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 Gourmet

法國在每年1月6日主顯節會食用傳統甜點「國王餅」(也稱國王派),裡頭藏有一個小瓷偶。(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法國在每年1月6日主顯節會食用傳統甜點「國王餅」(也稱國王派),裡頭藏有一個小瓷偶。(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法國新年必吃甜點「國王餅」,吃到瓷偶好運一整年

2015/08/03 (2024/12/19 更新)

LINE分享 FB分享

台灣掀起的歐式麵包熱潮,除了大街小巷開了不少麵包店,另一項鮮明的變化則是,各式歐洲節慶款麵包、甜點也跟著進駐店裡。特別是年底時從義大利耶誕麵包潘娜朵尼(Panettone)水果麵包、同樣含有大量果乾的德國耶誕麵包史多倫(Stollen),到法國新年吃的國王餅(Galette des Rois,亦稱國王派),讓台灣也瀰漫著一股歡度節慶的氣氛。

※延伸閱讀:聖誕節的甜蜜救贖潘娜朵尼(Panettone):吳寶春也想學的義式經典

※延伸閱讀:德國聖誕吃什麼?回溯15世紀開始的經典麵包史多倫

最具趣味的,非國王餅莫屬。這是法國在每年1月6日主顯節(l’Épiphanie)會食用的傳統甜點,圓圓的杏仁酥餅,裡頭藏有一個小瓷偶(Fève,蠶豆之意,最原始為擺放蠶豆),切成數塊後,誰吃到瓷偶就是當天的國王或皇后,可配戴皇冠,挑選另一人當國王或皇后親吻擁抱,也得負責準備來年的國王餅。這幸運象徵倒有點像中國北方人過農曆年,在水餃包入錢幣的習俗。

國王餅的概念簡單,由兩層酥皮包覆杏仁餡而成,但卻有相當製作難度,珠寶盒法式點心坊的負責人林淑真表示,若技巧不佳,上下兩層酥皮的密合處在烤製過程很容易彈開。大地麵包店長劉美娟同樣認為,派皮要製作出如法式可頌的層次感的確不容易。至於內餡,法國人每年要吃上好幾個國王派,所以也漸漸出現別於經典杏仁餡的款式,像是加入栗子。

不知是太過新鮮,還是有點恐懼會把瓷偶吞下去,在吃國王餅時大家似乎都小心翼翼、屏氣凝神,直到答案揭曉的那一刻。在國外,通常會巧妙安排讓小朋友吃到。不過,還是得提醒,硬邦邦的瓷偶不能食用,過過洋葷癮也得注意安全。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