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Columnist

原住民族的山訓準備

吹響戰爭前哨

2022/05/27

  • 文字 / 林瑞珠
  • 整理 / 採訪協助 / 古總結、莊莫俄、陳建華、張新義、周卡爾帝、鄭浩祥、利錦鴻、胡敏杰、林清美
LINE分享 FB分享

近期俄烏戰爭讓人意識到戰前準備的重要性,原住民族傳統山訓、野外求生的專業也因此顯現出來;再加上其長幼有序的傳統與現代軍事訓練紀律不謀而合,故在戰爭前夕,很容易動員年輕人保護部落及族人。

假使有那麼一天戰爭發生,誰最有可能自我保護呢?無疑地,必然是原住民族,因為其部落制度與體格上的優勢,讓他們得以在短時間內凝聚向心力,組織起來保衛部落。

部落制度讓男子更容易組織動員

為何原住民族的部落比較具有組織能力,原因在於傳統部落就是一個小國寡民的概念,每個部落都有其嚴密的部落制度。例如:泛泰雅族、賽夏族、布農族的部落都由同一個家族組成,採用長老和議制,而排灣族、魯凱族、泛鄒族則有頭目領導,部落男子從小就會跟隨父祖輩以及部落耆老上山學習狩獵,從中訓練團結,負起守衛部落的責任與技能。

太魯閣族會在感恩祭時,進行山訓演練。

東部母系社會的阿美族、卑南族、噶瑪蘭族、撒奇萊雅族,以及東排灣族、東魯凱族都有年齡階級制度,男子終其一生都與男子會所有著密切的關聯,只要一到青春期,大約12歲後,就要住進會所,自此長達8、9年的時間,都得過著團體生活,同時也要為部落服勞役,並培養長幼有序的服從觀念。

太巴塱部落年齡階級協會理事長,相當於傳統的青年會會長陳建華表示:「透過會所的訓練,原住民族才得以在危機環伺的原始部落中生存,對抗其他部落的敵人以及野生動物,因此會所的設置具有社會、政治、經濟以及教育等多重功能,乃維繫傳統部落族群的生存命脈。」

雖然現代化的物質生活以及民主制度、資本主義進入部落,使部落組織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但豐富部落的張新義仍認為族人對部落依舊有著一定的向心力,會比漢人更容易組織動員。

卑南族南王部落的耆老鄭浩祥12歲時就住進少年聚會所,他表示雖然會所制度已被正規教育體系取代,但透過祭典及文化的傳承,大部分的部落青年仍以此為中心,定期聚會、討論、辦活動,自然培養出兄弟般的情誼,凝聚共識。

原住民對武器較熟悉

因為有狩獵文化,原住民族具備基本的狩獵工具,包括獵槍、刀、茅,同時也會製作陷阱。陳建華認為:「一旦敵人攻進部落,起碼可以抵擋一下,不會馬上被入侵,而且可以立刻運用年齡階級制度來組織部落的男性,保護老弱婦孺。」

花蓮豐濱鄉豐富部落的張新義,從小就跟著父親輩上山學習狩獵的技能,16歲就加入射擊協會,年屆服役,被網羅為射擊種子教官。他說,不僅是他,許多原住民族在戰術方面的表現都很突出,多成為職業軍警,故如果戰事一起,組織效率必定勝過漢人。

達魯瑪克族的部落附近有日據時代日軍挖掘的山洞,空間可供族人避難。

容易找到掩護的地方

假使需要避難,阿美族周卡爾帝認為高山就是最好的避難所;而他並不擔心家人在山上的生活,因為野外求生對於原住民族來說就像野餐一樣自然,套一句常從獵人那裡聽來的話:「只要有一把刀,縱走中央山脈就沒問題。」

住在臺東達魯瑪克部落的胡敏杰表示,如果戰爭真的打來了,部落附近有幾個日據時代日軍挖掘的山洞,由於當時把山洞作為飛機檢修的場所,深度有10餘公尺,一旦戰事發生,部落族人就可以躲避進去。

對原住民族而言,在野外求生是稀鬆平常的技能,很輕易就能找到水源並用自然材料汲水。

平民備戰物資及空襲避難點

南王部落的耆老林清美老師回憶起二戰時美軍轟炸的時光,她說當時家人隨時都會準備棉被和一點食物,如果要往山上躲避,就可以拿了東西就走。如今70幾年沒有戰爭,只剩山上還有碉堡,假若需要躲空襲,可以上內政部網站查詢各村里空襲緊急避難地點,或者找當地派出所詢問。

※原文出自《臺灣原YOUNG雙月刊》No.96期
※想了解更多原住民族的自然智慧,歡迎按讚追蹤「Ho Hai Yan 台灣原Young」粉絲團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