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 Gourmet

「波特酒燉牛肚與牛頰肉」軟滑柔美又不失咬感(攝影者:楊志雄)

法式拆解!台灣牛鮮、甜、彈

簡天才使招式

2016/06/02

LINE分享 FB分享

法式餐廳Thomas Chien廚藝總監簡天才,經常全台農場跑透透,就為了尋找優質當季食材。若是台灣在地就有好食材,主廚一定優先使用,因為「新鮮」二字,絕對是無可取代的重點。

這次的台灣牛及美澳牛大PK,簡天才就是要表現出「台灣溫體牛」的超級強項:新鮮、清甜、富彈性。這樣的口感,跟在海運旅程中經過熟成的美牛、澳牛差異甚大,一鮮嫩、一熟美,各有千秋,也各有最適合的烹調法。十分知名的「台南牛肉湯」,使用的就是凌晨現宰的溫體牛,分切之後立即送達店家,那杓還微冒著煙的熱湯一淋下,牛肉片立即由鮮紅轉為嫩粉,將熟未熟之際,柔美鮮滑又不失咬感,配點薑絲及醬油膏等蘸醬,一碗牛肉湯立即見底。

法式高湯遇上台灣牛

簡天才以台南牛肉湯為基礎概念,再加進細緻的法式料理手法。以牛骨、牛肉細火慢燉八小時的牛高湯,撈浮油去雜質,金黃澄澈的湯汁,天生就清雅迷人、餘韻深長。簡天才更饒富「心機」的放進煎製過的鴨肝,牛肉及鴨肝兩者都有馥郁香氣,本來就是超級好搭檔。此刻牛肉湯汁一入碗,香氣瞬間綻放,牛肉和鴨肝像是約定好的,同時在口中交織融化,你濃我濃。餐會當天,這碗「法式燙牛肉蔬菜鴨肝湯」也將創造「歷史時刻」。比照「台南牛肉湯」模式辦理,牛肉在餐會當天早晨屠宰分切之後,會立即由雲林「芸彰牧場」主人張志名親自「搶鮮」直送餐廳現場,讓饕客在台北品嘗到高品質溫體牛肉,這是餐會中最奢侈難得的菜色之一。

凍派、馬卡龍 手法多變

台灣牛質地較為扎實,不以豐美油花見長,但簡天才卻能看到其特色,將牛肉不同部位以細膩多工的法式料理方式來處理,讓各種在地食材能夠完美平衡的結合,凸顯出台灣牛的優點。像是耐燉煮的牛頰肉、牛肚等部位,就相當適合以「波特酒燉牛肉」的做法來烹調。長時間燜燉後,肉質能夠透軟而不柴爛。

簡天才觀察到,比起美國牛,台灣牛需要花上更多的時間烹煮,但反而能保留更多的口感,不會一放入口中就支離破碎;就連牛肚也燜燉得Q柔好咬,吸附了濃重的波特酒牛肉湯汁,香氣迷人。為了讓「波特酒燉牛肉」有出人意表的俏皮對比,簡天才還在燉肉裡加入了台灣南投的「姬松茸」(即巴西蘑菇),這菌菇帶有一股強烈杏仁風味,堅果香氣與牛肉相應,成為有趣的連結,讓人印象深刻。

另外三道前菜,簡天才同樣讓牛肉的視覺味覺有著豐富變化。將「牛肉乾」打成粉末,輕撒在以甜菜根、墨魚汁做成的米餅上,牛肉乾濃縮了牛肉的香氣,搭配香滑的牛尾凍,一同咀嚼,留下盈口的芬芳。

「迷你紫洋芋、淡咖哩、燉牛筋」,是將燉得透綿Q軟的牛筋鑲入小球般的紫洋芋裡,再襯點黃色咖哩醬;一口咬下,洋芋球裡的牛筋立即爆漿化開,如醬汁般將風味濃重的小洋芋層層包覆。這紫洋芋也是在地食材,來自雲林斗南鎮農會。

夏日的綠竹筍也入了菜,配上耐嚼好咬的牛舌做成凍派(Terrine),鮮香清爽。這還沒結束,簡師傅餐後還端出一盤粉色馬卡龍,竟是「陳年酒醋牛肉」口味,微甜淡雅、獨特卻不突兀,既有甜品該有的姿態,又能讓牛肉滋味成為口中的亮點。

徐仲分析,其實法國、義大利對於好吃牛肉的定義,跟台灣較為相似,如果不是要做成牛排,豐美油花自然不是唯一標準,肉香、口感及甜味,更是台灣牛的特色。主廚要能看見食材美好之處,將它發揮到極致,而非一味追求一致化的標準,這也是所有料理的共同精神。簡天才以嫻熟多變的法式手法,讓台灣牛料理充滿新意與驚喜。

【延伸閱讀】前進產地,直擊台灣牛養成

當《alive》採訪團隊踏進雲林「芸彰牧場」那刻,一股酒糟香氣首先襲來,轟隆隆的飼料車正忙著攪拌飼料,難道這裡的台灣牛喝酒?牧場主人張志名解釋,這裡的牛隻所吃的飼料不同於美澳,多是穀飼(玉米飼料)或草飼(天然放牧),仔細一瞧,芸彰的牛隻吃得很「台」。

牧場跟斗南鎮農會合作,部分飼料是周邊農場來的食材,像是馬鈴薯、紅蘿蔔的格外品(不符市場規格、無法上市銷售的農產品),還有越光米稻稈、米糠及牧場種植的牧草等,同時也吃來自於酒廠的酒糟及糖廠的蔗渣等,不僅營養豐富多元,也讓原本的廢棄物再度被賦與最高的價值。飼料調配、比例多寡,都是經過計算的固定配方,讓牛隻攝取的營養達到最佳平衡點。

芸彰牧場是專業肉牛肥育場,牛種包括荷士登公牛(乳公牛)及少量外觀為黑色的安格斯牛,為讓肉質軟嫩,公牛送至牧場肥育前會經過閹割程序。在芸彰牧場所經營的餐廳裡,也能品嘗到鮮甜溫體牛,張志名說,其最大特點就是「新鮮度高,在屠宰後的『黃金八小時』內販售,肌肉尚未進入僵直期,吃起來軟帶Q。」牧場更通過「產銷履歷」驗證,每隻牛都有身分證,可追溯產地來源、生產紀錄等資訊,讓美味安心有保障。

【延伸閱讀】台產多色馬鈴薯

「alive料理研究室」從企畫之初,便希望能以別開生面的趣味方式,重新理解從產地到餐桌的過程。特邀食材專家徐仲擔任顧問,藉由alive實地採訪、報導,以及專屬餐會的舉辦,帶領讀者體驗並感受「食育」其實就在日常生活裡。
這回,除了高品質牛肉外,徐仲更引介雲林縣斗南鎮農會豐富多樣的馬鈴薯,這才發現原來台灣除了常見的黃皮之外,更有紅皮、紫皮等,風味不盡相同,各有適合的烹調法。紫色馬鈴薯將在簡天才的料理中變身,成為「迷你紫洋芋、淡咖哩、燉牛筋」。

小檔案_徐仲

經歷:深入研究台灣食材,曾主持台灣麵包論壇、白斬雞論壇,為義大利慢食組織慢食大學碩士
現職:飲食文化研究者

alive料理研究室指定用水:加拿大博格北極冰山水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