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 Gourmet

瑞典西岸大啖漁村美食

2015/08/03

LINE分享 FB分享

走遍瑞典西岸的漁村,揚帆穿梭於繁星般的小島之間,尋找讓歐洲人最引以為傲的傳統美食文化。

培爾.卡爾森(Per Karlsson)站在他的堅忍號(Tuffa)帆船甲板上,右手握著一把鋒利的刀,左手拿著才被剝去蠔肉的牡蠣殼,雙唇緊閉的臉上表情專注,像是努力回想鑰匙究竟放到哪兒去了?一分鐘過後,培爾才將牡蠣吞下肚,臉上隨即露出大大的笑容。「吃牡蠣就像和大海接吻一樣,」他這麼形容,順手將牡蠣殼扔回大海,「你必須讓牡蠣在你的口中稍事停留,才能嘗盡裡頭的萬般滋味。」

格列博斯塔德(Grebbestad)是瑞典的甲殼類海鮮重鎮,培爾.卡爾森(Per Karlsson)在這一帶以打撈野生牡蠣為生;他的弟弟拉爾斯(Lars)則是世界上挖牡蠣速度第三快之人,挖完三十顆只需二分四十五秒。他們兩人共同經營「牡蠣美食之旅」,載著訪客在岸邊淺灣處捕撈牡蠣,傳授品嘗新鮮牡蠣的藝術。

此處海水冰冷,海洋生物生長速度緩慢,也因此牠們能吸收更多礦物質,滋味也更加鮮美。這裡的牡蠣入口後散發奇妙層次感:先是鹹水的特殊氣息,接著是蠔肉的滑嫩質感,最後還有一股回甘餘韻。「每顆牡蠣的味道都不一樣,」培爾解釋道,「有些比較甜,有些礦物質味道較重,這就是讓人百吃不厭的原因。」對瑞典牡蠣情有獨鍾者,不只培爾一人。十七世紀時,瑞典國王曾經宣布所有牡蠣全歸王室所有,每一顆都得上貢到斯德哥爾摩(Stockholm),據說後來因某位王室成員吃進一顆壞掉的牡蠣,在廁所裡蹲了許久,才決定將牡蠣的所有權重新還給老百姓。

位於瑞典第二大城哥德堡北邊,僅以一座小橋和陸地相連的小島克雷德斯爾摩(Kladesholmen),長度不到一公里,被暱稱為「鯡魚島」。很難想像這座小島竟然是瑞典的鯡魚狂熱發源地:十九世紀末,足足有七十五間醃漬鯡魚的工廠在此林立,將鯡魚賣到全國各地。只不過,如今只剩下一家鯡魚加工廠、一間鯡魚博物館,以及矗立在小島入口處一家名為鹽與鯡魚(Salt & Sill)的餐廳,為當年的盛況留下見證。餐廳主廚喬納斯.艾斯卑佛斯(Jonas Espefors)是瑞典的醃鯡魚料理達人,喜歡在談話間像名哲學家般沉思半晌。

醃漬過的鯡魚就像一張等著被上色的空白畫布。每年的鯡魚週,喬納斯都會在年度鯡魚大賽上參上一腳。這場比賽就像是克雷德斯爾摩的達人選秀會,許多明星獲邀擔任評審,哪個參賽者所研發出的鯡魚口味最特別,便可以抱走年度大獎。「講到鯡魚,唯一的限制就是看你的想像力能走多遠,」喬納斯解釋道,「我曾經做過奇異果鯡魚、椰子鯡魚,甚至嘗試過巧克力口味的醃鯡魚,可惜皆功敗垂成。」喬納斯若有所思的望著窗外水岸,雙手在圍裙上撢了撢,轉頭步入廚房,「老實說,巧克力口味的醃鯡魚真的有夠噁心!」

向西駛去,進入斯卡格拉克海峽(Skagerrak Strait)後,島嶼越來越小、越來越散落零碎。末端是名為天氣群島(Weather Islands,瑞典文為Vaderoarna)的丁點大小島,因為島上海風凜冽,所有植物都橫著生長。「島上的所有植物都不能吃,」麥可.漢森(Mikael Hansson)說道,「冬天海水結成冰,島上居民去不了內地,唯一能吃的,僅剩下海裡的魚,要不就得偷鳥巢裡的蛋。」他是天氣群島民宿的主人,而這間民宿是由當年領航員和家人所住的房子整修而成。

麥可從波濤洶湧的大海裡將食材打撈上來,我們腳前籃子裡裝的,正是今天下午剛剛捕獲的新鮮漁獲—螯蝦。麥可將螯蝦放進煮沸的鹽水裡汆燙幾分鐘後,挑了幾隻用大石頭將牠們打碎,「這道菜在高級餐廳裡是吃不到的。」每年夏天,這裡都會舉辦螯蝦派對,活動包括:吃螯蝦、戴紙帽、忘情豪飲,以及之後要命的宿醉。一九二○年代,瑞典政府曾考慮全面施行禁酒令,但有民眾以吃螯蝦就該配酒為由提出反抗,最後,小蝦米戰勝了大鯨魚。

夜幕低垂,隨之而來的是夏日風暴。現在專職從事漁業的瑞典人已經不多,但血液裡仍流著一股航海熱忱。暴雨後雲開了,岩石濺起的白色浪花,轉眼在黑暗中化為烏有,僅於空氣裡留下一股鹹鹹的氣味,彷彿呢喃著海上的冒險,以及大海的慷慨恩賜。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