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 Gourmet

小酒館興起新個性

歐美版的深夜食堂,每間都散發出獨一無二的老闆style

2015/08/03

LINE分享 FB分享

傍晚六點,寒風冷颼颼,台北市紹興南街及徐州路口沒什麼行人,但以「西式快炒小館」自居的「貓下去」,已經人聲鼎沸。這家僅二十多個座位的小酒館,兩年前開幕後,一位難求。不只餐廳裡熱烈,外頭候位用的小木椅也暖烘烘的,坐著聊天的先生小姐們,已經熟悉這樣的等待。

二○一二年十一月,貓下去歇業三週,以「哀鴻遍野」來形容粉絲的心情狀態並不誇張,《我的日式食物櫃》作者Liz在部落格上寫著:「我感到非常沮喪。台北喪失了一處珍寶,我彷彿頓失所依。」所幸三週後再度開業,訂位依舊滿載。

小酒館形式的餐廳,二○一二年紛紛在台北街角巷弄悄悄點亮招牌。以法式酒館料理為主的「塞子小酒館」,藏匿在人潮不多的台北市嘉興街上,與鬧熱喧騰的基隆路僅僅一街之隔。鄰近台北仁愛圓環的四維路巷弄裡,開了家「whinos BAR&KITCHEN」。安和路的「18 Café」為Room 18老闆群新開,以木頭建材為主的外觀,顯得低調。鄰近國父紀念館的「豬跳舞小餐館」,是主廚的第三家店,二○一一年開幕、二○一二年仍舊擁有超人氣,也在巷子裡。

「小酒館就是要給人放鬆的感覺,所以我不會選在車水馬龍的大路上,進來的不是過路客,而是專程來的客人。」塞子小酒館的主廚陳柏翰原在新北市新店開業,已有忠實粉絲,二○一二年轉戰台北市區,依舊選擇巷弄。店面不大、位置數不超過三十個,資金壓力較小,顧客用餐的CP值(功能價格比)相對優。兩人同行,千元上下可搞定(酒費另計),在不景氣的年代,這類小酒館特別受到歡迎。

另外,也有知名主廚以bistro(小酒館)為名所開設的餐廳,像是D&C Bistro及Just in Bistro&Wine Bar等,較偏精緻餐飲路線,價格稍高。

親民型的小酒館除了價格實在、分量充足,通常還有「三味一體」。

第一味、是絕對少不了的「美味」,餐館風格各異其趣,義式、法式、歐陸、美式,甚至也有來自北歐的瑞典菜色,都是主廚的手路菜。塞子小酒館菜供應布根地紅酒燴雞、牛排等經典酒館菜色,更令人吸睛的是,也有法國美食重地里昂的傳統菜「里昂炒牛肚」,在台北少見。所以到這些小酒館,真正懂門道的人,應該盡量抓住獨特且罕見的菜色,開眼界。

第二味、是「吃氣氛」,酒館裡的桌椅通常靠得很近,「摩肩擦踵」的畫面時有所見,背景音樂和著隔壁的說話聲,就是這種熱絡的氣息,讓顧客在忙碌的都會生活中,覺得溫暖。

第三味、則是「品個性」,這樣的小館,通常有個吧檯,一個人用餐,也不顯得尷尬突兀。若是開放式的廚房,還可以跟主廚說說話,有點「歐美版深夜食堂」味道,點杯酒、話題全開,主廚就是店裡的靈魂人物,讓餐廳獨一無二。

然而,到小酒館可別會錯意,期待五星級餐廳的服務。有些小酒館不收手續費,或僅酌收少許,豬跳舞小餐館在店內黑板上俏皮說明:「你對我好我也對你好,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所以本店不收一○%服務費。」小酒館服務人員不走殷勤招待路線,而是把你當做朋友來招呼。

因此,若是要享受燈光美氣氛佳的浪漫環境,就下次再來;若是想要全家族聚會,座位數少的小酒館也不適合,除非直接包場了。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