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Tag

  • 原住民族實驗教育—土坂vusam文化實驗小學

    January 19, 2022

    傳說排灣族的祖靈會依照墾拓順序與虔誠程度,依序探訪部落子民,而造訪完一輪恰好是五年,因而有敬神耀祖的「Maljeveq」祭(五年祭)。土坂部落堪稱保留全臺灣最完整的五年祭傳統,不僅辦得隆重盛大,至今亦從未中斷過。土坂vusam文化實驗小學在設計課程時,也參照排灣族歲時生產文化的內容,令人動容。排灣模...

  • 排灣說唱 延續大社部落的精神

    January 18, 2022

    回憶起自己的部落大社村(Paridrayan),三十而立Paridrayan 樂團的血液瞬間沸騰了起來,說著當時街頭巷尾門窗不關,經過每棟屋子都能跟裡頭的老人家打招呼,VuVu 見了小孩子也熱絡地關心:「吃飯了沒有?」「我們常開玩笑,你帶著一個碗就可以從部落的頭吃到尾。」主唱戴志翔說。八八風災後,這...

  • 注入新能量 未來的部落樣貌

    January 13, 2022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原住民族文化教育暨生計發展中心主任邱韻芳說,近年來見到不少原住民族青年不只「說」和「記錄」文化,更努力地去實踐,讓她對部落的未來充滿期待。擔任高山嚮導同時從事文學創作的作家乜寇.索克魯曼,對於部落的未來更抱持著一個夢想,就是讓家鄉望鄉部落的高山產業國際化,創造更多商機和就業機會。「中...

  • 年輕的實踐者 呈現部落新面貌

    January 13, 2022

    部落的文化與禮俗多元、傳統工藝精美,更具豐富的生態資源,這些條件讓許多部落經營得十分成功,年輕族人透過規劃文化體驗課程、生態旅遊等,讓部落文化得以傳承,更進一步帶動餐飲、住宿等商機,增加原鄉就業機會,提振部落經濟,也吸引更多年輕人返鄉。這些成果也進一步刺激青年們的創意,近來有愈來愈多型態的發展模式,...

  • 以木雕技藝聞名於世—瑪美里族

    January 07, 2022

    位於馬來西亞的瑪美里族(Mah Meri),馬來文名稱有「森林之子」之意。相傳瑪美里族最一開始是為了躲避海盜的襲擊,從馬來西亞南部海岸遷移至凱莉島,進而定居。瑪美里族是馬來西亞政府核定的18個原住民族之一,現人口數約2,000多人,多數瑪美里族都居住在凱莉島上的村落裡。木雕與面具 背後隱藏神話傳說瑪...

  • 傳承的使命 回復部落的活力

    January 07, 2022

    從1990年代開始,臺灣吹起社區營造的風潮,與此同時,原住民族部落也紛紛為部落發展投入心血。其中,新竹尖石司馬庫斯部落可謂先鋒,1991年在已故老頭目倚岕.蘇隆推動下,推出神木區之旅,透過帶動遊客一起巡山、發展水蜜桃與蔬菜產業,同時回復泰雅傳統「共有、共享、分工」生活方式來經營部落事務,開創令人刮目...

  • 正確辨識野溪風險

    December 31, 2021

    臺灣有著豐富的水域與山林資源,但大多數的學生卻不太熟悉與大自然的相處之道;加上適逢疫情,大家開始轉往山林、水域遊玩,如何在野溪玩得盡興又安全,就得好好請教長期居住在山林中的原住民族了。出門看氣象 山頭現烏雲就快走以前老人家在溪邊工作,只要看到烏雲,就算雨還沒來,都會馬上收拾回家;尤其遇到午後雷陣雨,...

  • 正面擊破困境 陳念琴的拳擊之道

    December 30, 2021

    在東京奧運拳擊16 強賽事的直播畫面中,一位女拳擊手在勝利後高喊一句:「Pangcah nu wawa.」(阿美族語:阿美族的孩子),畫面深植臺灣觀眾心中。她是陳念琴,是臺灣第一位登上奧運殿堂的女拳擊手,花蓮出生、有著阿美與布農血統,兩歲跟著父母移居馬祖北竿島。「爸爸要去馬祖工作,所以全家人跟著爸爸...

