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 Gourmet

012 (Copy)

外行也能品好茶

三個茶癡談找茶方法》

2015/08/18

LINE分享 FB分享

名牌不足信,到名產地也非保證,那麼,什麼是好茶?如何分辨?我們請極具產業觀察力、意見受到文人雅士倚重的「冶堂」主人何健,最早親自上山、辨識認真好茶農的「九壺堂」主人詹勳華,及教學茶道十五年的「清香齋」主人解致璋,三人對談,共同討論台灣茶的普遍問題,以及辨識好茶的關鍵。

alive優生活問(以下簡稱問):各位認為,什麼樣的茶是好茶?有哪些條件?現在普遍有哪些認知上的迷思?

何健答(以下簡稱何):好茶,最重要就是回韻,喝過韻味緩緩一直湧現。可是現在大家比較偏重香跟甜,苦澀味會被大部分人摒除掉。茶是不是應該要有苦澀味?其實應該要有的,因為那是回韻很重要的元素。苦得舌頭打結、澀得口腔發麻,那當然不好。但,好的苦是甘的由來,苦後回甘;澀,收斂性的緊縮慢慢紓緩開來時,會兩頰生津。我們誤以為的缺點,其實是好茶很重要的優點。

現在台灣茶普遍追求香、甜,還造成另外一個問題是:原料越來越細嫩,發酵度越來越輕,焙茶就只是烘在表面上,人為操作過多,如萎凋(編按:指快速發散茶菁內的水分)拖長,茶湯軟而甜。但不同茶的個性統統被修飾掉了,不見了。

解致璋答(以下簡稱解):我支持何先生的看法。清朝的人就講,好茶的四個條件是:香、清、甘、活。剛剛提到的回韻,就是「活」,現在很少人討論這一塊,很可惜。

豐富、有底的茶,應該是要帶著各種好的味道,裡面包括苦、包括澀,它們可以轉,變成甘、喉韻、回味無窮,那就是活性。但是比例應該是很令人享受的、微量的。這跟製作的方法有關係。

詹勳華答(以下簡稱詹):茶有自己的氣節風範,不見得媚於人。人應該去順從它,把它的好襯出來,讓大家可以接受(即使有苦澀),這樣就是一種好茶。

解老師剛剛講的香清甘活,我的說法是鮮、清、透。有人把茶做濁掉、渾掉,刻意的要讓它形成某種風格,就不鮮了。即使老茶,也是鮮活的,不應該暮氣沉沉,這樣誰要?最重要的是清,茶很香,但氣不清,再怎麼樣都不是好茶。另一個條件是,透。它有穿透力、透明感。在口腔裡,可以從這邊,啪!到另外一個地方,就好像水從岩壁裡滲透出來。那其實是一種生命的力量。

問:剛剛提到老茶,現在市面上老茶的價格、地位都高,大家瘋狂追求,是否也成為一種迷思?

何:一般講老茶指的是放的時間久,可是我們很清楚的知道,時間不是唯一,只是因素之一。茶要老其實並不難,所有喝茶朋友都有經驗,家裡面多少都能翻出被你遺忘的一小包茶。

但要好,除了時間,還要有各種的條件來支持。舉例說,大部分老茶是當初賣不出去而留下來的,很少部分是被刻意留下來的。被迫留下時,有沒有做為長期存放的處理?比如說茶葉的乾燥度。

不管新茶、老茶,它應該是對的品種、對的環境、對的季節、對的製作方式、對的保存方式,還有正確的沖泡和飲用。即使所有東西條件都對,到最後泡的方式不對,它都不能成就好茶。

問:所以沖泡功夫也很重要?有人認為好的茶應該不管怎麼泡,都很好喝才對?

