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Columnist

原民部落最美豔的作物

營養滿分的臺灣原生植物─紅藜

2020/11/23

  • 文字 / 撰文、攝影/林瑞珠 口述/戴明雄
LINE分享 FB分享

紅蔾,是臺灣南部及東部最美豔的植物,每年春天採收期,自然栽培的成熟紅藜宛如彩虹,在青翠的田園中豔色無邊,這種美麗的穀類營養豐富,可直接食用,亦可釀酒,或做成烘焙產品。

近年來,在臺灣人的餐桌上,經常可見到紅藜料理,從最簡單的紅藜米飯,到紅藜麵包、餅乾、沙拉,還有紅藜小米酒、啤酒等,廣受民眾喜愛,這種富含蛋白質、膳食纖維、微量元素的原住民族傳統穀物,營養豐富,因此被譽為「穀物界的紅寶石」。又因富含澱粉酵素、活性極強,傳統排灣族用來當作酒麴、釀小米酒。且紅藜外殼富含皂素,也可做為天然清潔劑。

近年來,國內知名企業紛紛與在地小農合作,加入紅藜餐飲的推廣,從烘焙食品、酵素,甚至跨足美妝產品,是頗受矚目的地方創生植物。紅藜是臺灣原生種植物,一直到2008年12月才定名為臺灣藜(Chenopodium formosanum),和中南美洲的藜麥屬同一個家族,為莧科藜亞科藜屬,不過,臺灣藜的顏色比藜麥更為繽紛,有不同層次的紅橙黃綠紫等顏色,比藜麥的紅黑白更加美豔。

調查田野 紅藜遍布全臺

過去在原民部落中,紅藜是常見的田邊或屋邊耐旱作物,幾乎遍布全臺,經常與小米、芋頭等作物一起做為田間雜作。至於最早出現在史料中,是1922年日本學者山田金治在桃園角板山泰雅族部落發現紅藜的蹤跡,由此可知,和小米米粒一般大小的紅藜,過去可能是原住民重要的食物,遍及全臺灣,一些栽培過的部落也都為這種美麗的作物留下名字,例如排灣族稱之為tjulis、魯凱語稱為baae、卑南語則為duli、阿美語是kowal、布農語則是mukun。

有很長一段時間,因為紅藜的果實太小、脫殼困難,加上稻米成為主食等因素,種植紅藜的人愈來愈少、逐漸消失在田野中,只有少數排灣族、魯凱族人仍持續少量種植。

林務局曾經於2006年起,撥發經費,委託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5位教授進行臺灣藜的研究,團隊在屏東及臺東2縣的排灣族部落中採集到標本,發現大多生長在海拔350至950公尺的坡地,1,500公尺的山上偶有蹤跡,同時發現為數不少的魯凱族部落種植紅藜,甚至也在少數泰雅族、賽夏族、布農族部落看見紅藜的蹤跡,證實過去紅藜真的可能遍及全臺灣。

經林務局調查,雖然臺灣藜過去在原住民部落飲食中並非主食,但在1918年臺灣遭遇前所未見的旱災、寒害,而造成糧食欠收、引起大飢荒時,生命力極為強韌的紅藜成為救命糧食,因紅藜相當好種植,即使是極度貧瘠的旱地也可以順利生長,加上富含澱粉、蛋白質、膳食纖維,以及大量鈣、磷、鐵、鈉、鉀、鎂等礦物質,鈣含量是等量米飯的50倍,成為「饑荒之糧」。

排灣部落 推廣紅藜種植

目前紅藜栽種面積較廣的是屏東、臺東和花蓮等地的原鄉,只要在元旦前後路經原民部落,經常可在山坡田野間,見到一叢叢豔色無比的紅藜,穗粒成熟飽滿,長可達1公尺,如彩虹般垂落下,讓田間豔麗了起來。

