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Columnist

春天的消息—箭筍先發

天然、健康、鮮甜

2022/05/26

  • 文字 / 林瑞珠
LINE分享 FB分享

每年3、4月便進入箭筍產季,山上的箭竹筍區開始湧入人潮,除了採筍的筍農在忙碌著,還有前來體驗採箭筍樂趣的遊客,他們參加當地社區團體推出的生態導覽,還可享用一頓傳統野炊箭筍大餐,展現民間無限活力。

走過冬寒、一入春,花蓮的萬榮、光復地區,以及臺東、宜蘭、南投、嘉義山區,還有北海岸的石門、平溪、金山、三芝等地市場,經常可見路邊有人販售現剝箭筍。嫩筍呈細長狀,大約長15公分、直徑1公分左右,質地細嫩且筍肉白亮者十分可口,是春天最鮮美的滋味。

箭筍是3、4月季節限定的山產美味,臺灣的箭竹乃箭竹屬的包籜箭竹種(學名:Pseudosasa usawa i Hay),經常可見於闊葉林中;春天會發筍,每年從2月下旬開始發芽破土,3月初即可陸續採收,因為生長期短故沒有病蟲害,無論野生或人工種植都不需噴灑農藥和施肥。

由於竹筍富含高纖,有助於人體新陳代謝,又有豐富的水分、蛋白質、鈣、鐵、維生素A、維生素C等物質,故在近年來已成為養生的好食材。此外,箭筍還能當作建材,例如阿美族的傳統茅草屋就是用箭竹來搭建牆壁及圍籬。

每年3、4月是箭筍的盛產期,在市場可見其販售。

太巴塱箭筍

臺灣種植箭竹筍面積大約2,000多公頃,花蓮及宜蘭約占一半,成為當地特產。其中,光復鄉箭竹筍的栽培面積約100公頃,大部分集中在太巴塱部落,年產量可達400至500公斤,品質優良。近年來部分農友利用箭竹的生長特性來發展觀光休閒旅遊,推出生態解說、採筍體驗以及箭筍大餐,深受遊客喜愛。

太巴塱位於海岸山脈西側,低海拔山坡地很適合箭筍生長,當地稱為孤竹筍,阿美族人稱它為da'ci,使得太巴塱成為花蓮箭筍最大宗的產地,所生長出來的箭筍口感細嫩,品質極佳。

阿美族農友曾清安表示,他的竹林是當隔壁園區蔓延過來時,他仔細觀察後,決定把父親種的梧桐改作箭竹林,所慢慢整理出的純竹林。每年9月,他就開始整理竹園,同時闢出一條竹林小徑以利作業,並在邊界加強鐵絲網圍籬,阻止山羌、山豬進入園區。他也補充,一定要清除小花蔓澤蘭,以防其爬上竹子、捲起竹葉,使竹子枯萎。

每逢3、4月盛產期,除了可見市場販售之外,花蓮光復鄉、萬榮鄉的許多部落都會同時推出採箭筍體驗營;農會每年也會推出箭筍大餐,包括涼拌、快炒、箭筍湯、箭筍燒肉10道菜色,吸引超過千名食客參與。現場除了農特產品展售外,還有烤箭筍、剝筍、童玩製作體驗,亦會帶遊客逛遊箭筍園。

採箭筍體驗營可以吃到豐盛又充滿新鮮野味的箭筍大餐。

光豐地區農會總幹事張明發特別讚賞太巴塱部落的箭筍,他提到,過去20年光豐農會都會利用產期舉辦千人箭筍宴活動,雖然去年及前年因疫情停辦,但今年已恢復,也有農特產品展售,讓民眾有吃又有拿,即刻享用箭筍美味。

今年天氣乍暖還寒,箭筍產季稍微延期,所以一直到4月上旬都會是品嚐箭筍的好時機。光豐農會也和光復鄉公所合作,農民得以每天將當日現採的箭筍直送吉安鄉好客廣場販售,讓消費者買回家自己料理,也有益農民增加收入。

萬榮鄉箭筍

花蓮的另一個箭筍盛產區位於萬榮鄉,主要產區是紅葉部落及馬遠部落,占地200公頃,多生長在海拔500公尺的山坡地,屬高山原生種,稱為「吞雲箭筍」。每年鄉公所都會在3至4月初舉辦箭竹筍文化節,推出箭筍餐及以紅葉部落太魯閣族和馬遠部落布農族的文化體驗。

嘉義箭筍

嘉義阿里山地區亦產箭筍,箭竹乃鄒族生活領域常見的植物,主要分布在中海拔以下的山區,竹桿纖細、高約2公尺,葉片通常呈全緣,長度有10公分、寬2公分,竹叢密生,是極佳的防風屏障。鄒族人稱箭筍為Pasu-Aulu,他們會拿來生吃,也會火烤或水煮,吃的時候用力擠出筍心,最能吃出箭筍原味,也可以拿來與豬肉、雞肉拌炒,再以山楜椒調味最對味。此外,鄒族人還會拿箭竹製作器具,傳統的獵具陷阱與農具均廣泛使用,例如箭、釣竿都常用箭竹製作。

南投箭竹筍

南投的箭竹林生長在海拔幾百到1,000公尺的山上,魚池鄉、仁愛鄉、信義鄉一帶常見,日月潭周邊也有不少,多屬野生箭竹林。南投的產季也比花蓮稍晚,產出的箭筍長得較細瘦,4月乃盛產期,這段期間常會有山民在林間尋找野味,後來因觀光及餐飲需求,農民開始人工種植,故近年也成為當地特產。

箭筍料理很多元

箭竹筍的筍籜基部呈紫紅色,剝殼後長15至20公分,粗如手指,選購時以質細肉白者為上品。雖然箭筍一年當中只有春季盛產,但利用農產技術製成真空包裝後,一年四季都能品嚐到其新鮮的滋味。賽德克族人黃曉萍表示,如果盛產期在市場買到新鮮現剝的箭筍,可以先汆燙再冷凍或冷藏;帶水冷藏可保存一個月,冷凍則無須帶水,可保存數月。

箭筍的料理方式很多元,可涼拌、煮湯、燜肉,也可快炒,一般常見的箭筍炒肉絲、箭筍清湯、蠔油劍筍、香菇炒箭筍等等,都很受歡迎。

採好的箭筍可以用細藤綁起來,以方便攜帶下山。

※原文出自《臺灣原YOUNG雙月刊》No.96期
※想了解更多原住民族的自然智慧,歡迎按讚追蹤「Ho Hai Yan 台灣原Young」粉絲團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