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Columnist

小米—最神聖的主食作物

與生活密不可分

2021/09/03

  • 文字 / 撰文、攝影|林瑞珠 圖片提供|Shutterstock
LINE分享 FB分享

原住民族大多以主要作物記錄一年的節令,源於對天地的敬畏,每個階段都有相應祭典。小米是臺灣南島語族最重要的主食作物,所有的活動便與此密不可分。

每年入夏,走進部落便可見小米田裡搖曳著小米串。其實,早在新石器時代,人類便開始種植小米,且世界各地都有此作物,又被稱做粟、稷、粱、粟米。

小米是五穀中籽實最小的品種,植株約60~150公分高,米穗一串則可長至20~30公分;接近採收期時,小米穗則會因重力而串串下垂,風吹搖擺。小米耐旱,適合種在缺乏灌溉系統的山坡地,只需春雨綿綿來滋潤,也因此成為臺灣原住民族最重要的農作物。

農曆年前是小米的播種季節,播種祭就在此時節舉辦。

小米的時令與祭典

臺灣除了蘭嶼小島上的雅美族(達悟族)是以飛魚魚汛區分時令季節之外,各族皆按照小米栽植階段來制定年度時令與祭典,隨著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而有播種祭、除草祭、收穫祭,以及秋冬小米入倉後農閒時節的獵祭,布農族的「木刻畫曆」也是依照小米農耕時序及月亮盈虧制定而成。因此,小米也可說是最神聖的作物。

每年農曆年前後就是播種的季節,播種祭就在此時節舉辦,男人要上山打獵,女人在家釀酒,泛泰雅族群須在天亮前到田中完成所有儀式,因為神靈和祖靈會在破曉時分光臨,如果太陽升起才開始,就代表懶惰遲到,而讓神明久等是得不到護佑的。

布農族「木刻畫曆」依照小米農耕時序與月亮盈虧制定而成。

播種後需要春雨來澆灌,如果天旱缺雨,就會舉辦祈雨祭。近年缺雨,就曾有阿美族人、茂林魯凱族人舉行祈雨祭,賽夏族則每兩年會在春耕季節舉辦祈天祭,向天神祈求風調雨順,作物生長良好。

有了春雨滋潤,小米很快就發芽,3月大概能長到20公分,為了讓小米苗長得更好,要維持土地肥沃就需除草。也因此,卑南族婦女總會結伴到小米田拔草,拔草非常耗費體力,大家雖然很疲憊,但在巫師舉行簡短祭典後,聚在一起慶祝完工,吃吃喝喝、唱歌跳舞,疲勞也就能一掃而空。

原住民族的時令多跟隨著小米農耕時序,是各族重要的作物。

「持續種植」是保種的最佳方式

6月初夏是小米收成的季節。小米的米穗依品種不同有長短不一的刺毛,米穗外殼有白、紅、黃、黑、橙、紫各種顏色,由於小米以自花授粉為主,因此過去原住民族通常將不同品種的小米種在一塊田中,結穗期的小米田五彩繽紛。

原住民族自有一套小米保存種子的方式,族人會在收成後放在陽光下曝曬乾燥,再搬回家屋的倉庫儲藏。此時便要舉行進倉祭或收穫祭,若收成的小米能堆到天花板,就是大豐收。在進倉前,族中耆老或頭目會先挑選出色澤亮麗果穗飽滿的小米留作明年播種之用,為增加種子存活率,通常會將成串的小米倒掛在梁柱上,保持通風乾燥,明年春暖時分即可拿出來播種了。

「持續種植」是原住民族保種最佳方式,過去每個部落、每個家族都有獨門品種,臺東區農業改良場曾調查,全臺種植過的小米地方品種至少就有160種,但這僅是調查出來的,因飲食改變而不再種植的品種不計其數,十分可惜。

據臺東區農業改良場調查,全臺各地小米品種至少有160種。

收穫祭之後輕鬆過年

收成後最重要的當然是收穫祭。這是感謝神靈的祭典,在原住民族世界裡,也是新年的開端,所以不論是阿美族的豐年祭、邵族的年祭,或其他各族群在夏末初秋之際舉辦的小米收穫祭,都是「過年」。

婦女們要釀酒、製作小米糕點,男人則上山打獵,所有的釀酒、糕點、獵物都是祭品,將在部落耆老及祭司、巫師帶領下獻給天神及祖靈,以感謝一年來的護佑及賜予。

舉辦收穫祭、入倉後,就進入秋冬農閒時期,此時已過動物的繁殖哺乳期,小動物已經可以離開媽媽,獵人也紛紛出動。不過在春天來臨前,還要先下山砍草整地,準備春天舉辦播種祭,再進入春耕季節。

由上述可知,原住民族的一年四季,是依循著生長的時序一路走來,而豐富的生活、文化也就此延續了下來,綿延不絕。

收穫祭是感謝神靈的祭典,會在部落耆老與祭司、巫師帶領下貢獻祭品。

※原文出自《臺灣原YOUNG雙月刊》No.93期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