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搜尋結果:共 2993 筆
-
食出人生味part 3──養命之湯
October 24, 2019
從日常生活當中為緊要關頭做好準備即可。為了容易生存而吃,為了容易生存而生活。食等同呼吸,嚴肅的包含在生命的結構之中,每一餐都是生命的刷新。由於日本地形南北狹長,北邊與南邊風土不同。各自土地上的族群,為了生存而創造出獨特飲食方式。以沖繩為例,對於鰹魚乾,有種特殊吃法被稱作「nuchigusui」,nu...
-
二十五年之後
October 24, 2019
在葡萄酒業寄生久了,難免要成為許多巨大變遷的見證者;除了代表真的老了,也不再輕易相信有什麼永恆不變的經典,無論是地區傳統或在地風味,都一樣要與時俱進。從一九九四年投入葡萄酒寫作,剛好滿二十五年,較之以千年計的葡萄酒史雖如一瞬間,卻也看了不少風潮輪轉與來去。有此感觸,是今年喝了不少下海灣區(Rias ...
-
究極食原味part 1──重起爐灶柴燒醬油
October 17, 2019
隨著工業化的腳步,菜餚調味逐漸失去手作溫度與質感。某天和朋友聊起醬油,才驚覺好久沒吃到記憶中豆香濃郁的手工醬油,於是 alive 展開了尋味之旅,在台中東勢山區找到柴燒黑豆醬油,彷彿搭乘時光機一下回到童年的餐桌。傳承九十一年的「美東號傳統手工醬油」,目前已由第三代傅宏彥接手,從國軍憲兵中校軍官退役,...
-
究極食原味part 2──遵循古法柴燒黑糖
October 17, 2019
這幾年,黑糖成了飲料界新寵,重新受到喜愛,連新潮的年輕人都愛上這款復古味。一次東海岸旅行,讓我意外在台東長濱的山上,遇見甘美純淨的柴燒黑糖,翻轉了我對甜味的看法,原來還有些許甘味與溫潤。清晨六點,天才剛亮,一行人已在宋德貴的甘蔗田集合,打算跟著他一起體驗從白甘蔗到黑糖的奇幻之旅。他說:「種植白甘蔗,...
-
究極食原味part 3──激盪創意柴燒果乾
October 17, 2019
台灣素有水果王國美稱,但許多水果盛產時價格崩盤,反而造成農友損失。在台東鹿野,有對張家父子,以自然農法種植鳳梨、香蕉與茶樹,為了延長鮮果保鮮期,從製茶技術發想而出,運用柴燒保存鮮果美味,一躍成了台東在地知名伴手禮。人稱「阿榮哥」的張鉦榮,二十一年前帶著妻小從北部回到鹿野,原本也以慣行農法種植鳳梨,後...
-
超現實水墨 創造海底世界
October 09, 2019
現代水墨畫,可以怎麼玩?在展覽《陳陽熙的心象藝術世界》裡,從事水墨創作超過40年的藝術家陳陽熙,將水墨觸角推向超現實:現代舞舞者躍動於雲海上、瀑布水流中,水墨在海底世界,成為優游的魚……。展覽中最吸睛當屬巨幅〈海底世界長卷〉,長達21.6公尺,加上由60幅畫作組成的〈海底干支圖〉,是陳陽熙長期創作「...
-
奇美集團二代帶路台南最狂早餐「山記魚仔店」,北寄貝、生蠔、大閘蟹全上桌
October 09, 2019
第一次去山記魚仔店在兩年前的秋天,是奇美集團二代帶路,若非親眼所見,很難相信台南人吃這些海鮮當早餐。除了深海魚湯配鮭魚鬆飯在合理範圍,前後端上桌的生魚片、北寄貝、燙魚膠、活蟹海鮮粥、虱目魚皮握壽司等等都令我匪夷所思。一夥人圍坐騎樓下,海鮮攤前還有大塊頭的活生蠔,五花大綁的大閘蟹,最後朋友點了一尾35...