解:很好的茶,如果不會泡,也還滿難喝的。茶葉量、時間和水溫的控制,都很重要。這是我的經驗:以前賣陳阿翹(台灣傳奇製茶大師)的茶,有客人走的時候跟我說,你們的茶很難喝耶。我覺得他一定是高人,喝很好的茶,一直跟他對不起。等到他走了以後我幫他清壺,原來他把半兩(十八‧七五克)的茶葉放在一個小壺裡(約只需要八克),茶葉撐到都掏不出來。那我想,大概是太苦了吧。雖然是很好的茶,還是要知道沖泡的基本的原則。

何:區分成兩個方向來談,比較清楚。一個是好茶,一個是好泡的茶。好茶內含物質豐富、有個性,你得思考怎麼把優點詮釋出來。比如說我們怕它苦澀,就把它降溫,結果把它很好的滋味,都掩蓋住了,就不對。另一種茶為什麼好泡?你放多一點、少一點,時間長一點、短一點,就是不苦不澀。因為它根本沒有內含物質可以釋放、沒有個性,它一斤才四百塊錢(眾人笑)。

解:也有一斤一萬的唷,只是都是老葉(較無內含物質、無滋味)。

問:那買茶時光憑外表,如何判斷是好茶?

詹:第一個,香氣是不是「雅」?而不是「豔」,你可以比較看看。第二個,顏色一致不一致,顆粒跟顆粒是不是統一,一致代表它是純料。第三個可以掂掂它重量。同樣容積內,甲重乙輕,我會選甲(表示內含物質豐富)。第四個,是保持信賴。人因為信賴,才可以品嘗到好的味道喔(意即雖然要能獨立判斷,但從頭到尾抱持著懷疑心,茶就不好喝了)。

何:詹老師提到比較,這是很重要的。你可以從甲地、乙地、丙地的茶葉去比較;也可以單從甲地,不同的茶農去做比較。在比較的過程中,最能學習和分辨。什麼是雅的、什麼是豔的。什麼是自然的、什麼是不自然的。為什麼它是兩千塊一斤、為什麼它是四千塊一斤。

你不一定是要往四千塊一斤去定義它是好的茶,而是要去發掘兩者差異性在哪裡。感受這個差異我合不合適?因為好茶到最後有個最重要的是,合適。包括消費能力、身體感應及生活習慣上的合適。

找到合適的茶,由此為起點,慢慢去欣賞、接觸更多的茶。

問:有個起點是能培養自己辨識力的,但用什麼樣的茶當起點最好?

詹:好像在學書法,要找一個帖慢慢臨。我會比較建議從烏龍下手。烏龍茶綜合、中庸,但茶的變化大、細緻。

解:以烏龍做為起點的確好。找很多不同的茶樣來對照,是很好的學習方法。每次用同樣的克數、泡法來對照兩款茶葉,香氣、口感、濃淡、豐富性或順口與否,是不是自己喜愛的。

對照久了,感受就會變細微,能自己分辨好壞。比如有同學帶茶來,我們喝了就覺得是加味的(指茶添加人工香精)。尤其是金萱,加味的比例很高。要如何辨別是不是加味的呢?加味的香氣會很持久,不會變化。我以花做例子,花還是花苞時的香,從初開、盛開,到謝,香氣是會改變的。泡完的茶應該像謝的花,它(加味的茶)怎麼還像盛開的香?

何:加味現象在紅茶已經很普遍了,甚至走進巴黎一間一百五十年的老茶店,我很錯愕,怎麼好像到Body Shop一樣的味道,那些都是人工香精的添加。

問:除加味茶,市面還有混充台灣茶的境外茶,要怎麼分辨?

