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Tag

  • 原鄉擴散——南島交通

    April 03, 2024

    南島語族的擴散是史上最偉大的族群遷徙故事之一,根據「台灣原鄉論」,考古學家推論,南島語先民在四千年前從臺灣搭無動力小船出航,將新石器時代文化傳入菲律賓,之後再從東南亞航向遠太平洋地區,最遠抵達馬達加斯加島,距離超過6,500公里!就地取材,古老的航海智慧誰能料到如此漫長的航程,交通工具竟然只靠著自己...

  • 莎韻.西孟:全力以赴 盡可能不要放棄

    April 02, 2024

    泰雅族導演莎韻.西孟(Sayun Simung),來自台中環山部落。2012年回到家鄉,以「回家三部曲」為主題,用鏡頭記錄泰雅族人以及部落的故事。她的作品《好久不見德拉奇》,入圍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影展亞洲新力競賽片,獲得國際影展好評。環山部落是梨山地區最大的泰雅族部落,這個美麗的部落,位在高海拔山區...

  • 植物染原料採集方式

    April 02, 2024

    傳統臺灣原住民族凡事就地取材,採集染料植物亦不例外,薯榔、檳榔、九芎、薑黃,以及可染色的花草果實,都需要男女分工到野外採集。時下植物染愈來愈風行,一些課程除了在課堂上染布,也會帶領學生到野外採集染料植物,還有一些獵人學校、野外生活體驗營則會帶領學員上山認識植物,或將薯榔等染料植物當作沿途導覽的題材。...

  • 植物染當代發展概況

    April 02, 2024

    色彩可以美化生活,增添衣飾用品的美感顏色,促進生活品質及樂趣,讓人心情愉悅,增加自信。和化學染相較,植物染色澤樸實溫潤且有益於健康,所以即使現代服飾線材已被化學染大量取代,還是有許多人熱愛植物染。許多原民團體、社區大學也常出現自然染、植物染課程,讓人們從手作中感受到反璞歸真的滿足感與樂趣。甚至一般中...

  • 原住民族的七彩植物染

    April 02, 2024

    臺灣原住民族對於植物的運用,除飲食之外,也發展出植物染的技術,表現在服飾及漁獵工具上,薯榔、福木、藍草都是常見的染料植物,還發展出用草木灰、石灰、鹽、泥土來當染媒劑以增豔持久。現在化學染當道,難免有汙染之虞,回復傳統植物染才是友善環境之道。植物染多變化很多人都有在樹林草叢間穿梭探索之後,發現衣褲染上...

  • 跟隨著祭典愛護鄉土

    December 15, 2023

    「久美」的原住民語為Mahavuan,是鄒族語Mamahavana的布農族語化。久美部落最初是鄒族人的棲居地,受天災與日治時期政策影響而漸漸遷離。隨著久美國小推動民族實驗教育,傳統祭儀與文化場域接連被逐一復興,並賦予新時代的價值。週而復始的生命禮讚 從祭典講述生活久美國小坐落玉山山腳下,是全國唯一...

  • 可靈活運用的大葉片植物

    December 15, 2023

    原住民族對於大葉片植物的應用包羅萬象,例如野菜採集打包,只要一張姑婆芋、血桐,就可把採集來的野菜分類包裝。大葉片也經常被拿來包粽子,最常見的是排灣族、魯凱族用月桃葉及假酸漿包「阿拜」和「祈納福」,野薑花、竹葉、香蕉葉則可以包熟食、當餐盤,只要避開有毒的植物例如姑婆葉來包裝熟食即可。此外,檳榔葉鞘還可...

  • 拉卡.巫茂Laka Umaw──浪遊小孩的無定向飛行

    December 15, 2023

    我一直希望所有創作都能趨向母語,用音樂的本質跟大家溝通。因為個性不受拘束,學弟於是稱呼拉卡.巫茂為「阿飛」,這個綽號跟著他大半輩子,也成為他四張族語專輯的重要意象。看似嚮往遠方,其實拉卡.巫茂半生流浪都在用母語創作記錄自己的根,特別是15年前去雲南流浪三個月,更讓「浪子」二字深化他對賽德克族的認同感...