目前紅藜栽種面積最廣的地區是屏東、臺東、花蓮一帶,在結穗期間,一叢叢紅藜會如彩虹般垂落,十分美麗。


近年在民間最早推廣紅藜作物的是臺東拉勞蘭部落的排灣族牧師戴明雄(Sakinu Tepiq),他一直記得小時候部落中這種豔麗的植物,2002年,他調回部落長老教會擔任牧師,便開始推動拉勞蘭聚落的社區改造計畫,當時部落已經多年不種小米、紅藜,他便於2004年推動小米、紅藜復耕,並研發多種吃法,包括紅藜飯、紅藜幼苗汆燙涼拌菜、紅藜小米酒、紅藜磅蛋糕、香蕉紅藜餅乾、紅藜沙拉等創新食譜。讓這種差點被世人遺忘的珍貴作物重新受到重視,也讓原民傳統美食的食材更加豐富。每年7月部落舉辦豐年祭時,戴牧師總不忘端出紅藜盛宴,加強推廣,同時協助南迴地區復耕,開創產銷一條鞭的通路,讓紅藜成為現今的熱門原民食物。

戴明雄表示,紅藜可單獨煮食或加於米飯中混搭食用,以口感而言,與米飯一起煮食軟硬適中口感較好,紅藜與米飯比例依個人喜好調整,1斤米加1或2兩即可,由於紅藜富含膳食纖維,加太多紅藜會有粗糙感。也可以加在小米或芋頭粉中,做成排灣粽子「奇那富」。

紅藜米飯是最多人煮食的紅藜料理方式之一,入口軟硬適中,也能增加膳食纖維。


因紅藜富含澱粉酵素,戴明雄也分享,傳統排灣族會將脫殼後的紅藜拿來做小米酒的酒麴,首先必須將小米泡一整晚,隔天再蒸熟、放涼晾乾,接著再將紅藜磨成粉,放入放涼的小米中攪拌均勻,裝入容器並用1塊布蓋上容器口,即可等待發酵,釀出充滿穀香的獨特風味。

至於脫去的殼則因富含皂素,放入水中攪和便發起十分細緻的泡泡,是很好的環保清潔用品。此外,紅藜的葉子及外殼色彩鮮豔,紅黃橙綠紫色澤濃郁,排灣族婦女也會以其汁液染成美麗的布匹。如今則有美妝廠商拿來研發面膜和嬰兒護膚等產品。

紅藜為臺灣原生植物,營養價值十分豐富,更可有各種飲食應用,甚至跨足美妝產品。


鑽研紅藜種植技術多年的臺東農改場陳振義博士則認為,紅藜的推廣還有很大空間,他表示,目前有業者聲稱帶殼紅藜富含膳食纖維,但因為紅藜外殼的皂素除了味苦之外,還會讓人輕微中毒,並不建議帶殼食用紅藜,還是食用脫殼紅藜為宜。

加強推廣 紅藜產品多元

就在民間及農政單位的推廣下,紅藜再度受到重視,出現種植紅藜的「南迴四忠」,也就是在南迴線沿途部落中的吳正忠、高世忠、樊永忠、林建中4位青農,連帶的影響很多年輕人返鄉務農。其中來自土坂部落的吳正忠,為了開拓紅藜市場,數度與廠商及慈濟科技大學產學合作,讓紅藜產品更多元。

目前市面上紅藜食品多元,如紅藜麵包、蛋糕、餅乾等。各地區農會的推廣也不遺餘力,臺東地區農會率先推出紅藜麵條、紅藜米粉、紅藜豆腐乳、紅藜酵素、紅藜甜酒釀等;花蓮地區農會也推出藜麥酥條、紅藜醬油。甚至有業者將紅藜中的芸香苷多酚、甜菜色素、皂素等成分應用在化妝品或藥皂產品上,更加彰顯這個植物界紅寶石的珍貴價值與植物應用的多元性,也讓這個部落美食能繼續傳承。

※原文出自《臺灣原YOUNG雙月刊》No.87期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