大幅提升植物性蛋白比例。

Amber多採用時令海鮮,鰆魚料理搭配夜香花、酒粕、日本芥末等。(攝影者:石吉弘)

Amber多採用時令海鮮,鰆魚料理搭配夜香花、酒粕、日本芥末等。(攝影者:石吉弘)

廚房團隊運用創意,透過發酵過程和海帶等食材中的天然鈉,提升鮮味,減少以鹽調味。為了消除油膩感,更採用超過40種不飽和植物油;並運用龍舌蘭蜜、楓糖、蜜糖和原糖等天然材料取代糖。

當然,這並非是一家素食餐廳。針對肉類,埃克布斯也訂下規則,執行責任食材採購,只選用響應動物權益的品牌,例如非籠飼的雞及鵝、以人道及自然方式飼養的鴨肝。飼養期間碳排放量較低的雞、鵝及羊肉不時取代牛肉入菜,減少食物碳足跡。

「我們的行業一直都是按照相同方式運作,你必須充滿創意,打破框架思考,找到解決方案。」埃克布斯說。

「赤海膽、椰菜花、龍蝦果凍、特級魚子醬」原以法式傳統食材如奶油製作,創新做法以椰菜花蓉取代奶油。(攝影:石吉弘)

「赤海膽、椰菜花、龍蝦果凍、特級魚子醬」原以法式傳統食材如奶油製作,創新做法以椰菜花蓉取代奶油。(攝影:石吉弘)

在他心中,美食最終極的奢華,並非大魚大肉、昂貴食材,而是能享用可溯源的食材,「我知道它如何種植、是否使用農藥、運送至餐廳的碳足跡多少⋯⋯,我們理解越多,才是真正的高級餐飲。」而在這份菜單,他期待食物能賦予人們健康能量,「希望他們用餐完充滿活力,可以跳舞;而非過度進食,或去睡覺。」

這場永續美食之旅,重新為Fine Dining下了新註解,也讓我重新思考與食物之間的關係。永續不是自我設限,也不是犧牲某種生活方式,而是跳脫一般思考模式,發揮創造力,想出方案,做出選擇。

放下刀叉,我們去跳舞了。

〈米其林綠星是什麼?〉

據《米其林指南》指出,米其林綠星標榜在永續做法領先的餐廳。他們減少食材浪費,並與注重永續的供應商、生產者合作,甚至不使用塑膠材料。得到米其林餐盤、必比登推介或得到米其林星的餐廳,都有機會摘下綠星。綠星在2020年首次登場,台灣今年有6家餐廳拿到綠星,香港有3家。

〈Roganic〉

地址:香港島銅鑼灣告士打道255號信和廣場UG08
電話:+852-2817-8383

〈Amber〉

地址:香港中環皇后大道中15號(置地文華東方酒店7F)
電話:+852-2132-0066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