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難忘的照片
2019/10/01
- 文字 / 張世橋
太容易得來的東西反而不容易被珍惜。不久之前,人們還在用膠卷相機,一卷膠卷就三十幾張,所以每按一次快門都要三思。那時最期待的就是在沖印店取照片,最驚喜的是在眾多的照片中發現佳作。偶有佳作時,會用沖印店的贈券沖成8R的大照片,或乾脆多沖幾張送給親友。即使過了幾十年,也會記得一些沖洗過的照片。
復興路上的茶座。
剛拍的老照片。
這些情趣在數位照出現後消失了。我一直夢想返璞歸真拍些黑白照,然後自己沖洗,並期待看到作品時的喜悅。小時候滿街都是沖印店了,而且也沒有參加過什麼攝影學會,所以根本沒有接觸過自己動手的黑白沖印。這個願望一直到和一位朋友提起後才開始有實現的可能,原來他父親家裡還有三、四十年前的沖洗設備。買好膠卷和藥水後,我找出爸爸三十多年前買的Canon A1,還好相機還沒有發霉。把膠卷裝上時,那種感覺就像再拾回兒時的玩具一樣,雖然那麼多年沒用但是馬上就知道怎麼把弄了。當天我挑選了很適合黑白照的上海老法租界一帶來拍攝。武康路一帶有很多的角落還保持著民國初期的風貌。陰天裡的梧桐樹和老房子,再加上四百度的膠卷,應該能拍出懷舊的感覺。拿著膠卷機可以說是且拍且珍惜,一卷膠卷居然花了一整個下午才拍完。
隔了好一陣子才到了朋友父親家去沖照片,伯父第一樣教我的是如何把膠卷放到沖膠卷的小圓盒。裝膠卷要完全在黑暗中操作,結果第一次安裝失敗了,伯父還幫我重裝。接下來按藥水瓶上的說明分別注入不同的藥水來顯影、停影和定影,幾道工序完畢,沖洗後的膠卷就可以被晾乾了。就在這一刻我看到武康路當天的光與影變成三十五毫米寬膠帶上的永久記憶。我再仔細看了一下,發現有不少刮花的地方,估計是之前裝膠卷時弄的,心裡有點難過。那時已經快晚上十二點了,我只好把沖洗照片放到下次了。
數週後的一個週末晚上,我帶著沖好的膠卷再登門拜訪,沖洗照片的室內場景就像電影裡看到的紅色暗房。調好放大器的焦距後,再小心翼翼地把相紙放在其下,接著就是整個沖洗過程中最有趣的步驟。相紙浸在顯影藥水中,單純的灰階慢慢被劃開,恍惚是記憶慢慢浮現的感覺,寂靜的晚上腦海中點滴的思緒也被帶到畫面裡。
沖洗照片本身是個手工活,曝光的時間差一毫秒、焦距差一毫米、顯影藥水濃度的輕微改變,都會讓每一張作品顯得獨一無二。之前說的膠卷上的刮痕也顯示在照片上面,但意外地反而讓這些照片增加了年代感,其中拍女兒的一張對焦不準、還有刮痕的照片,就像是在三、四○年代拍攝的。
黑白照片把彩色過濾了,把場景人物變得純粹了,主體在沒有色彩干擾下變得突出。我手機裡有一萬多張照片,估計大部分都是女兒的,但卻沒有一張比那張陳舊的黑白照讓我印象深刻。
武康路的梧桐樹和Vespa。
古老的技術和器材,簡單的黑與白作品,還有一切的不確定性,反而讓拍攝者和看照片的人對照片的體會更深刻並珍惜。黑白照片的拍攝和沖洗是個平靜而難忘的經歷,嘗試後會想利用這方式,繼續記錄生活點滴。
邀請您參加《一切從笨豬跳開始》張世橋新書分享會,為自己建立一個心願清單,並獲得一躍而往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