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廳招牌變身文創品牌
我的工作是為餐廳「建立品牌」(Branding),許多餐廳不知道屬於自己的精彩故事是什麼,而我們就是要去「說故事」,去把故事找出來、發掘餐廳的特點。
在墨爾本,大家越來越理解「設計」的重要性。我們不只著重在餐食上,甚至連設計、空間等,都是打造整體經驗的重要環節。因此,公司有一個專業團隊在運作,從創意發想、視覺空間設計及策略運用等面向,以全方位的面向去為餐廳全方位打造品牌。
目前,手上一個很成功的案例,就是現在很受歡迎的「巷弄」(Laneway),「The Archway」是我們給它的品牌名稱,因入口處就是一個大拱門。墨爾本的巷弄文化發達,是許多美食與店家的聚集地,但這個巷弄位在街道(Flinders Lane)底端,離最熱鬧的市中心有段距離,附近都是辦公大樓,卻沒有可用餐的地方,過去幾乎是空蕩蕩的。
當時業主想要將一樓的空間出租,讓好餐廳進駐,於是委託我們執行。我們從經營餐廳The Grain Store開始,那裡的餐飲美味、空間舒適,很受歡迎。我們也跟主廚合夥,這讓餐廳的運作更加順利。後來我們將餐廳賣回去,並把空間切割出來,讓不同的餐廳進駐,透過合作把人潮帶進來。
合作互補創造共好
這裡是辦公區,我們首先去找能夠互補的餐廳,包括咖啡館、小籠包、貝果輕食、印度小吃,還有果汁、蛋糕店等,店家屬性完全不同,讓此地從早餐到晚餐都能吸引人潮。
進駐的餐廳大多是我的客戶或是原來就認識的餐飲業者,他們的共同點就是對自己的事業懷抱著熱情與夢想,他們缺少的只是一個平台。我們希望這邊的店家不是互相競爭、而是共同合作,像是甜點店沒有賣咖啡,客人想喝咖啡,就會介紹他們到咖啡店去。
我們一起做宣傳,確認每間店都有足夠的客源能夠生存下來,店主投入許多金錢與精神在自己的店裡,如果不成功我會覺得非常難過。我不會沖咖啡、也不懂得做小籠包,但我喜歡去看見店家的特點,協助他們把想法具體化。
一個貝果做好之後,要到消費者手上,還有一段很長的旅程,我要做的,就是去讓這個旅程實現。能夠讓事情「從無到有」,我覺得很興奮。今年,The Archway的印度街頭小吃餐廳Delhi Streets,就拿下墨爾本重量級飲食評鑑《The Good Food Guide》的Best Cheap Eats(超值餐飲),我們都好高興。餐廳老闆原本是位銀行家,因為熱情而轉行,能幫助他完成夢想,我們深感欣慰。
走遍世界許多國家,我發現墨爾本人很有創意,我們很喜愛「設計」、喜愛經過設計的東西,包括美麗的空間、有想法的品牌等等。懂得欣賞美好事物的特質,存在於我們的文化裡,我們的城市風格是比較細緻、低調的。就我觀察,墨爾本人很喜歡分享,而設計與飲食,就是驅動我們互相連結的重要因素。
「合作」,在墨爾本是個重要關鍵字,我們尊重設計師、建築師及品牌。看到別人做得很棒的東西,我們不會去模仿,反而會想要跟他們合作,這是互相的尊重。墨爾本有許多有熱情的人才聚集,讓我們可以將產品做得更好。我們吸收各個文化的優點,然後用我們的方式將它詮釋出來。
走在路上,我常常會覺得:「哇!這家餐廳真漂亮,好厲害!」這會刺激我去做更好的設計。這就像是雞生蛋、蛋生雞。我認為顧客的要求是很高的,他們想要的不只是個蛋糕而已,他們要的是一個整體的體驗,想聽好聽的音樂、想看主廚料理。
在墨爾本,若聽到「走吧!我們去喝咖啡。」這句話,它代表的不只是喝咖啡,那表示「我想跟你有所連結,我想多認識你,我想要跟你做生意。」若是能到一個有美感的地方,就會覺得很開心。
因此,我們在完成The Archway的餐廳進駐之後,並非就結案了。每個月還是持續在這裡舉辦午餐餐會,邀請餐飲業界的夥伴,或是有興趣投入餐飲業的客戶一起參加。不管未來是否有合作的可能性都無所謂,大家認識了之後、關係連結了,就是多一個新的機會。
我們工作得很辛苦,當然要享受生活,尤其對年輕的族群來說,他們離開家庭、住在小套房裡,需要出門去另一個社交生活連結的空間。在墨爾本,餐廳就像客廳一樣,是一個與人互動、溝通的重要場域。別忘了,再多的設計與創意,都是要為「人」服務,都是要連結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我們看重的是「人」,這也是我樂在工作的主因。