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 Travel

相傳「義民廟」主祀的「義犬將軍」戰事上屢建奇功,成地方上一段佳話。(攝影/高大鈞)
相傳「義民廟」主祀的「義犬將軍」戰事上屢建奇功,成地方上一段佳話。(攝影/高大鈞)

道光年間客棧、乾隆時代義民廟:北港歷史城巡禮,飽覽200年歲月軌跡

2019/09/19

LINE分享 FB分享

領路人黃偉強是雲林東勢人,國小某個元宵和父母親到北港賞花燈,與當地結下不解之緣。「說到北港,通常會聯想到媽祖廟,這個古老的港鎮,雖不再是過往舟車聚集的商業中心,但北港媽祖仍有一席之地,絡繹不絕的進香團,牽動著在地繁榮。」他說。宗教以外的歷史卻常被忽略,這回他領我們走進巷弄,遇見街屋、舊戲院、老診所等,近距離接觸,讓人追憶當年的風光。

※延伸閱讀:剪黏、木雕、交趾陶,來朝天宮看國寶級匠師工藝!跨越時空、代代相傳的媽祖信仰

蔡復興客棧,西元1845年

清道光25年(1845年),由蔡不然創立的客棧,當時人稱「販仔間」,提供給做生意的人落腳歇夜,和到朝天宮進香的香客住宿,原址在蜆仔街,光緒20年被一場大火燒毀後,才遷移至中秋路現址,為一棟二樓三間寬的建築物,內部為穿斗式的木構造,二樓為通鋪,目前已休業。

北港蔡復興客棧,西元1845年。(攝影/高大鈞)

北港蔡復興客棧,西元1845年。(攝影/高大鈞)

商工銀行北港支行,西元1920年

當地人稱「番仔樓」的巴洛克式洋樓,建於1912年,是鎮上第一座洋樓,日據時期北港是雲林縣五穀雜糧的集散地,商業活動盛行,1920年代完工後被商工銀行看上,向朝天宮承租開設「北港支行」,讓北港成為當地金融中心,光復後由「北港建築信用合作社」承租至1981年遷離。

北港商工銀行北港支行,西元1920年。(攝影/高大鈞)

北港商工銀行北港支行,西元1920年。(攝影/高大鈞)

暗街,西元1970年代

清朝中葉,這條街可說是貧與富分界,位在小鎮居中的地理位置,成為商人集結之地,每天早上化身為熱鬧的市集,但巷弄狹窄,陽光不易照射進來,即使白天也得點燈。另一個說法,則是附近住的都是富有人家,日據時期財富酒色都聚於此,越夜越美麗,所以稱為「暗街」。

北港暗街,西元1970年代。(攝影/高大鈞)

北港暗街,西元1970年代。(攝影/高大鈞)

義民廟,西元1788年

清乾隆51年(1786年)林爽文事件,當地共有108位義民與1隻義犬,協助官兵平亂而死於戰事,地方人士將他們合葬於此,2年後獲得清廷御頒「旌義」金匾額表揚,並向地方募款建祠稱「義民廟」,其中,相傳後進主祀的「義犬將軍」戰事上屢建奇功,雖為牲畜同受褒揚,成地方上一段佳話。

北港義民廟,西元1788年。(攝影/高大鈞)

北港義民廟,西元1788年。(攝影/高大鈞)

英山診所,西元1972年

位在原北港戲院正對面的英山診所,是當地老字號的醫療機構,一整排洗石子外觀的房屋,還有中庭的庭園造景,都能見證當年歷史,院內設備被完整的保留下來,連病歷表都是手寫的,高齡81歲的洪毅一醫生,投身小鎮醫療近50年,來到這裡,讓人有種穿越時空、回到過去的幻覺。

北港英山診所,西元1972年。(攝影/高大鈞)

北港英山診所,西元1972年。(攝影/高大鈞)

大復戲院,西元1927年

日據時期稱為「北港座」,最多可容納400人,台灣光復後改名為「大復戲院」,1964年與1967年分別改建了前、後棟建築,1992年停業,2009年被列為歷史建築。早期除了播放電影外,也會安排秀場表演,知名藝人楊麗花、鄧麗君都曾到此演出。

 北港大復戲院,西元1927年。(攝影/高大鈞)

北港大復戲院,西元1927年。(攝影/高大鈞)

〈歷史巡禮領路人:黃偉強〉
現職: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專任助理
學歷: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碩士
經歷: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專任助理
北港北管集雅軒總幹事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