詹:很好的北越茶,海拔大概一千六百公尺,有台灣的品種、師傅、管理方式,外表外觀都很像,甚至價錢都接近。唯一不同:台灣的茶喝起來玲瓏有致;越南茶,就是有點土土的。

解:還是要對照,你要喝過玲瓏有致,才懂什麼是土土的。

何:境外茶的形、色、香味,感覺好像跟台灣一致,但最主要的癥結是自然條件不同,「骨」不同。東南亞氣候炎熱,做出來的品質就像我們這裡的夏茶,甚至纖維更粗。北越茶是用海拔的高度,去修飾低緯度的熱度,然而茶葉內含物質(即「骨」,如膠質、微量元素等)的豐富性和細緻性,還是找不到。(台灣茶)沒有「土」味是長久以來在這裡的人經營出來的文明,或說對自然、對植物起碼的態度,不會只是在做可以賣錢的東西,還是有榮譽感、責任感,造成茶樹品質差異。這是在講現在,未來幾年就很難講了,也許有朝一日,我們會被超越也很難講,所以我們要把環境照顧得更好。

我常說,環境是不需要保護的。需要保護是因為我們在破壞,因為破壞我們需要提倡保護,可是往往造成二度傷害。比方說台灣獼猴被保護了,附近很多的植物卻被牠破壞。所謂保護是不要再破壞,讓所有東西回歸它的自然,台灣的優勢和競爭力就可以延續和保存下來。我們的子孫還是可以喝到好茶的。

解:(台灣)茶的發酵越來越輕,我比較憂心這個問題。潮流有這個傾向。

何:這要牽扯一大堆問題。民國七○年代高山烏龍茶盛行、「雙杯」(指聞香杯、品茶杯)出現,它所代表的意義是重視香味。這本來是正面的,但從這個時間點開始,生產條件都改變了。烏龍從半球形走向球形,強調茶葉揉捻緊結的程度,而早採的茶葉果膠豐富,比較可以揉出漂亮的球形,使得早採現象普遍。

因為這樣的原料,所以不能進行完整的萎凋,尤其不能重發酵,繼而不能進行好的烘焙。早採時不只一心二葉,是一心三葉、四葉。大小不同,必須讓它發酵比較輕,因為如果第三葉、第四葉的發酵程度夠,嫩葉的部分已經開始變紅茶了。還有評審制度也導向綠茶化。

解:發酵過輕比較不耐泡,香氣不容易帶花香,會有菁味,茶湯帶綠。壞處是會有點利,就會傷胃。有些人一直喝這樣的茶,胃受不了,就花高價買普洱(熟餅)老茶(認為熟茶不傷胃),但可能又喝到另一些有問題的普洱(編按:例如由新茶故意做舊的老茶,或是老茶因儲存條件不佳而發霉、壞掉,又誤認那就是所謂的普洱味)。

回到一個問題是,一般人會不會喜歡自己有辨別力,想不想有。如果一個人真的想要有辨別力,他就會有,因為不是那麼難。可是為什麼很多人要放棄?對照真的是一種很簡單的方法。

詹:我自己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我以前不是喝茶的人,是被陶器吸引。為了茶具買了茶,老闆看我好像從來都沒有什麼評論,就說:約一天到你家喝茶吧。他才幫我把茶裡面的「仙女」(指泡得到位、正確)請出來。

之後我就試試看,看能不能自己把仙女請出來。如果你買了茶,卻泡得不好,你就拿著回去請老闆教你,而且一次不要買多,就四兩。如果他也泡不出他當初泡給你喝的味道,表示……(你當初被騙了)。那你可以還給他。我這樣是不是教壞大家(笑),但賣茶的應該要有責任感啊。

【延伸閱讀】認識台灣茶葉的種類

包種茶:輕發酵茶,茶葉呈翠綠色條索狀,茶湯蜜綠帶金色,有花香

烏龍茶:中發酵茶,茶葉呈半球或球形,茶湯金黃,韻味無窮(烏龍也可指茶樹品種,這裡指的是茶葉種類)

白毫烏龍:發酵比烏龍再重一些,茶葉呈條索狀,因嫩芽葉背絨毛呈白故有此名,夏天茶芽受浮塵子叮咬而有特殊口味,又稱東方美人、膨風茶,茶湯香甜橙紅,帶果香

紅茶:全發酵,茶葉有條索或細碎狀,茶湯呈紅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