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Travel & Leisure

失衡而完美的強者≒潛在憂鬱焦慮症

精神科醫師表示,罹患憂鬱症的,往往都是那些過度正面的人 ...

2016/06/24

LINE分享 FB分享

「可是老師,這些療癒放鬆的瑜珈姿勢,我覺得都是弱者才需要的耶,我不是弱者」,這位學生,因為失眠與醫生檢查不出的頭疼而來上瑜珈課,長期依賴安眠藥與止痛藥,但等到失眠略為好轉之後,便迫不及待地想要練習強度很強的練習;在生活中,他也是社會價值觀認同的「強者」、永遠「正面思考」:成功的事業與家庭、姣好的容貌與身材,就只有健康狀態,是他無法「控制」的。 他沒有再回來上課,因為在課堂上他感覺不到自己的「強」、「正面」,滿足不了他給予外界的「完美形象」。

失去平衡的強者  不允許自己示弱 
過度正面的強者,拒絕看見自己呈現「弱者」的面相、無法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當挫折出現時,他們習慣用意志力去克服;但當身心需要休息的時候呢?他們往往把它視為「弱者」的需求,而逼迫自己外在持續表現亮麗,當負面思考出現,他們拒絕接受,拼命壓抑這樣的感受,希望自己以最快的速度好起來,以最好的狀態面對世界。
身心原本的渴望很簡單,只是需要休息,但過度正面,卻把這樣的渴望貼上負面思考的標籤,反而想展現更多更完美的自己,當休息的渴望不斷被壓抑後,可能就是憂鬱症的開始:因為憂鬱症就是身心逼迫你完全休息的方式。

強者所誤解的放鬆  是迎擊更強烈的挑戰
他數月之後在與我連繫:選擇去練重訓後,他的身體曲線變的亮麗緊實,但失眠與頭痛卻更為嚴重,他迷戀上重訓時的自己是個強者,卻忽略了身心在一日緊繃工作後,想要的是休息,而不是被強迫操練。



成功人士另項專業:封閉心扉

「老師,我不是憂鬱症喔,我很樂觀啦!只是睡不著跟頭痛而已。」無法承認身心失調的他,精細的妝容也無法掩飾憔悴的臉色,也拒絕與我聊他的身心狀況,我只好用放鬆的瑜珈姿勢助眠,讓他願意為了睡眠繼續上課,照顧身心想休息的渴望,逐漸地,他願意穩定地來上課,身體也好轉了些。

「為什麼他這麼不了解自己?」

「為什麼要等到身心失調的時候才願意照顧自己?」

訴苦取暖就弱了  強者臉書報喜不PO憂
社會價值觀對於強者關注的篇幅永遠多過弱者;社群網站上,每個人都在急著與朋友宣示我現在過的有多好,沒有人敢訴說自己的低潮;流行努力用重訓讓自己變強,沒有人有耐心傾聽「弱者」,連我們自己都沒有耐心傾聽自己的弱:我們只想用最快的速度變強變完美。我們無法聽見真正的需求。所謂「負面」,只是觀察事物的一種角度,甚至在危險的時候,昰提醒的警報器,但當人過度正面,一昧聽不見負面的聲音,甚至不斷往危險的地方衝,讓身心陷入很大的疲累感,不斷累積,只好將失衡狀態表現在身體上。

面面俱到不打擾他人  自己承擔負能量
正視負面的力量,當負面警報器響起的時候,允許自己休息,用中立的態度與自己相處。而所謂的成功人士,於公於私,生活事業體所照顧相關聯的人員眾多,負能量被壓縮至底點,宛如壓力鍋爆炸,一發不可收拾,甚至有不希望麻煩或打擾別人的心情,自我吞食壞心情。更甚者,做出令親愛的家人朋友傷心難過的傻事。

其他參考資料:
▷為什麼正面想法的人反而容易生病呢?答案簡單又清楚:過度正面讓人忽略危險,變得無法適應現實,無法適當宣洩內心的負面情緒。

▷更令人擔心的是,正面的人可能出現自律神經失調的身體症狀,明明已經厭倦演出正面積極,卻無法變得負面,心理失衡狀況只好表現在身體上。

▷看來正面思考確實充滿了危險,那早已被汙名化的負面思考呢?

▷負面思考幫過度的正面想法扮演踩剎車的角色,像紅花配綠葉,以負面評估,正面解決來面對困難挫折。

▷「加些負面觀點,反而更能正確地看到現實。」日本精神科名醫最上悠在他的暢銷書「負面思考的力量」這樣提到。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