-
開在北回歸線的花
October 03, 2019
根藝術 讓國際驚豔的原生創作力嘉義在多數人心中還停留在鄉鎮型的慢城市。沒有產業,人回不來,城市沒進展。但在歷史的縱軸上,這裡曾經誕生重量級畫家陳澄波、台展三少年之一國寶級畫家林玉山,也造就了「嘉義畫都」的美名。曾在嘉中任教三年的畫家席德進,在這南島四季中採集了大量的野鄉筆記,成為日後創作的重要養分。...
-
父母一起的難忘旅程
October 01, 2019
父母帶小孩旅遊是再平常不過的事。諷刺的是,子女卻不那麼經常帶父母出去玩吧?我們帶小孩出遊的原因,也許是怕他們留在家會鬱悶,怕他們沒人照顧,或想讓他們多看看這世界。其實這些原因又何嘗不能放在父母身上?而且父母老了能一塊玩的機會真的是愈來愈少了。我們是不是更要抓緊時間呢?爸媽與神父在瑪麗亞住過的小教堂外...
-
最難忘的照片
October 01, 2019
太容易得來的東西反而不容易被珍惜。不久之前,人們還在用膠卷相機,一卷膠卷就三十幾張,所以每按一次快門都要三思。那時最期待的就是在沖印店取照片,最驚喜的是在眾多的照片中發現佳作。偶有佳作時,會用沖印店的贈券沖成8R的大照片,或乾脆多沖幾張送給親友。即使過了幾十年,也會記得一些沖洗過的照片。 復興路上的...
-
參與舉世聞名的節慶
October 01, 2019
我披著斗篷,帶上面具,走在被細雨洗滌過的石板窄巷裡。這身裝扮有點像《Eyes Wide Shut》(臺譯:大開眼戒)裡Tom Cruise穿的,但這扮相和我穿出巷子後將要遇見的裝束相比,恐怕不能相提並論。而我此刻正要進去這個充滿奇幻的「空間」。這「空間」源於一個傳奇的節日。和世界上的重要節日一樣,參...
-
來去「媽媽屋」住一宿!在沒有電的台東原始森林感受布農祖先智慧
September 26, 2019
採訪前夕,為了找尋相關資料,仔細研究才發現整個延平鄉將鹿野鄉緊緊包圍,亦即東側的鸞山村,和西邊的4個村間隔著鹿野鄉。到了鸞山森林博物館時,館長王土水(族名「阿力曼」)解釋:「基本上這裡屬於菲律賓板塊,而對面4個部落則是歐亞板塊,天然環境很不一樣。」獨特地形豐富林相相較於位在歐亞板塊延平鄉四個部落,地...
-
親臨奇蹟──馬丘比丘
September 23, 2019
站在這個一直夢想前往快二十年的地方,閉上眼緩和激動心情,再緩緩睜開眼睛—我終於來了!壯麗的群山風光和快要完成心願的感覺,讓人激動得快喜極而泣。我的夢想之地,是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馬丘比丘。這次我和兩位同學一起,從波士頓一路輾轉來到秘魯的Lima,再往Cusco走,途中挑選了山下一間青年旅社住了一晚,第...
-
道光年間客棧、乾隆時代義民廟:北港歷史城巡禮,飽覽200年歲月軌跡
September 19, 2019
領路人黃偉強是雲林東勢人,國小某個元宵和父母親到北港賞花燈,與當地結下不解之緣。「說到北港,通常會聯想到媽祖廟,這個古老的港鎮,雖不再是過往舟車聚集的商業中心,但北港媽祖仍有一席之地,絡繹不絕的進香團,牽動著在地繁榮。」他說。宗教以外的歷史卻常被忽略,這回他領我們走進巷弄,遇見街屋、舊戲院、老診所等...
-
在德國發現義大利
September 19, 2019
說到德國最不像德國的城市,大概就是慕尼黑(Munich)了,反而有一種義大利的風味。然而其實繼柏林之後,被稱歐洲古典音樂之都的它,越來越受人矚目,不僅曾入選過世界最適宜居住的城市排行前幾名,也是 BMW總部與博物館所在地。我到訪慕尼黑的次數不多,因此每次都只想入住景點最集中、最熱鬧的舊城區。而科爾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