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 Gourmet

歸綏街粥飯小菜

2015/08/18

LINE分享 FB分享

1952年生於台北,著有《理想的下午》,曾晃蕩走過台灣數十個大小鄉鎮,品嘗過一百多種小吃,經過千錘百鍊的目測直覺,一眼就能看出小吃厲害與否。

十年前,作家楊照某一次和我聊到,說我寫台北,總多偏南區;噫,旁觀者清,的確我是。實則北區我亦頗樂探看。近二十年北區越發沒落,下午有時甚而顯得寂寥,正是台北最有趣的一處遊蕩區塊,小吃一項,亦甚豐富。

歸綏街近重慶北路口,有一家開了四十多年、沒有店名、只稱「清粥小菜」的「飯桌仔」(即今日「自助餐」的早年代形式),每日傍晚,人潮洶湧,對著二、三十樣小菜選自己要吃的。我常是其中一員。多半點滷白菜(二十元)、芥菜(十元)、高麗菜(十元),有時加一尾肉鯽仔(三十元)或黃魚(五十元),有時加一碟紅燒肉(二十元),就著半碗白飯(五元)吃。吃完,再踩原路走個七八百公尺回捷運雙連站,乘車回家。

它的滷白菜,不擱肉皮,只擱魚皮與豆腐皮,湯汁中不見一滴油絲,最清雋。我幾要說是北部各家售滷白菜中最佳者。冬日芥菜登場,此店每天要炒出好幾盤,有時菜才出鍋沒幾分鐘,常又要再炒。它的芥菜,梗子與葉子各占一半,有時梗子還更多些,令許多「芥菜梗子迷」直呼過癮;由於是大鼎炒,火力旺,這炒芥菜恁是好吃。我有時還叫兩盤。

魚,亦有多味,皆頗鮮嫩,足見它是今日食材即烹成今日菜餚的忙碌店。這也是我常倡「優質小吃鋪往往比緩滯不勤的大餐館更能製出新鮮菜餚」的理由。

它的紅燒肉,取「三層」(即皮、肥、瘦三段兼備,且瘦的部分最多),切成較細條,約當無名指之粗細,以醬油與蔥段同燒,滷燒得腴韌有勁,即使攜回家,與白飯拌和一道,像是權宜的滷肉飯,亦比大多的店所賣之滷肉飯尤多勝也。有時忽接電話,有朋友約喝紅酒,在此趕緊買上一袋,攜至友人家,居然在cheese、salami等眾味精挑酒食環繞中最受好評。

七○年代初,歸綏街、保安街猶是台北重要妓館區時,我們少年偶爾故意走經,既帶些好奇窺視,又須快步通過以免被阻,便這麼對這襲神秘的舊街風情有一絲淡淡的北里感受。

此店恰處舊街區,食客不乏舊時模樣,而打扮入時仕女亦照樣樂於同桌而食,面毫無難色,我更樂坐其中,有時一週七頓。突想起明人袁中郎有文謂:人生至樂有五,至第四樂,已是最高境界,隨後不及十年,家產蕩盡,「托缽歌妓之院,分餐孤老之盤……五快活也」,噫,善哉其言,此風雅又一極致也。

風雅,吾不敢言,但若是老來潦倒了,弄到討飯了,那麼最好也能在此店門口來討,乃菜好也。

小檔案_歸綏街粥飯小菜

地點:台北市歸綏街158號
時間:下午4時半至夜11時
休假:不定。會事先寫於黑板

小檔案_舒國治

1952年生於台北,著有《理想的下午》,曾晃蕩走過台灣數十個大小鄉鎮,品嘗過一百多種小吃,經過千錘百鍊的目測直覺,一眼就能看出小吃厲害與否。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