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Columnist

南島民族船隻文化

與大海緊密相扣

2022/05/26

  • 文字 / 林瑞珠
LINE分享 FB分享

根據近代國內外學者的研究,南島語族起源於臺灣,其後乘著船隻擴散到整個南太平洋的許多島國,形成南島語系國家,他們航行的船隻僅是可以承載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小船。

這樣的文化軌跡至今仍可在一些濱海的族群中觀察得到,最明顯的是東海岸,現在仍有族人以海為生,於每年春天下海捕魚前都會舉辦海祭─各部落分別舉行,並經過族人議定日期後,眾人會帶著漁網、合力把竹筏拖到海邊,獻上米酒、米糕、豬肉等祭品,由祭師主持祈禱儀式,祈求天神保佑出海平安、漁船豐收,之後才將小船推入海中,航向大海。

海洋民族所發展出來的文化祭典與傳承都和大海緊密相關,船隻就是重要的工具與媒介。至今噶瑪蘭族、阿美族仍保有以竹子編成的竹筏及木船,蘭嶼達悟族則有更為精美的拼板舟,每年飛魚祭後,需要造船的家族便會開始進行,先上山尋找適合的木料,選擇21至27塊不同的木板進行組合,再以木棉或樹脂接裝起來而免去鐵釘,最後進行彩繪,需時約一年。至於地處臺灣內陸的邵族則仍保有獨木舟,以一整根大樹幹雕鑿而成。

※原文出自《臺灣原YOUNG雙月刊》No.96期
※想了解更多原住民族的自然智慧,歡迎按讚追蹤「Ho Hai Yan 台灣原Young」粉絲團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