  • 高「植」感民族——南島植物

    December 15, 2023

    對南島民族而言,植物不只是補充營養與能量的食物來源,還可以作為工具或建築的天然材料。尤其當經濟條件不佳時,愈是營養價值豐富的作物,也愈被重視,甚至能藉其形體或特性蘊含吉祥的象徵。高經濟價值 生活必備聖品具高經濟價值的椰子樹,關島的查莫洛人稱之為「生命之樹」(Mother Tree),南島民族普遍應...

  • 漁獵文化的現代發展

    December 15, 2023

    傳統原住民族的生活與保育觀念密切結合,會依照不同魚種避開繁殖期來捕魚,然而溪流生態也曾因釣客蜂擁而受到破壞,於是一些有智之士便發起原住民族護魚行動,最早從鄒族山美部落達娜伊谷開始,後來許多部落也跟進,30餘年下來便對臺灣溪流生態產生正面效應,不但吸引眾多遊客,更讓青年返鄉,對於傳統文化的傳承以及原鄉...

  • 表達謝意的漁獵祭典

    December 15, 2023

    原住民族對天地向來懷抱崇敬,經常舉行各種祭儀以表謝忱,每年進入漁獵季節之前都會舉行與捕魚相關的祭典,例如卡那卡那富族及鄒族的河祭;而住在溪流附近的撒奇拉雅族及阿美族部落則有捕魚祭,邵族也有拜鰻祭等等,祈求祖靈及天神賜予漁獲以供應所需。卡那卡那富族河祭居住在楠梓仙溪畔的卡那卡那富族人每年入夏5月,在梅...

  • 黃瀞怡(小薰)Amuy: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到

    December 15, 2023

    只要肯努力,夢想一定會成真。具有泰雅族血統的黃瀞怡(小薰),曾是少女團體黑Girl的成員之一,後來轉型為演員,曾經獲得臺北電影節最佳新演員獎、金穗獎最佳女演員獎、金鐘獎迷你劇集女配角獎等獎項,近年來在電視劇和電影領域都有非常優異的表現。「我一直都以原住民族身分為傲。」小薰在桃園復興區的仙島部落出生長...

  • 泰雅族的星星傳說

    December 15, 2023

    有位泰雅族青年名叫Sasan,長得相貌堂堂,體魄勇健,部落裡的長輩相當稱許,少女們也都非常仰慕他,最後被部落地位最高的長老看上,並和長老的漂亮女兒Lawa成親,可謂門當戶對,羨煞所有青年男女。婚後不久,Sasan與部落青年一起上山打獵,臨走時他和新婚妻子Lawa約好五天後在猴子山見面。很快地,約定的...

  • 高營養價值的防疫食材──蕗蕎

    November 15, 2023

    每年3到7月,在花東地區,無論是傳統市場還是省道公路旁,都可以看到許多小農攤賣一種束成一捆、既像蔥又似蒜的蔬菜,正是「蕗蕎」。無論是在餐廳或是祭典的宴會上,常能見到肉食旁附上一疊白嫩的新鮮蕗蕎,蘸上些許鹽巴或辣椒,再配上一大塊肉與一條朝天椒,這是東部原住民族最常見、同時也是阿美族最傳統道地的吃法。其...

  • 樹皮布轉化為工藝手作

    November 14, 2023

    西元1768至1779年間,冒險家庫克船長三次遠征太平洋中,所收集的大洋洲樹皮布標本,包含約50份樹皮布標本與手寫描述,也讓這種獨特的傳統衣飾工藝逐漸展現在世人眼前。同屬南島語族的臺灣原住民族亦有將樹皮布使用於生活、儀式中的紀錄,例如屏東霧臺魯凱族耆老包光輝清楚記得他的成年禮經歷:六、七十年前,他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