  • 卑南族年祭

    December 24, 2021

    每逢歲末元旦前後,便是卑南族最重要的「年祭」。這段期間,每一部落都會舉行盛大祭典,包含訓練少年膽識的「猴祭」——也就是少年年祭,及具備野外求生、部落出草(馘首)意義的「大獵祭」,為期約三週,是既神聖又熱鬧的祭典活動。卑南族的年祭通常由青少年驅邪活動揭開序幕,部落孩子們赤裸上身,臉上塗抹炭灰,手拿芭蕉...

  • 大洪水時期的原型

    November 18, 2021

    臺灣四面環海,因此部分原住民族的文化與生活與海洋息息相關,也有許多關於大洪水來襲的傳說。近海的民族如阿美族、噶瑪蘭族、撒奇萊雅族、卑南族、東排灣族、雅美族(達悟族)等,都有漁撈的傳統技能,且擅用小船,例如達悟族的拼板舟。即使居住於內陸的邵族,也有獨木舟的捕魚文化。這一點都不奇怪,根據考古學家與地質學...

  • 原住民族實驗教育—屏東縣長榮百合國民小學

    November 18, 2021

    屏東縣長榮百合國小最受歡迎的課程之一,莫過於「兒童假日市集」!這場由學生主導的結合文化學習成果,是為了鼓勵自主學習,帶動師生、家長與部落三方。曾有老師買下孩子們合力製作的十字繡傳統服飾,每逢學校活動,她便穿這套喊價到三萬多元的華服共襄盛舉。商業行為背後販售的是一套價值觀,有作者的意志,也有消費者的憧...

  • 淺山部落最鮮甜的滋味—綠竹筍

    November 18, 2021

    每年3 月一入春,暖和的春陽晨光一透入海拔500 公尺以下的淺山竹林,春寒料峭瞬間化作晶瑩露水,竹林新葉反射出晨曦晶光。這個時候,筍農就要開始忙碌了,他們總是大清早三、四點早起,帶著竹筍切刀、鏟子、竹簍、麻布袋等工具,開著農用小卡車上山挖竹筍。這一路可以挖到10 月,比較懂得現代竹林管理的筍農,甚至...

  • 楊勇緯:相信自己、堅持走下去

    November 18, 2021

    因為媽媽曾是柔道選手的緣故,楊勇緯年幼時,經常在訓練場上看著媽媽和哥哥練習柔道。「小時候,看著他們摔來摔去,覺得非常有趣。」受家人影響,楊勇緯也產生興趣。國小三年級接觸柔道後,就愛上這項運動,進入體育班專注於訓練。常勝軍的第一次挫折與生俱來的天分,再加上努力不懈的鍛鍊與訓練,讓楊勇緯在柔道場上如魚得...

  • 自救救人基本功

    November 18, 2021

    每年入秋之際,全臺慎防颱風,以近年最嚴重的是2009 年「八八風災」為例,當時部落遭災,許多中壯年族人主動承擔救援重任,以原住民族傳統面對天災的古老智慧,結合現代逃生觀念及工具,成為當下絕佳的救災武器。野外求生達人兼花蓮義消周志強經常執行野外救援任務,使用技巧除了有從小方式來進行救援,他建議部落年輕...

  • 划出賽德克文化長河——幽谷.瓦歷斯(Yoku Walis)

    November 13, 2021

    「以前我們賽克德族女生要會織布才可以文面,但現在不一定了,部落耆老說:『以前的人不會說完成什麼樣的成就才能文面,而是時間到了,自然就會去做的事情。』」這種「做了就對了!」的態度,確實是幽谷.瓦歷斯開創人生的妙門。能力和美 文面象徵榮耀《消失的幽谷》專輯封面採賽德克女子左右各半,左方是堅毅清秀的幽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